一個經典角色,對于每一位演員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事。
但煩惱在于,演員的演藝之路也會因此受到束縛。
比如六小齡童,塑造了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但此后的戲路便大受限制,即使后來在《連城訣》中塑造過花鐵干這樣的成功角色,“孫猴子”仍然是他揮之不去的影子。
以至于戲路越來越窄,直到現在六小齡童都處于“半停工”狀態。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茄哥下面就列舉出8位受困于“經典角色”的演員,他們的戲路雖受限制,但個個都是演技派。
1、葉童(許仙)
我們80后一提到葉童便想到“許仙”,皆因《新白娘子傳奇》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印象太深了。
其實出生于香港的葉童,在未演《新白娘子傳奇》之前,她的演藝之路就是開掛的,且在10年內雙奪金像獎影后。
1982年,年僅19歲的葉童,便在唐基明導演的新浪潮電影《殺出西營盤》中表現搶眼,接著便和張國榮搭檔主演《烈火青春》。
在1983年的《表錯7日情》中,葉童以大膽驚艷的表演征服了金像獎評委,拿下生涯首個金像獎影后。
此后,幾乎香港高質量文藝片都來找葉童出演女主角,其中就包括周潤發、萬梓良雙保險的《等待黎明》、胡金銓和徐克合作的《笑傲江湖》和帶起香港江湖片熱潮的《跛豪》,1991年的《婚姻勿語》,又讓葉童拿下第二個金像獎影后。
香港電影圈有這樣不成文的規矩,拿了金像獎影帝影后的演員,身價當然要高一些。但沒有主演過賣座的商業片,那些拍攝商業大片的公司還是不敢冒險找你主演。
因此,當夏祖輝導演找到林青霞,邀請她在《新白娘子傳奇》中反串許仙一角時,已經憑借《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再度走紅的林青霞以“沒演過電視劇”為由婉言謝絕,而這個角色最終落在葉童身上。
就相貌而言,額骨寬、顴骨高、小眼睛、厚嘴唇的葉童當然算不上美女。當她換上古代男子裝扮時,真有幾分小男人的樣子。
雖然觀眾一眼就看出她是女的,但在《新白娘子傳奇》中動不動就唱上一段小曲卻一點都不顯得違和。
這部劇長達50集,葉童分別反串許仙,和許仙的兒子許漢林兩個男人角色。
由于劇集制作精良,情節生動有趣,武打和特效都很用心,火遍了整個華語地區。
其后,葉童和趙雅芝兩人再次合作了《亂世不了情》《笑看良緣》和《新孽?;▊髌妗啡縿?。
葉童在這些劇中都是以反串男性角色形象出現,也加深了觀眾對她“假男人”形象的印象。
1995年葉童又回到香港,主演周潤發的《和平飯店》,這一次她只拿到了一個金像獎影后提名。
由于“許仙”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觀眾開始抱怨葉童“演什么都像許仙”,特別是在《倚天屠龍記》中,她的趙敏形象遭到金庸迷的抵制,被認為是失敗的一版。
進入2000年后,葉童在影視作品中的角色漸漸邊緣化,也沒能再塑造出令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更不用說提名了。
但葉童是個非常努力的人,雖然現在“不紅”了,仍然兢兢業業塑造好每個角色,努力做好演員這份工作。
2、林青霞(東方不敗)
再說拒演《新白娘子傳奇》的林青霞,她的確在1992年因為東方不敗一角火遍全港,一躍成為香港武俠片一姐。
當時她38歲,正處于演藝事業的轉型期。在此之前,19歲出道的林青霞作為瓊瑤電影的御用女主角,一直以甜美形象示人。
70年代的臺灣流行言情片,林青霞與林鳳嬌、胡因夢、胡冠珍、胡慧中并稱“二林三胡”,以少女形象出演過大量經典愛情片。
1986年,出演徐克電影《刀馬旦》時,徐克讓林青霞嘗試短發形象,由此發掘出她身上剛烈的、中性的氣質。
1992年,徐克開拍《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由程小東執導。在上一部對原著顛覆性改編的基礎上,這一次徐克又想要重塑東方不敗。
和原著中性情大變、意志消沉的東方不敗不同,徐克希望塑造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散發無窮魅力的東方不敗形象。
金庸竭力反對徐克魔改他的著作,但徐克仍然執意讓林青霞出演東方不敗,他看中的,當然是林青霞的顏值,和身上自帶的中性美。
林青霞眉宇間散發的英氣、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和舉手投足間的自信,都是同時期女星中少有的。
事實證明徐克這一次賭對了,在港片全盛時期的激烈競爭中,《東方不敗》仍拿下3446萬港元票房,排在年度票房榜的第8位。
雖然李連杰飾演的令狐沖才是主角,出場時間有限的林青霞卻搶盡了風頭,讓她的“東方不敗”成為載入香港影史的經典形象。
