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比起母親那溫和的目光,溫聲細語的諄諄教誨,還有那直接表達的母愛,父親對孩子到沒有那么多話語,沒有那么多的擔心和嘮叨,而父親給孩子的愛也大多表達的隱晦,可能更多的是表面看到的冷淡和責罵。
看《知否》電視劇的時候,我一直都覺得男主顧廷燁的老爹真的是個壞爸爸。
間接害死了顧廷燁的親媽后,轉頭就把前任娘家的小姨子娶來給顧廷燁當后媽。
面對三個同父異母的兒子,他對老大心懷愧疚疼愛有加,老三有親媽撐腰肯定也混得不差,唯獨夾在中間的顧廷燁成了受氣包。
從小到大不知道挨了父親多少打罵,繼母的捧殺,父親的打罵還有親友族人的冷嘲熱諷,感覺顧廷燁能活下來真是個奇跡。
以至于每次看到顧堰開的戲碼時都想快進,這個父親就像是個披著高貴外衣的惡魔,盡管顧廷燁百般討好,也換不來半分父愛。
顧廷燁就像是個被全世界拋棄的孩子,靠著自己張牙舞爪,橫沖直撞才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我當時就很詫異,對顧堰開而言,顧廷燁雖然不是他心愛的女子所生的孩子,但至少也是他的親骨肉。
而且目測他身邊的三個兒子,老大病弱,老三頑劣,只有顧廷燁還有將門公子的風骨,才是最像他的兒子,為什么他對顧廷燁這么壞呢?
看過《知否》原著后才發現,顧堰開并不是不愛顧廷燁,也不是故意打罵折磨他,相反他是用最隱晦的方式保全他,助他成才。
1,沒娘的孩子生活的都很艱難
顧廷燁的親娘白氏去世的時候,他才兩三歲,還不記事。
白氏這個人對顧家而言,就像是一根拔不掉的刺,時刻提醒著顧家的那段差點要被抄家的屈辱史。
作為白氏生的孩子,顧廷燁雖然有嫡子的身份,卻還是經常被族里的人嘲笑是下賤之人所生。
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顧廷燁從小就很自卑,甚至對自己親娘產生過怨恨,怪他貪慕虛榮,非要以商家之女身份嫁入侯門貴族,雖然給了他生命,卻也給了他被人嘲笑的把柄。
白氏去世后,顧堰開立馬迎娶了前任老婆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做填房。
娶白氏的時候沒在京城辦婚事,娶小秦氏的時候顧堰開也沒有回京,所以除了顧家人之外,京城的那些人家都不知道白氏的存在。
而顧堰開也有意引導,讓大家以為顧廷燁是小秦氏所生。
對于還是小屁孩的顧廷燁而言,一句母親能換來小秦氏的溫柔相對,寵愛有加,他自然不會拒絕。
顧堰開有意淡化白氏的存在,說難聽點是忘恩負義,但對顧廷燁而言也有好處,就是能讓小秦氏愿意接納顧廷燁,把他當成自己兒子一樣疼愛。
那時候的女子,一生都圍繞著兩個男人轉,前幾十年靠丈夫,后幾十年靠兒子,所以做母親的都會拼盡全力為兒子謀劃,讓他能過得更好,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兒子,也是為了自己。
說到這里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秦氏要熬死顧廷煜害死顧廷燁也要讓自己的親生兒子顧廷煒做寧遠侯。
他不管兒子是否愿意,因為這個目標有她的一份。
在沒生顧廷煒之前,小秦氏拉攏親近顧廷燁,是為了以后有個依靠,畢竟顧廷煜的身體抗不了幾年,顧廷燁是最有可能繼承寧遠侯爵位的。
可是有了顧廷煒以后,身體康健又聰明好學的顧廷燁就成了她的絆腳石,她對顧廷燁的疼愛變成了捧殺,她想把顧廷燁養廢,這樣自己的親生兒子才有繼承爵位的機會。
天天生活在一起,小秦氏的心思顧堰開能看不出來嗎?
他當然知道,但他能做什么呢?
