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凌晨,一位世紀老人走完百年人生,駕鶴西去。
消息傳來,立刻引發全網熱議。
這位百歲老人,就是被周總理譽為“最美麗的中國女性”的秦怡。
大半個世紀以來,她在銀幕上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而她留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形象,恰恰是她自己。
秦怡,像一部鮮活的歷史書。
在她100年的人生中,經歷過數不清的動蕩歲月,歷經坎坷,卻從不怨天尤人,直到晚年仍保持自身的美麗大方。
自尊又自信,優雅又從容的秦怡,是無數人心中的女神。
她的這份底氣,到底從何而來呢?
從“阿六頭”到大明星
1922年,秦怡生于上海一個普通市民家庭。
她父親是洋行的賬房先生,母親是家庭主婦。
秦家育有一男九女。秦怡排行老六,家人都叫她“阿六頭”。
小時候,父親經常帶秦怡去看電影。
坐在電影院,秦怡發現,演員用眼神、表情、語言和動作,就能表現出內心世界,這實在太有趣。
從那時起,她就在心中埋下當電影演員的種子。
1941年,秦怡加入中華劇藝社。不久,她因《大地回春》一炮而紅,成為當時“四大名旦”之一。
抗戰勝利后,秦怡返回上海。彼時,父親已經去世,她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拼命拍戲貼補家用。
新中國成立后,秦怡成了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當時面臨社會大轉型,很多明星都黯然失色,而秦怡卻成了為數不多的轉型成功的明星。
1956年,她主演了《鐵道游擊隊》。
秦怡以細膩的表演,演活了“芳林嫂”這一角色,名氣也愈加響亮。
一年后,她主演了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女籃五號》。
電影一上映,就在全國引發轟動,迅速掀起全民體育風潮, 秦怡扮演的林潔,被觀眾稱為“最美的女運動員”。
面對外界的贊譽,秦怡總是說,自己只是文藝工作者而已,“真的沒什么了不起的。”
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秦怡始終活躍在銀幕上。
作為電影界唯一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和“最美奮斗者”稱號的個人,秦怡與電影相伴超過八十載。
她說:“我的年齡不是由我決定的,但是我的生活可以由我決定。我只要活著,就要工作,工作要比不工作強。”
電影既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
在苦難中開出花
相比演藝事業的順風順水,秦怡的感情與生活異常坎坷。
她經歷過兩段失敗的婚姻。
秦怡的第一任丈夫陳天國,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演員。
一天,陳天國以和大家爬山的名義邀請秦怡,誰知到了山頂,卻只有他們兩人。
陳天國向秦怡求婚,并威脅說,不同意的話,他就跳下去。
被嚇懵了的秦怡只好答應他,稀里糊涂地走進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都說,婚姻就是照妖鏡。
婚后,陳天國原形畢露,不僅整日酗酒,還對秦怡拳打腳踢。
5年后,帶著女兒的秦怡忍無可忍,選擇了離婚。
1946年,秦怡與第二任丈夫——著名影星金焰相遇。
六年后,兩人在香港登記結婚。婚后一年,秦怡生下了兒子金捷,一家人其樂融融。
很快,秦怡的事業迎來了第二春,而金焰的事業卻遭遇到瓶頸期。
漸漸地,兩人同床異夢,漸行漸遠。
秦怡想過離婚,但彼時金焰因胃出血和醫療事故大病一場,日漸虛弱,臥床不起。
念在昔日情分,秦怡一直照顧他,直到1983年金焰去世。
本以為命運走到這兒,就夠苦了,可好運似乎不愿意降臨在秦怡身上。
16歲那年,金捷因受到外界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從此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為此,秦怡不得不放下一部分工作,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照顧兒子身上。
金捷小時候乖巧懂事,像極了秦怡的小棉襖,帶給了她許多快樂時光。
而患病后的金捷,吃喝拉撒全都要秦怡照料,她每個月的工資里,有相當多一部分都要支付兒子的醫藥費。
就這樣,秦怡從舞臺上的明星,變成了生活中的保姆。
不僅如此,兒子發病的時候,還經常對秦怡拳打腳踢。
有一回,鄰居聽到秦怡對兒子說:“孩子,別打媽媽的臉。媽媽還要拍戲,你要打就打媽媽的背吧。”
秦怡80多歲時,50多歲的金捷依然像個孩子。
有一次,她抱著兒子問:“媽媽那么老了,我死后,你要怎么辦呢?”
金捷著急了,他說:“媽媽不會死的!媽媽死了我也去死!”
