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這檔節目曾紅極一時,在2004年的閻崇年說《清12帝疑案》,收視在一個月之內沖上了央視科教欄目之冠,接下來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國》、《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于丹說論語》等節目更是創下收視率新高,也帶火了央視十套這個相對冷門的科教頻道。
《百家講壇》走出一票文化學者,像易中天、于丹、劉心武、紀連海、袁騰飛、馬未都、閻崇年、王立群、錢文忠這些走紅的主講人都是出自文史這一領域,文化名人出名后都離不開出書、演講、上節目這三件套,但他們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在這三件套上栽了跟頭。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百家講壇》最有名的幾位主講人的爭議史,以及他們離開《百家講壇》后的現狀。
閻崇年被譽為《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閻崇年,1934年生人,漢族,但他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滿學研究機構——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北京滿學會,他擔任會長。
《百家講壇》于2001年開播,但效果并不佳,2004年節目組改制,邀請了閻崇年。當時閻崇年的名氣僅限于圈內,讓他走向大眾面前,成為公眾人物的就是《百家講壇》,那一年,閻崇年已經70歲了,他主講《清12帝疑案》。
這一講不僅讓閻崇年火了,而且把一度死氣沉沉的《百家講壇》給帶火了,由此拉開了《百家講壇》的黃金時代,讓很多觀眾開始關注這檔節目。《百家講壇》也由此“壇壇都是好酒”,《清12帝疑案》也被公認為“第一壇好酒”。
閻崇年為《百家講壇》主講《清12帝疑案》、《明亡清興60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宮》系列講座。由于他對滿清政權的過度美化,部分觀眾產生了不滿,有一次他來無錫開簽書會,被一名男子當眾扇了一巴掌。
現在閻崇年已經88歲高齡,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他現在像普通的退休老人一樣,主要的工作就是修身養性、鍛煉身體和練習書法。如果說閻崇年開創了《百家講壇》“治世”的話,那易中天無疑是《百家講壇》“盛世”的締造者。
易中天,1947年生于湖南長沙,高中畢業后到新疆插隊,后當過中學教師,1978年,他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之后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于廈門大學中文系。2005年,易中天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漢代人物風云》,受到很大的歡迎,次年開講《品三國》更是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
這也真正催生出了“易中天現象”,成就了“學術網紅”,聽他講三國,有些像聽田連元評書的感覺。易中天的語言很有特色,他用時尚語言來說歷史,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加上他的長沙普通話也一度被模仿,被稱為“易中天體”。
2007年,他以680萬元的版稅收入登陸“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三位,當了名人后,贊譽聲和質疑聲也如影隨形,他們認為,“易老師在講課中間的一些用詞不是很妥,甚至流于粗俗,比方說,劉表之死,你跟觀眾說見上帝去了,把諸葛亮想象成這樣的形象,有點貽笑大方……”
易中天反唇相譏,“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面對任何對象都這么說話,你說是刻意還是不刻意?”,“大眾傳媒的意思就是不說人話!”不管易中天有多少爭議,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當年最紅時,最賺錢時,他也不曾耽誤過學校第一節課,仍然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
2013年易中天出版了24卷《易中天中華史》這本書,爭議點在于書名起得太大了,一些網友認為,應該叫《中華史:易中天著》更為合適。易中天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說,“我是一個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2015年,易中天聲明已經退休,現隱居江南小鎮,潛心寫作。
于丹絕對是《百家講壇》最著名的女主講人,沒有之一。在《百家講壇》眾多主講人中,唯有易中天和于丹成為一種現象。1965年,于丹出生于北京,1982年考上北京聯合大學中文系,之后又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的文學碩士和影視學博士,1989年留校任教。
2006年,于丹在《百家講壇》僅用了七天就引發了“于丹現象”,于丹的口才非常好,講《論語》語調輕松,妙語佳句信手拈來,用華麗的語言解析國學。有人驚嘆于她對《論語》的另類講解,也有人認為她“華而不實,言之無物”,有點老子說的“美言不信”的味道。
但是不管怎么說,作為這個舞臺上少有的女學者,于丹確實一鳴驚人,她由一名北師大教師,突然爆紅全國。成名后的于丹一路高歌猛進,她所在的學校也把她從副教授升為了教授,社會兼職一度達到了60多個,出書、上節目、各地演講,她被媒體稱為“文化超女”、“學術明星”、“國學大師”,受到萬人追捧。
于丹也趁熱打鐵,接連出版六本解讀古代文化的著作,其中《于丹論語心得》國內累計銷量達到600余萬冊,2007年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于丹以1060萬元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二位,以40萬的收入差別僅次于郭敬明。
于丹最大的爭議事件有兩起,2009年4月,一篇名為于《丹倫敦街頭撒潑記》的帖子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發帖者為于丹在英國出席活動時的翻譯,翻譯稱于丹“為人傲慢、桀驁無力,素質低下”。
而三年后,也就是在2012年,在北大百年講堂又發生了“于丹被轟下講臺事件”,這給她的學術明星之路徹底畫上了句號,她逐漸在大眾視野里消失了,于丹的生活回到了原先的軌道,回歸教學和家庭。
2005年,劉心武受邀在《百家講壇》欄目主講《揭秘紅樓夢》系列節目,原定為36講,但至23講時遭致“紅學家”干預而停播,這在百家講壇歷史上也是唯一一次。2007年起繼續主講《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及《紅樓夢80回后真故事》系列節目。
劉心武,1942年生人,做過15年的中學教師,也做過《十月》的編輯和《人民文學》的主編,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視為“傷痕文學”開山之作,他的長篇小說《鐘鼓樓》曾獲得矛盾文學獎。除了他的作家身份,引發關注的就是他的“紅學研究者”的身份。
90年代后,劉心武開始研究紅樓夢長達10余年,而且從秦可卿這個人物入手,開創了紅學研究的一個新分支——“秦學”。他在《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紅樓夢》的系列講座,遭受一些“紅學家”的抵制。
劉心武表示,“目前的紅學研究之所以裹足不前,一潭死水,這與某些紅學家的“歷史隱疾”有關,一些紅學家有排斥異己的心理,唯恐他人的研究侵害自己的既得利益。紅學并不只屬于象牙塔里的那一小眾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林妹妹,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紅學觀點”
劉心武的紅學研究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現在劉心武已經80歲了,他仍然在寫作和讀書。兩年前,78歲的劉興武又出版了新長篇小說《郵輪碎片》,現在他回顧自己經歷的巔峰和深谷,好評和爭議,劉心武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我不過是在微笑著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