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影視劇的興趣,原著黨無論對于什么經(jīng)典的翻拍,都是嗤之以鼻,認為這翻拍的沒有原著好看。
關(guān)于翻拍經(jīng)典,從文字到視覺語音的轉(zhuǎn)化,這中間肯定是有損耗的,而且影視劇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即便是有導(dǎo)演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想要按照原著拍攝一部影視劇,但事實上想要完全按照原著拍,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一直有個好奇,如果西游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會怎么樣,如果說西游記完全按照原著拍的話,拍出來的效果,不一定就比現(xiàn)在的好,因為原著里面有很多東西真的是沒法拍。
首先最大的難題就是師徒四人的視覺效果,西游記本來最早就是說書人在茶樓酒肆里玩的,作為普通人也就知道人的高度和猴子的高度,至于豬八戒和沙僧這種妖怪的高度,也都是順口說了一個數(shù)。
結(jié)果這師徒四人的真實身高站在一起,非常的不協(xié)調(diào),完全沒法出現(xiàn)在同一個銀幕里面,唐僧一米八,算得上是儀表堂堂的一個好和尚。
孫悟空一米三,這完全就是按照猴子的身高設(shè)想的吧,豬八戒3米5,沙僧至少也在4米以上,這樣強烈的身高差不是不能做出來,而是做出來四個人很難進行日常的對話和交流,甚至很難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面里面。
這身高對于當(dāng)時的作者來說,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書里也從來沒說過身高對于故事的影響,這個是肯定沒法按照原著拍的。
身高雖然不影響,但他們的相貌卻實在難以恭維,如果按照原著寫三個徒弟的樣貌,估計你肯定就不會喜歡這個取經(jīng)四人小隊了,拍出來的話,要考慮到各個年齡層的接收程度,肯定要做一些美化。
原著里為了追求喜劇效果,把唐僧描寫得過于膿包,動不動就哭泣,而且孫悟空還經(jīng)常笑話唐僧,這種情節(jié)如果拍出來,會極大損害唐僧和孫悟空的形象。
小說追求的是好玩有趣,唐僧哭哭啼啼的形象,也都是作者寫著好玩而已,對于整個故事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其實影響不大,而且孫悟空很多時候懟唐僧話,說的也很重,完全沒一點尊師重道的感覺。
取經(jīng)是個漫長的過程,有點幽默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話說得很重,調(diào)侃變成了嘲笑,這就有點不太好了,對于整體上塑造人物,其實有著很強的負面影響。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西游記在很多方面,其實都比較的恐怖血腥和暴力,按照原著拍肯定沒法播出來,尤其是在獅駝嶺這一回,那尸山血海,連孫悟空都嚇的腿軟了,足見這地方有多恐怖。
而且作為話本小說,他本來就喜歡各種的夸張,這種夸張程度,你真的都按照文字描述去拍,根本不現(xiàn)實,動不動八百里流沙河,動不動八百里怪物的巢穴,這純屬于作者的夸張,他對這些數(shù)字其實也沒什么概念,就是說的時候比較順口罷了。
綜合來說,西游記這本書,是沒法按照原著去拍的,就算是強行拍出來,未必就有多好看,還是現(xiàn)在老版西游記的處理方式比較好,注重重點,突出人物的個性,砍掉了一些沒有必要的內(nèi)容,讓整體的節(jié)奏看起來更加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