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捱過了“倒春寒”,國產綜藝終于熱鬧了起來。
《乘風破浪3》再度引爆市場;《大偵探7》《萌探探探案2》《開始推理吧》接連上線,讓推理類真人秀持續升溫;《向往的生活6》《奔跑吧10》等頭部綜N代呈現霸屏趨勢……根據云合數據綜藝霸屏榜顯示,最近新老綜藝正在進行熱度和關注度的交替和銜接。
選秀缺席之后,各平臺在綜藝選題上各出奇招。綜N代不能放棄、垂類節目也要持續探索,瞄準Z時代、新流行、新消費的元素都沒放過;戶外游戲類快綜沒有缺席,慢綜也在試圖不斷創新,以吸引觀眾;在這其中,觀察類綜藝當屬平臺持續創作的品類之一。
僅今年來看,就有如《春日遲遲再出發》《沒談過戀愛的我》《初入職場的我們 法醫季》《喜歡你我也是第三季》《爸爸當家》《90婚介所2022》等節目設置有觀察團或類觀察團,從婚戀、育兒到職場等不同領域,向觀眾輸出著觀點。
《春日遲遲再出發》劇照
經由幾年的創作井噴和經驗積累,觀察類綜藝創造了不少IP品牌,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其中之一,是觀察團的配置,即“主持人+明星嘉賓+專家”,已經是當下觀察類綜藝常采用的組合。
主持人負責控場,同時肩負起觀點輸出和贊助商口播的任務;明星嘉賓在觀點輸出、提供綜藝效果之余,合適的人選也能帶來一定的流量和粉絲基礎;而專家則擔負起專業觀點、深層剖析的產出,試圖從嘉賓的一舉一動分析出原因和問題,并給予解決、指導之法……如此配置,如果人選得當,算得上“六邊形組合”。
而在專家的選項這一欄,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成了香餑餑,特別是更易引起話題的戀綜,多位心理專家走上走上臺前,為屏幕里外的你和我判斷戀愛行為和梳理情感困惑。
心理咨詢師們在綜藝上的“內卷”開始凸顯,有人被滿屏彈幕包圍盛贊其“直戳要點”,而有人卻只能偶爾被提及,甚至被認為無效輸出,綜藝這把放大鏡,也把專家該有的“專業”稱職度與否給無限放大,但即便如此,以心理咨詢師為首的專家團們還是不斷涌上了觀察類綜藝的燈光秀場。
心理咨詢師“戀”上戀綜
戀綜對于“主持人+明星嘉賓+專家”的觀察團配置成型已久,而現在的“專家”這個角色更是從一開始的絕對綠葉,逐漸靠著多位優秀代表的強輸出,成為節目的點睛之筆。
鑒于大部分戀綜都試圖將素人嘉賓的一舉一動進行推測,從而分析其心理變化和情感走向,并以此來映射、討論當下社會中關于婚戀、個人成長的議題,因此,善于“察言觀色”的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順利成章占據了“專家”這一選項的主要坑位。
一位初級心理咨詢師對壹娛觀察說道:“我認為戀綜里補充進心理咨詢師的視角,是件好事,側面也在說面心理咨詢越來越普及,大眾對于心理這塊的專業需求度得到提升。”
根據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的相關統計,近幾年的戀綜市場,有近10位心理學專家或者心理咨詢師整理好妝發走上臺前,為觀眾紓困解難。
心理專家在戀綜中的作用是可以想見的。
首先,是基于其專業儲備,通過節目普及和輸出心理學專業學術、專業知識,一方面給予節目專業性加持,另一方面也是對心理學的有效推廣,從而令觀眾獲得共性認知。
比如劉軒曾在《心動的信號2》中通過素人男生初次見面時的話語,指出“阿爾法性格”的概念,也通過節目中威廉與趙琦君的“廚房之戰”中解讀“領地意識“;周峻緯曾在《戀夢空間》中用“SVR理論”“毛線球理論”等術語分析素人的行為和心理。
理論知識結合素人當下的表現,能更加生動地解釋這一現象,也更容易讓觀眾理解,從而使得觀眾可以通過理論審視自己,以便節目形成話題討論。
其次,心理咨詢師們可以通過簡潔但直中要害、有分量的語句,給予觀點的輸出,形成金句,從而增強節目看點和傳播點。
比如,李松蔚在《春日遲遲再出發》中說道:“原諒其實不是在放過那個人,你是在放過你自己”;《戀夢空間2》周峻緯曾有過“稚嫩純真的愛情中,最痛的禮物是成長”的分析,也在《喜歡你我也是3》中也有過“長久的親密關系中,正向反饋很重要”的表達。
《春日遲遲再出發》觀察員李松蔚
這樣的金句在信息快速爆炸的時代,能更好地觸及觀眾,又可以形成短平快的傳播,形成外部關注和流量,而反哺于節目本身。
最后,則是心理學專家對于大眾共情力的精準抓取。
無論是專業術語后面表達的共性,還是時不時對于素人嘉賓行為語言評價而說出的金句,成熟的心理咨詢師產出這些內容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勾起觀眾的個人經歷,尋找特性與共性,哪怕是細枝末節,也能被他們的話語熊熊燃燒。
