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本山被稱為“小品之王”,雖多年未登臺露面,但知名度依舊很高,隱退之后,他的小女兒球球(趙珈萱)開始頻頻出現在眾人面前。
本以為這位星二代能帶來驚喜,結果卻一次次讓人大跌眼鏡。
不久前,球球在直播間向大家訴苦,說自己要和男友解除婚約,這讓大伙有點不可思議,猶記得去年6月份的時候,球球還高調宣布與男友訂婚,并說想早點生個孩子。
這才過去多久,當初的甜蜜就這么沒了?此外,球球還細數和男友相戀的一年多時間里,為對方花掉了2000多萬,希望對方不要玩消失,趕緊把這些錢還上。
此話一出立馬引來一片同情,正當大家都在幫球球數落她的男友時,沒想到球球又拉著男友出來澄清,說剛才是跟大家開玩笑,他們沒分手,好著呢。
這一來一回把網友們忽悠得夠嗆,大家也越來越不敢信她的話了,紛紛質疑她這是為帶貨進行提前炒作。
如此做法自然引起許多不滿,其實在這之前,球球就已經讓很多關注的粉絲失望了。
比如她曾宣稱不再依靠父親的名氣,要獨立賺錢養活自己,結果一轉身就拉著趙本山進直播間為自己站臺;
比如為了表明自己要專心工作搞錢,她和經紀人承諾五年內不談戀愛,否則就自罰五個億,可不久后就有了男友,還到處秀恩愛。
這么多年過去,球球頂著父親的巨大光環沒做出多大成績,卻越來越熱衷于炒作,將網友們的期待和耐心磨得一干二凈。
不禁要問,起點這么高的球球,怎么就長成這樣了呢?這其中原因也許有很多,但父母對她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
2
球球出生的時候,趙本山已經40歲了,老來得子,所以他對球球特別寵溺,幾乎是到了要什么給什么的程度。
球球8歲的時候就跟著趙本山上了遼視春晚;
為了讓女兒設計的作品獲得關注,趙本山托關系讓球球參加了《天天向上》;
球球開始玩直播后,為了吸粉,就把父親拖過來,隱退多年的趙本山,頂著一頭白發,配合著女兒與觀眾們嘮嗑,直播間流量噌噌地往上漲……
收獲粉絲后,球球開始動不動就和網友吵架、炫富,這些惡習的養成自然離不開趙本山對女兒的過分溺愛。
這種溺愛,讓球球誤認為自己有能力獲得大家追捧,所以有了俯覽眾生的資格,于是便少了一分謙虛和內斂,多了一分囂張與跋扈。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一種懶惰的、不負責任的愛,這種愛會將外界的一切困難與險惡掃除干凈,孩子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浪,也容易變成“巨嬰”。
還記得那個林妙可嗎?當年在參加北電、中戲藝考時連續落榜,老師對她的評價:“都18歲了,怎么還像一個小孩子?”
究其原因,是因為林妙可有一個什么都要管的媽媽,導致林妙可上初三時才學會過馬路,平時言談舉止就跟幾歲的孩子一樣,動不動就發脾氣,抗挫力很差。
心理學家武志紅提出“成年巨嬰”主要有兩大特征:一是共生心理,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生活極度依賴他人;二是全能自戀,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應得到滿足。
而每個巨嬰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對孩子極度溺愛的爸爸或媽媽。
3
許多父母也知道溺愛孩子不對,于是往往就會走到另一個極端,對孩子十分苛刻,這確實能起到磨礪的作用,但對孩子的傷害也不小,特別是那些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容易出事。
那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其實,做父母的只要懂得給孩子這兩種愛就可以了。
第一種是有底限的愛。
曾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一名男孩將父親殺害并毀尸滅跡,這個男孩平時游手好閑,早早輟學,也不去找工作,沒錢了就問父母要。
盡管家里并不富裕,但對兒子是百般寵愛,卻沒有想到養成兒子好吃懶做,衣來伸手的惡習,還長期對父母打罵,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那天,男孩因為一件事和父親發生激烈爭吵,一怒之下竟將父親殺害。還真的是慣子如殺子,這種毫無底線的愛,只會漸漸摧毀孩子的身心健康。
設立底線,其實就是給孩子定邊界,立規則,越過了線,就要受到相應懲罰,這樣孩子才懂得適可而止,及時改正。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說:
“我們教育的主體思路是對孩子不停地讓步,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游戲時間。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白,愛孩子要適度,在心里設個紅線,孩子的行為和要求超過這條紅線你就得注意了,懲戒或講道理都可以,就是不能一味退讓。
4
第二種就是學會放手的愛。
想必你身邊也有這樣的父母:處處為孩子操心,舍不得讓孩子干活,理由是怕孩子不會做或不必做,結果孩子成了只會學習的書呆子。
《如何引領孩子走向成功》一書中寫到:“過度的幫助可能可以幫助孩子在申請大學時擁有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簡歷,但可能卻剝奪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機會?!?/p>
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孩子長大,他們將必然離開,因為孩子是單獨的個體,他要經歷自己的喜怒哀樂,人生波折,如此才完整。
正如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p>
這段話看似有些蒼涼,卻是每個父母都必須要去做到的,如果不懂得放手,孩子長不大,無法獨立,又何談成材呢?
最近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9月起中小學生要學煮飯,用簡單的電器。
目地何在?不就是讓父母們適時放手么,由此可見,現在的中國父母在某些方面真的“管太多”,這反而阻止了孩子成長。
心理學家克萊爾曾說: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p>
5
其實,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不稱職父母,我們怎樣愛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
每每想到此,便不禁誠惶誠恐,畢竟我們都要經歷第一次做父母時的迷茫和無助。
聰明的父母懂得去學習,善思考,再總結然后實踐下去,讓自己一點點變好,從而幫助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所以,趕緊行動起來,檢視一下自己愛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
當然,不要因為害怕溺愛孩子就止步不前,因為有原則的父母,教不出沒底線的孩子;有追求的父母,教不出太惡俗的孩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