林青霞也憑借這個角色拿到1993年的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這標志著她從“鄰家少女”成功轉型為“武俠片一姐”。
但“東方不敗”的成功,也意味著她被角色定型了,在其后的兩年中,林青霞出演了十多部武俠片,其中大半都是以和“東方不敗”相似的形象出現。
這其中除了《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這部續集電影之外,《絕代雙驕》《六指琴魔》《刀劍笑》《東邪西毒》這四部電影都直接照搬了她“女扮男裝”的形象,且和“東方不敗”的相似度極高。
如此過份的“復制”,觀眾自然會審美疲勞,無奈在當時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的市場環境下,就算只剩下一點剩余價值也要被資本榨干。
林青霞在《東邪西毒》之后亦感到意興闌珊,1998年之后徹底退出演藝圈。
3、王祖賢(聶小倩)
徐克非常擅長發掘女星身上自帶的氣質,比如林青霞的“東方不敗”、關之琳的“十三姨”、袁潔瑩的“藍鳳凰”,都讓我們看到這些女星最美的一面。
這其中最為驚艷的,還有《倩女幽魂》中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這同樣是程小東執導的電影。
王祖賢1984年出道,身高達到172cm的她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成為焦點,但在進入電影圈的前幾年,參演的電影雖多,卻多為花瓶一樣的角色。
直到1985年,她因參演電影《打工皇帝》認識了徐克,后來徐克建議她以后不要化妝,因為她“素顏就已經很美了”。
1986年,徐克籌拍《倩女幽魂》,男主角一早定了張國榮,女主角則考慮過中森明菜,但在王祖賢試鏡之后,很快就確定由她出演。
當時王祖賢才19歲,而張國榮已經30歲,但兩人配合默契,絲毫看不出年齡上的差距。
早在1960年,邵氏的李翰祥就拍過《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版算是翻拍。
和原版樂蒂飾演的聶小倩端莊秀美的形象相比,王祖賢版聶小倩體態婀娜、飄拂如仙,眼神中帶著哀怨與凄楚,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1987年,《倩女幽魂》拿下1883萬港元票房,電影上映后大獲成功,張國榮和王祖賢的演藝事業都揭開了新的一頁。
王祖賢冷艷的氣質得到業界的肯定,在其后的幾年中,她不僅出演了《倩女幽魂》的兩部續集,還主演了十多部神怪片。
這其中有帶著文藝片氣質的《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阿嬰》《畫皮之陰陽法王》;也有明顯跟風且制作粗糙的《畫中仙》《魔畫情》《千年女妖》《靈狐》等;還有頗具探索性的《千人斬》《追日》《天地玄門》。
雖然參演的電影不少,但在那些跟風的作品中,王祖賢的演技卻難以得到施展,只是一再重復她的“女鬼”形象。
事實上,王祖賢在1989年的《驚魂記》中一人分扮性格截然不同的姐妹二人,已經能充分說明她的演技早已爐火純青,絕非平常女星可比。
但“聶小倩”的形象限制了她的戲路,使她的整個演藝生涯都受到極大的影響,也可能是她落寞至今的原因之一。
即使在《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中很努力,她的演技也容易被忽略,出道20年,僅憑借《倩女幽魂》拿到一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這對她來說實在很不公平。
4、林正英(“一眉道長”九叔)
香港電影圈似乎就是這樣,觀眾想看什么,你就演什么,直到觀眾看膩了為止,林青霞如此、王祖賢如此、林正英也如此。
林正英原名林根寶,師從粉菊花,17歲進入電影圈時,擔任龍虎武師,因脾氣很倔,深受李小龍喜愛,讓他跟在身邊當動作指導。
當時傳言李小龍有“林正英不在場不開機”的習慣,足見林正英在李小龍眼中份量之重。
1973年李小龍準備到好萊塢發展之前,組建了他的動作班底,其中林正英和陳會毅是必帶的兩個人,可惜他在7月20日突然去世,讓林正英的好萊塢夢也化成了泡影。
此后林正英便進了洪金寶的洪家班,粗活累活搶著干,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他在那些電影中剛露個臉就領便當。
直到1982年,洪金寶推出《人嚇人》,林正英因在片中飾演一個行動有些不便的老道士二叔公,沒想到無心插柳,這個角色很受觀眾歡迎。
洪金寶便有意捧紅林正英,圍繞他打造僵尸類型片,首部作品就是1985年的《僵尸先生》。
這部電影由黃鷹、黃炳耀和司徒卓漢三大編劇打造劇本,劉觀偉執導。洪金寶怕林正英一人撐不住,又加入了張徹的關門弟子錢小豪和能說會唱的許冠英。
《僵尸先生》在1986年獲得了金像獎11項提名(獲得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林正英和樓南光一起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可見當時并沒有將他當成男主角。
