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形象是軟弱老實,沒有自己主見的女孩,母親早逝后,她在父親的眼中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攀高枝用。
如果不是祖父母養育她,她早就被父親與繼母送給上司了。
其實原著中并非是顧廷燁想要求娶嫣然,而是嫣然的父親為了巴結上司,上趕著求來的婚事。只是嫣然的父親沒有想到這場婚姻余家老爺子完全看不上。
嫣然的父親為了讓余老爺子同意,不惜與父親打擂臺,聲稱婚姻大事只要父母做主就可以,余家老爺子來了一個殺手锏,給嫣然的父親寄了一張空白的紙,要求休妻用。至此嫣然的父親才不敢直接敲定嫣然的婚事。
相比嫣然父親,嫣然的繼母才是真正的毀人高手,她利用女人的八卦心,把嫣然要嫁給顧廷燁的消息透漏出去,一來讓嫣然騎虎難下,早點答應;二來如果有變故直接毀了嫣然的名聲。
嫣然有這樣的父親與繼母,不得不說是不幸的,但是嫣然的不幸也只是在前半生,嫣然的后半生因為三個人變得福氣滿滿。
01福氣的來臨,曼娘上門羞辱
曼娘身為顧廷燁的外室,為了攪黃這場婚姻,帶著一雙兒女前往余家去鬧。
原本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嫣然卻只是不知所措的哭。
曼娘找上門原本就不占理,畢竟余家沒有同意這場婚事,雙方也沒有下定,在沒有下定的情況下,曼娘帶著一雙兒女請嫣然給一條活路,喝下她的妾室茶。不僅是為難嫣然,還是給她潑臟水。
這個時候,嫣然只需要拿出嫡女的身份,一句話就就能把曼娘打發,那就是:你與余家有什么仇,竟然上門來毀我名聲,我與顧家既沒有下定也沒有明媒,你讓我喝妾室茶意欲何為?
然后給曼娘兩個選擇,讓人把她綁出去或者是自己走出去。
就是這么簡單的情況,嫣然卻哭到不知所措,嫣然的祖母更是氣到出氣多進氣少。別人都找上門找茬了,祖孫兩人卻毫無還手之力。
不得不說,在教養女兒方面,盛大老太太還是比較務實的,孫女淑蘭和離的時候,她讓淑蘭和品蘭都在隔間親眼見識到什么叫豺狼以及如何對待豺狼。
畢竟女人要有面對風雨的能力,只有見識到了風雨,才能在風雨來臨的時候做好有利于自己的準備。
曼娘的出現是嫣然真正面對風雨的時刻,也是嫣然聲明的轉折點。
02對于嫣然,不嫁顧家才是真的幸福
如果嫣然真的嫁給了顧廷燁,她會被吃的骨頭渣都不剩,看看顧家的那些白蓮花吧,前有小秦氏這只隱形的戰斗高手,后有蛇蝎心腸的曼娘虎視眈眈,最重要的還有顧廷燁的不關心。
嫣然的妹妹嫣紅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嫁給顧廷燁之后,兩個人生活的并不愉快,先不說自己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一方面她充當了小秦氏的棋子,小秦氏假意對她好,更多的是利用她毀了顧廷燁,而他們雞飛狗跳的日子正符合小秦氏與曼娘共同的愿望。小秦氏希望顧廷燁沒有子嗣,曼娘希望顧廷燁隨她浪跡天涯。
再說回嫣然,因曼娘去余家大鬧,她遠嫁到云南,對方雖然人品好但是腿有殘疾,正因對方腿有殘疾的緣故,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嫣然的出現正合時機,嫁過去肯定會備受珍惜。
另外對方是大家族,嫣然可以借助祖父的名聲在這個大家族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事實上嫣然嫁過去之后真的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出嫁前祖父禁止她的愛好,出嫁后夫婿一直支持她。
另一方面,顧廷燁得知嫣然因為他只能遠嫁云南,心生愧疚,隱瞞姓名為嫣然夫家的茶葉增加銷路,無形中讓嫣然的夫家更加高看嫣然。可以說顧廷燁是增加她福氣的第二個人。
03得一知心好友,勝一堆朋友
嫣然最好的朋友莫過于明蘭了,茶水會上,眾人嫉妒嫣然跟顧廷燁議親,不斷嘲諷嫣然,明蘭出手相助嫣然解了嫣然的尷尬,還叮囑嫣然不要自毀名聲。
嫣然的父親與祖父因為嫣然的婚事爭吵鬧僵時,嫣然哭著說反正都是嫁人,干脆嫁給顧廷燁算了,明蘭不斷的寬慰嫣然,一定要考察好對方的人品,不要隨便同意,畢竟是關乎一生的幸福。
有了明蘭的安慰,嫣然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不再是整日的以淚洗面,而是打起精神不表態。
最后在曼娘找上門來羞辱時嗎,也是明蘭出面相助,幾句話就讓原本同情曼娘得人,漸漸的開始鄙視曼娘,還成功的把曼娘鎮住。
對于女人來說,朋友不在于多在于精,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真心為己的朋友,就能獲益良多。明蘭是嫣然福氣的一個砥柱,關鍵時刻是明蘭不斷的給與嫣然精神力量。
這種知心的朋友一生擁有一個足以。
情感專家蘇岑說:“在交朋友這件事上,人不妨挑剔一點,不違心、不將就、不敷衍,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有人說,人上了年紀就會性子變古怪,這種古怪的另一個名字叫愛自己。”
04女人最大的順遂來自四個字
房媽媽曾對明蘭說,女人這一輩子的好壞,不過是一命二運三本事,三者只占其二,便可以一生順遂。
回頭看看嫣然與祖母余老夫人一樣是順遂的,嫣然的母親去世早,在祖父母的呵護下順順當當的成長,雖然在婚姻的上有點波折,波折過后卻是順遂的開始。
其實在我看來,女人想要一生順遂很簡單,記住四個字:放過自己。
作家蘇岑說:“做人聰不聰明不重要,甚至情商不高也沒關系,但一定要夠大氣。做人線條粗一點不是壞事,千萬不要幾句嘲諷就讓你垂頭喪氣、一點打擊就讓你萬念俱灰。人生永遠是這個道理,在意的越多,遇到的麻煩就會越多。什么不在乎的人,反倒一點麻煩都沒有。”
借用孔嬤嬤的話來說,不把惡心的事放在心上,當裝傻時就得裝傻,該卑微時就卑微,該吃就吃,該享受就享受,也不枉這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