心理咨詢師們在真實生活里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敏感性、共情力以及精準度,換到綜藝節目上來,無疑都是寶藏所在。
不光有“李松蔚”,還有“沈奕斐”
心理咨詢師雖然好“磕”,但對于戀綜,或者是其他觀察類綜藝來說,并不是所有心理咨詢師能夠成功將自己日常工作語言轉化成綜藝鏡頭語言,無論是在參與度、輸出度,還是話題度方面,不是每一個心理咨詢師都能輕易幫助節目取得成功。
再看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的整理的參加戀綜的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表格,近期上線的《喜歡你我也是3》更是在“專家”這一位置上連換三位相關心理學背景的專家,但直到現在,沒有一位發揮出令觀眾記憶深刻的現場反應,而其中的第一位王照宇,更是整個節目里展示出的評價鏡頭寥寥無幾,可見其輸出的不符合“標準”。
一位戀綜的長期觀眾也對壹娛觀察談道,戀綜里有心理學專家的設定,這樣能通過專家們的分析使得觀眾感受和認知到更多嘉賓的行為緣由,以及學習到更多專業性知識,但是,她希望看到的專家分析是有見解、有投射感、有親和力,或者是讓人醍醐灌頂,而不是擺在那里,顯示自己專家身份的與眾不同和學問高深。
《喜歡你,我也是3》其中兩位心理學專家
同時,她也向壹娛觀察安利了李松蔚在《春日遲遲再出發》里的表現,在她看來,李松蔚是近幾年戀綜選擇的心理學專家最稱職的存在,無論是他的共情力,還是對于嘉賓成長背景、戀愛選擇、關系處理等方面的精準評價,以及適當的金句輸出,再加上帶頭磕起史上最難磕CP“楊枝甘露”的群主行為,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看了《春日遲遲再出發》好喜歡李松蔚,我都開始追著看他的公眾號了。”這是包括她在內,很多戀綜觀眾的心聲。
上文的初級心理咨詢師也向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肯定了李松蔚在心理學圈內的專業度和美譽度,同時,她認為李松蔚能在《春日遲遲再出發》里做到高水平輸出,離不開他日常就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她也給出一個觀點——能火起來的心理咨詢師都挺溫柔的。
與此同時,戀綜以及觀察類綜藝的“專家”這一角色,并不是只被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占領,在不少觀眾的心目之中,以《再見愛人》沈奕斐為代表的其他領域專家,也是“YYDS”式的存在。
沈奕斐是復旦大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性別研究和家庭研究,這樣的身份,放在大多數的戀綜里來說,也是絕對適配的。
全程看完《再見愛人》的這位初級心理咨詢師,給到沈奕斐在節目里的表現評價就是“觀察深入、理論扎實、輸出準確”,雖然她也覺得沈奕斐在講話的時候“很像老師”,但她也不得不承認這位老師給《再見愛人》帶來的加持力度。
《再見愛人》觀察員沈奕斐
隨著《再見愛人》獲得極高口碑,沈奕斐也成為了綜藝節目里的香餑餑,她接連出現在《90婚介所》《沒談過戀愛的我》等多部戀綜,為年輕男女的情感困惑指明方針,甚至連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邀請她去展開觀點辯論。
無論是李松蔚,還是沈奕斐,都在通過戀綜專家的身份向市場證明自己的輸出價值,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持續在日常生活里輸出著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斷給自己的個人IP價值蓄力,從而登上更大眾舞臺的適合,起到相互反哺的作用。
沈奕斐在B站擁有自己的賬號,更新頻率不低,且不少內容都是針對當下熱點的討論,她之前對于BKPP的磕糖行為更是引來一大批粉絲點贊;李松蔚有過電視節目經驗,自己的公眾號也在持續輸出內容,而最近釋出的參與錄制探探APP的“愛情公開課”,對于“安全感”的拆解,也是個人IP價值的再度擴散……
熱門綜藝觀察團身份加持之下,個人IP能量的拓展,也是這群專家們不斷試驗出的升維路徑。
如何定奪“專家”的身份選擇?