但林正英飾演的“九叔”卻成功了,這個機智、幽默、身手敏捷、花樣百出的道長形象徹底征服了觀眾。
本片之后,林正英開啟了他的“道長之路”,在接下來的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參演了二十多部鬼片,其道長形象深入人心。
90年代《黃飛鴻》系列的成功,使武俠片很快代替了僵尸片,林正英的演藝之路也遇到了瓶頸。
一向淡薄名利的林正英并沒有因為“過氣”而意志消沉,他進入ATV,在1995年推出了《僵尸道長》。
這部劇集相當受歡迎,因此其后又很快推出了《等著你回來》和《僵尸道長2》,林正英還和女主角苑瓊丹走到了一起。
可惜在1997年,林正英因過度勞累而染上肝癌,他堅持帶病拍完了劇集《一枝花和尚》,于11月8日在香港九龍去世,年僅45歲。
林正英留下未拍的《僵尸道長Ⅲ》,后來被編劇陳十三改成了爆款劇《我和僵尸有個約會》。
現在我們一想起“鬼片”、“僵尸片”,腦海中便浮現林正英的道長形象,還有人作了一副對聯,說:“黃紙木劍今猶在,不見當年捉僵人。”
也許道長的形象束縛了林正英的演藝之路,但作為演員,能夠留下這個令世人懷念的形象,其實已經足夠了。
5、王剛(和坤)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在內地著實火了一把,出道12年的老戲骨李保田,憑借這部劇拿到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與李保田一同獲獎的還有在劇中飾演大貪官和坤的王剛,他憑借和李保田的對手戲,拿到了金鷹獎最佳男配角。
和珅原名叫鈕祜祿·善保,是乾隆身邊的寵臣,官職一直升到文華殿大學士及領班軍機大臣。他利欲熏心、貪得無厭,是滿清第一貪官,在乾隆死后,他最終被清仁宗賜死在獄中,年僅49歲。
在塑造這個人物之前,內地并沒有已經成名的角色模板,甚至很多觀眾都不熟悉和坤這個人,這給了王剛一個表現的機會。
王剛原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還主持過1987年的央視春晚,并表演過小品。
參演《宰相劉羅鍋》之前,王剛并沒有電視劇表演的經驗,但是他深入研究過和坤這個角色,拿出自己最好的演技,并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和坤這個人物有特殊的兩面性:在主子乾隆面前,他是搖尾乞憐的奴才;面對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他又是兇狠毒辣的大貪官。
王剛用他精湛的演技,完美地塑造出了和坤的性格特點,同時兼顧劇集輕喜劇的基調,配合主角李保田,表現出角色搞笑的一面。
因此劇集在播出之后,王剛的和坤形象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他也因這部劇而迅速走紅。
之后,王剛對“和坤”意猶未盡,他又在《少年嘉慶》《布衣天子》《夢斷紫禁城》《鐵將軍阿貴》等劇中扮演了和坤。
王剛又和張國立、張鐵林組團,開啟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將大貪官和坤“進行到底”。
王剛成了“和坤專業戶”,他的名字似乎與“和坤”捆綁在一起了,因此他的演藝之路受到極大的影響,雖然演過其他角色,觀眾卻對那些角色都沒有印象。
漸漸地,王剛只能演一些戲份不多的配角,好在他的主持人身份并沒有放下,除了演戲之外,又在各地電視臺主持綜藝節目。這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天下收藏》《王剛講故事》《知根知底》等。
6、張鐵林(乾?。?/p>
與王剛、張國立組成鐵三角的張鐵林,前后在10部劇中演過乾隆之后,他被稱為“乾隆專業戶”。
其實張鐵林的起點頗高,他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又讀過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是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首任院長。
張鐵林1979年出道,年輕的時候也是小鮮肉一枚,主演過白沉導演的經典片《大橋下面》;也曾在李翰祥導演的《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飾演重要角色奕祈;還參演過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中的《男兒當自強》和《龍城殲霸》。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鐵林的臉上多出了一點油膩和富態,轉向電視劇發展的張鐵林,成了瓊瑤劇中的乾隆。