警告小秦氏善待顧廷燁?人家都已經把顧廷燁捧到眾兄弟之上了;
訓斥小秦氏不要太嬌慣顧廷燁?小秦氏絕對會說,顧廷燁從小沒了親娘,她不忍心責罵。
他又不能日日把顧廷燁帶在身邊,想要讓他能在小秦氏的身邊討生活,又不至于被養廢到無可救藥,就只能對他表現得十分厭棄,借著責罰了由頭教他些真本領,也能磨煉一下他的性情。
所以從小到大,顧廷燁是受罰最多的孩子,也是被顧堰開打得最多的孩子。
顧廷煜的身子弱不適合習武,整日躺在床上養病,顧廷瑋仗著小秦氏的疼愛,平日里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吃喝玩樂最在行,就連學個功夫都是夏天怕熱冬天怕冷,只跟著院里的小廝學了幾招三腳貓功夫。
只有顧廷燁的功夫是顧堰開親自傳授的,數九寒天,連下人都躲在被窩里不敢出門,小小的顧廷燁就被早早地拉出被窩,站在院子里扎馬步出拳。
顧堰開每天要出去上班,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顧廷燁在哪?今天又闖禍了嗎?把他叫過來給我看下功課。
然后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緊接著就是打一套拳法作為懲罰,哪怕是顧廷燁想要出去玩,都要先數完屋頂上雕刻的小獅子,數量對了才能出去。
顧堰開對顧廷燁很刻薄,很嚴厲,甚至有點不近人情,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既能活著,又不會被帶歪。
顧堰開的這份父愛,真的是用心良苦。
2,延續在骨子里的父愛
顧廷燁雖然嘴上恨自己的父親,但當得知父親病重后依然累死了三匹馬也要回家,哪怕是被堵在門外,也堅持一身孝服跪在路邊送父親入土。
他對父親的愛,早就超過了心中的怨恨,而且做了父親的顧廷燁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
蓉姐兒是顧廷燁的外室曼娘生的孩子,也可以說是曼娘為了捆綁顧廷燁耍心機生的孩子。
當時顧廷燁只是看著曼娘可憐,就把她安置在一所宅院里。
曼娘不是病了,就是害怕騙的顧廷燁三天兩頭地去看她,多次的示意和勾引這才上了顧廷燁的床,還收買照顧她的婆子,換了避孕的湯藥才生下的孩子。
后來曼娘為了追顧廷燁,把蓉姐兒一個人丟在侯府,自己帶著兒子滿世界地追著顧廷燁跑,顧廷燁對曼娘那僅存的好感也消磨殆盡了。
作為一個男人,他煩透了曼娘,但作為一個父親,他一直都想著如何做才是對孩子好。
他把兒子安置在一個小村莊里,找了私塾先生來教他知識,讓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后能安穩生活。
她從沒想過讓昌哥兒的名字計入顧家的族譜,就是怕以后娶了妻子生了嫡子后,庶長子的存在很尷尬。
關于蓉姐兒,即便是在侯府長大,但顧廷燁娶了明蘭后并沒有讓明蘭把她記到自己名下,而是找了以前的一個安分守己,老實本分的通房丫頭秋娘養著。
明蘭管家后,給秋娘抬了位份,從通房丫頭變成了正經的妾室,蓉姐兒便記在秋娘的名下,做了她的女兒。
自從明蘭把蓉姐兒接到自己府里后,顧廷燁從未表現出明顯的關心,只是讓秋娘好生照看著。
給蓉姐兒找朋友,送她進學堂,教她看賬本,這些都是明蘭自己的主張,顧廷燁沒有提議也沒有反對。
他當然相信以明蘭的人品肯定會善待蓉姐兒,但他更知道,自己不參與才是對蓉姐兒最好的保護。
如果他表現得很在乎蓉姐兒,生怕明蘭虧待了她,那明蘭自然也不敢管的太多教得太多;如果她要求明蘭把蓉姐兒養在身邊,做個正室嫡女,那不但明蘭會覺得別扭,還會給蓉姐兒生出很多不該有的想法。
對于一個女孩子而言,最好的事情莫過于小時候多學本領,長大后能嫁個好人家。
這兩點顧廷燁都幫不上忙,可以說蓉姐兒一輩子的幸福都寄托在明蘭的一念之間,所以明蘭的心情和想法很重要。
顧廷燁越表現得不在意,明蘭對蓉姐兒就會越在意。
后來蓉姐兒不但在學堂學了為人處世的道理,還在明蘭那里學到了管家理事的本領。
到了婚配的年齡,明蘭很用心地給蓉姐兒找夫婿。
不要作風有問題的達官顯貴,不要婆家不講理的難纏人家,不要一舉成名便想攀龍附鳳的偽文人,一心給她找個家世清白,為人正直,且家庭關系不復雜的正派人家。
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就是這樣被選中,做了顧廷燁女婿的人。
常家的婆婆病逝得早,家里只有常嬤嬤一個明事理且看著蓉姐兒長大的祖母,還有一個出嫁了的姐姐。
這樣的家庭,蓉姐兒嫁過去就能直接管家,沒有婆婆的刁難也不會有難應付的族親。
而且成就這門親事的時候,作為陪著夫君在外地駐守的顧侯夫人,明蘭親自回來操辦婚事,弄得滿京城都說,顧家的這個庶女是明蘭最疼愛的一個孩子。
明蘭對蓉姐兒的疼愛,源于自己善良的內心,源于蓉姐兒是個懂事兒的孩子,也源于顧廷燁對蓉姐兒的無視和對明蘭的放心。
3,
如果問你對父親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父親是何時因為何事打了你。
似乎刻在我們腦海中的永遠是父親那板著的臉,那瞪大的眼神,那抬起來隨時準備打在孩子身上的手。
父親從不會溫聲細語地說話,但父愛的分量卻從未減輕。
多少嚴肅了一輩子的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哭得稀里嘩啦,多少父親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攢錢給兒子買車買房娶媳婦。
不管你現在看到的父親是什么樣子,什么表情,做什么事兒,請一定記住,父親對你的愛肯定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