這番話令秦怡心中泛起酸水,那時的她,已經被確證為腸癌,前前后后做過7次手術。
而這其中,因為再嫁后和女兒關系不好,獨自治病的秦怡,身邊竟沒有一個人照顧她、替她分擔。
2007年,59歲的金捷因病去世。
親手送走一個又一個親人,85歲的秦怡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垮了。
但好在,秦怡并沒有被人生的無常所吞噬。
她一心撲在了工作上,四處奔波,只因為她覺得人生不該停滯不前,要有所盼頭;更是在參加一系列公益和愛心活動后,開始在內心釋懷。
可以說,秦怡的一生常與苦難相伴:
兩次婚姻失敗、母女長期不合、白發人送黑發人、晚年孑然一身……
以上隨便哪一件,都足矣打倒一個女人,而秦怡竟一一抗過來了。
別人都說秦怡很苦、很不幸,她卻說:“這不是苦,這是愛。”
日本女作家森茉莉曾在書中寫道:
“真正的美人,即便是在穿越車道時,亦不會露出丑陋的斜眼,滿臉驚慌地沖奔過去;真正的美人,不憎恨他人,不做壞心眼的事,相由心生,欲望會讓人變得面目可憎。”
秦怡就是這樣的美人。
她把生命中那些不幸,都看作是來助力自己成長的,比起在苦難中沉溺,她選擇尋一方沃土,埋下種子,開出一朵名為“優雅”的花。
對生命說是
秦怡100歲的生日,是在病房度過的。
當天,朋友們買了蛋糕去看望她。她當時已經不認人了,但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5月初,這位中國電影的見證者和耕耘者,走完了百年人生,在睡夢中安然辭世。
閱讀秦怡的一生,猶如閱讀一部史詩。
命運對秦怡很不公平,可秦怡從不抱怨命運的殘酷。
經歷了這么多苦難,她早已習慣了和苦難和平共處。她堅信,只要心懷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她活出了極致的優雅,溫柔與力量。
優雅是外殼,揭開外殼,潛藏在她靈魂里的內核,便是尊重生命,對生命說“是”。
她尊重生命,不以評判的視角看待生命中的任何事。
即便是丈夫疏遠、兒子患病、女兒斷聯,她也從不怨恨他們。
她對生命說“是”,就是無論命運給予什么,都點頭接受。
因為她看見,苦難背后藏著禮物;因為她相信,一切自有安排。
這種安排,無論好壞,秦怡都“無條件臣服”。
但這種臣服不是消極的,而是在接受之后依然對生命保有極大的熱情。
那份對生命的熱情,展現在她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85歲時,因心系震區,她捐出畢生積蓄;
93歲時,花一個半月寫劇本《青海湖畔》,還親自登上海拔4300米的青藏高原自導自演;
95歲時,參演《妖貓傳》,雖然戲份僅拍三天,卻一刻不停地學習……
曾有人問秦怡,你覺得什么時候是最幸福的?
秦怡說:現在,永遠是現在。
歷盡人生酸甜苦辣而自強不息,閱盡人生悲觀離合而不自棄。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臣服”的心態,我們才很難在秦怡的臉上,看到歷經滄桑的歲月感;
取而代之的,是不慌不忙的從容,是人到老年依舊美麗的優雅。
德芬老師說:“謙卑、臣服、接納”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佳態度。
對生命說“是”,是我們面對命運應有的態度。
當然這種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它需要我們在后天修煉。
1.自我悅納
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事,讓我們產生了孤獨感。
但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孤獨的。
面對孤獨,首先要做到自我悅納。
客觀地評價自我,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持之以恒地熱愛生命,就是自我悅納。
學會自我悅納,便能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不受外界環境干擾。
2.保持正念
正念就是觀察念頭,情緒,身體變化及周圍發生的一切。
我們可以通過刻意訓練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正念能力。
比如,找個安靜的空間,選個舒適的姿勢,慢慢地閉上雙眼,專注于呼吸,將紛亂的思緒從收回到此時此刻。
每次呼吸時,充分感受身體各部位的細微感覺,不要思考或判斷,只是感受和體驗。
漸漸地,注意力和能量就會重新回到我們身上。
3.改變行動
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好命運。
任何一種想法,僅存在于頭腦中,是不可能產生效果的。只有果斷行動,才能讓想法落地,讓人生受益。
我們可以寫下目標,再列個詳細的計劃,根據這個計劃腳踏實地地完成目標。
另外,也可以嘗試做些有趣的事,結交些快樂的人。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而改變。
秦怡的一生都很美。
吳祖光生前曾為她作詩:“云散風流火化塵,翩翩影落杳難尋。無端說道秦娘美,惆悵中宵憶海倫。”
秦怡的美,既在容顏,更在內心。
愿每個女性都能活出秦怡那般的優雅與堅強。
策劃 | 阿君
編輯 | K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