以沈奕斐為例,并不是所有觀察類節目的專家身份,都得屬于心理咨詢師,但對于節目而言,需要做的是,根據關注的群體和議題不同,選擇適配的專家,或者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家,但也確實有與該群體、議題切實相關的經驗。
比如《令人心動的offer》系列,前兩季以法學生為觀察對象,就分別找來了律師岳屾山和徐靈菱作為觀察團成員之一,而第三季變為了醫學生季,則邀請了眼科主任醫師陶勇擔任觀察團成員;另一檔職場類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兩季則都采用了老板、導師坐鎮現場觀察的方式;如《爸爸當家》這樣男性全職育兒觀察類節目,育兒專家可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恰當的專家選擇正在引流綜藝節目。
觀察類綜藝之所以邀請專家作為觀察團成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專家很大程度上能彌補由主持人和明星組成的嘉賓專業性上的不足。
這一點在職場類綜藝中尤為突出。不論是《令人心動的offer》還是《初入職場的我們》,都沒能逃脫觀眾對于大量明星嘉賓沒有真正職場體驗和背景,難以輸出真正有價值的關于職場生存觀點的質疑。
即便是戀綜,也很容易面臨嘉賓對于談及一些情感話題的避諱和帶頭嗑CP等過于主觀的行為。
不是所有“專家”都只該想到心理咨詢師,如何適配節目對于節目來說尤為重要。
首先,這種合適是專業水平夠格,且專業研究領域與節目核心關注點適配,這是節目主題和嘉賓一致性以及專業性的保證。
專業水平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實操方面的積累也要注重,這才能讓專家在產出內容方面更具說服力。
其次,則是專家要適合綜藝節目。專家的輸出要通過節目,與節目內容結合呈現,這就需要節目選擇的專家在專業能力過硬之余,能夠一針見血,用精簡的語句剖析問題,給出建議,甚至更進一步能給到觀眾其他嘉賓沒有提到的角度和觀點。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觀察員徐靈菱
畢竟每期節目的時長并不算短,即使僅僅是觀察團,不少的觀察團人數,每人幾句輸出觀點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疲憊感,過于說教式或沒什么亮點的表達,對于觀眾來說可能并沒有什么增量。不論是綜藝或是劇集“金句體”的流行,從某種程度也說明了觀眾的這一心理:更需要精準、深刻的文字語句表達。
補充來講,適合綜藝鏡頭,可能也包括顏值、性格、個人故事性等方面的挖掘。
毫無疑問,心理咨詢師依然會是各個觀察類綜藝瘋搶的對象,因為他們仍舊是與以上要求契合度最高的選擇人群,但是,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咨詢師涌進綜藝演播廳,而他們若最終只是節目組為了完成固定搭配而設定的“工具人”,沒有真正的觀察,也缺失有效的輸出,那么,“專家”的頭銜擺在那里只是為了填充節目“品質”嗎?
被瘋搶的心理咨詢師們,也要想想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賺下綜藝這波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