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在張鐵林之前成功塑造過乾隆的演員舉不勝舉。
不過張鐵林塑造的乾隆形象不僅是皇帝,還是個經常犯糊涂的嚴父,因此觀眾往往對他又愛又恨。
不管歷史上真實的乾隆是怎樣的,張鐵林認真塑造了這個角色,也令觀眾印象很深。
在2001年,張鐵林又加盟張國立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宣告“鐵三角”正式形成。
《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中的乾隆,又與之前有很大不同,張鐵林塑造出一個和藹可親的乾隆形象,雖然歷史上真實的乾隆并非如此,但乾隆被戲說太多,早已掩蓋了原來的樣子,但這種戲說的乾隆形象卻深受觀眾喜愛。
張國立無疑是優秀的演員,早年在電影方面也有很多建樹,但自從演了“乾隆”之后,觀眾熟悉的似乎只留這個形象了。
這些年張鐵林參演了很多電視劇,但由于年事已高,多數劇集中都只是扮演一些戲份不多的小角色。
7、單立文(西門慶)
單立文是黃家駒的一生摯友,黃家駒曾稱他是“香港最好的貝斯手”,Blue Jeans樂隊的靈魂人物,但他之后成了“西門慶專業戶”。
單立文身高180cm,形象俊美,即使不玩音樂,他的身上也散發著令人難以抗拒的獨特魅力。
正是這種氣質引起了電影導演的注意,80年代中期,單立文開始涉及電影制作,在一些低成本電影中扮演反派。
1989年的《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是單立文與“西門慶”的首次觸電,也是他和女神王祖賢的首次親密合作(兩人曾共同出演電影《金裝大酒店》)。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奇情小說,講述經歷生死輪回的潘金蓮,在大徹大悟之后,終于鼓起勇氣掌握自身命運的故事。而單立文飾演的西門慶,就是誘惑潘金蓮犯下致命錯誤的“原罪”。
單立文在片中的戲份和對白都不多,卻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詮釋角色的自負、高傲和淫邪,仿佛小說中的西門慶活了過來。
此后,他又扮演了一系列的西門慶角色,讓這一形象深入人心。
單立文似乎就是為“西門慶”而生,即使我們內地的于治杰、李強、杜淳都曾扮演過西門慶,但都沒能超越單立文的版本。
這些年單立文仍然活躍在TVB,去年還參演了劇集《失憶24小時》,只是他現在老了,多了幾分穩重,沒有以前那份“邪氣”了。
8、李明啟(容嬤嬤)
話劇團出身的李明啟,1960年開始參演電影,那時候她24歲,在《12次列車》中飾演小葉,是戲份不多的小角色。
由于將工作重心放在話劇上,年輕時候的李明啟參演的電影并不多,觀眾比較有印象的,就是電影《孝子賢孫伺候著》中的孫大仙。
到了1996年,李明啟迎來了改變一生的角色,在央視版《水滸傳》中飾演王婆。
這是個外表和藹可親,內心卻陰狠狡猾的小人物,因接受西門慶錢財而設計勾引潘金蓮,又與潘金蓮合謀毒殺了武大郎,最終被官府抓獲并處死。
李明啟用30多年積累的演藝經驗認真塑造了這個毒婦人形象,受到觀眾好評的同時,名氣也日漸高漲。
1997年,李明啟成了劇集《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這是個與王婆相似的惡毒宮女,總跟在皇后身邊為其出壞點子,雖不是大奸大惡,卻令人討厭。
觀眾肯定會對容嬤嬤用銀針扎紫薇格格的鏡頭記憶猶新,這也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陰影。
據說當年劇集正在熱播時,李明啟在街上被人認出來都會招人罵,她也對此十分無奈。
唯一能夠解決的方法,就是多演一些正面的角色,慢慢消除觀眾對“容嬤嬤”的記憶。因此我們看到她在《沒事偷著樂》中飾演張大民的母親、在《女囚》中飾演孫桂花。
其實生活中的李明啟是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婦人,她為人低調,也沒有明星架子。
但“容嬤嬤”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的經典惡人形象。
上面提到這些演員和角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一提到演員的名字,心里很自然就會想起這些角色,這正是他們的成功,也是他們的“宿命”。
正如我們一提到周星馳,就想起他是喜劇演員;一提到成龍,就想起他的那些動作片。在他們演藝巔峰的那些年,也曾嘗試不同的角色和電影類型,比如周星馳也演過《望夫成龍》;成龍也有《龍的心》《新宿事件》。
但“喜劇演員”和“動作明星”,就是周星馳和成龍的宿命,他們這輩子都很難轉型。也只有坦然面對自己的局限,才能在演藝道路上少走彎路,就像金超群那樣,不怕被角色束縛,享受扮演包青天的成就感,希望自己能演1000集《包青天》。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