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王氏兄弟的娛樂圈幻滅史,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魄
曾經的華誼兄弟是何等的風光!
華誼兄弟最盛的時候,由于擁有娛樂圈眾多頭部資源,幾乎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是他旗下的藝人。
我們看的很多電影,出品方都寫著:華誼兄弟。
有網友感慨說:“有一段時間,我以為娛樂圈只有一家大公司,就是華誼?!?/p>
守著這樣一家大公司,王氏兄弟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曾經的王中軍和王中磊揮金如土到什么程度?
2005年,王中軍花418萬買下陳逸飛的《娟娟》,并為此沾沾自喜,覺得“撿了個大便宜”。
梵高生前的最后畫作《雛菊與罌粟花》,王中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大手一揮拿出3.775億元收入囊中。
畢加索的真跡《盤發髻女子坐像》,王中軍豪擲2.01億元……
北京著名的建筑松美術館,主人正是王中軍。美術館內,有無數王中軍從世界各地高價買來的藏品。
娛樂圈很多女明星的名場面,王中磊就是其中的男主角。
王中磊的女兒出國留學,從小出入各種高端場所,出入皆是豪車,優越感爆棚。
所以稱分了手的男朋友“生來就沒這好運氣”。
諷刺和自己搶男人的女人是“農民”。
不過,華誼以及王氏兄弟的那些輝煌已經成為了過往。
隨著娛樂圈和資本圈的風云變幻,王氏兄弟如今面臨巨額債務,慘到被銀行逼債?,F在的他們,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世態炎涼和無常。
01
王中軍和王中磊,兩人出生在北京,標準的京圈大院子弟。
1994年,從國外鍍了一層金回來的王中磊,拿著“勤工儉學”賺來的10萬美金,和弟弟兩人一拍即合,辦了一家廣告公司。
就這樣,一家名叫華誼兄弟的廣告公司就這樣成立了。
短短3年時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廣告公司,服務的對象竟然有中國銀行、中石化等這樣的大客戶,讓人不由得震驚。
能拿下這些公司,可見王氏兄弟背后的資源和人脈不可小覷。
在王氏兄弟還在廣告界混的時候,馮小剛在影視圈已經聲名鵲起。
彼時的他不僅是爆款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還跑去美國拍了一部《北京人在紐約》,馮小剛在導演上的才華初見端倪。
1997年,馮小剛拍了國內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
在地鐵上的王中磊,當看到地鐵上張貼的《甲方乙方》的海報時,對馮小剛心生崇拜之情。
此外,他還暗暗做了一個決定:找馮小剛一起合作拍電影。
這個決定得到了弟弟王中磊的支持,兩人暗暗謀劃如何說服馮小剛。
經過一番商量,覺得能打動馮小剛的只有錢了。
那時候,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雖然獲得了高達3千萬的高票房,但是馮小剛也只是國有企業紫禁城影業的打工仔,票房多少和他關系不大,因為他只是拿一個死工資。
所以兄弟兩人找到馮小剛后,直接跟他講,給他一年400萬薪資,此外還有股份分紅。
這邊剛聊完,馮小剛轉身就去了紫禁城影業高軍的辦公室,并向高軍表忠心,稱只要紫禁城影業給他一年200萬,他這輩子就在這里干了。
誰知道高軍在馮小剛說完后,便讓他直接去投奔王氏兄弟。
高軍不是不想留馮小剛,而是他無法滿足馮小剛的條件。
最終,在金錢的誘惑下,馮小剛投奔了王中軍。
高軍曾這樣形容馮小剛和王中軍的關系:“他們是利字相連,走到一起的。”
就這樣,利益牽扯之下,王中軍、王中磊、馮小剛所組成的華誼鐵三角成立了。
02
有了馮小剛的加入,華誼兄弟很快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1998年,華誼兄弟拿錢出來投資拍攝電影《沒完沒了》。沒想到電影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并斬獲5000萬票房。
《沒完沒了》的成功,讓華誼兄弟對電影投資信心大增,于是更舍得往里面砸錢。
也是這一年,華誼兄弟事業遍地開花,投資的電影《大腕》《天地英雄》等大賣,讓他們大賺特賺,也開啟了屬于華誼和馮小剛的電影時代。
可以說,這些年馮小剛成為了華誼的一張“王牌”。
下面是這些年馮小剛為華誼所做的貢獻:
2001年,《大腕》票房4300萬,在當年內地票房的第二名;
2003年,《手機》票房5600萬,是當年內地的票房冠軍;
2004年,《天下無賊》狂攬票房1.2億;
2006年,《夜宴》票房1.3億;
2007年,《集結號》票房2.6億;
2009年,《非誠勿擾》票房高達3.25億;
2010年,《唐山大地震》票房6.65億;
同年《非誠勿擾2》票房超過4.2億元……
可以說華誼和馮小剛很懂得市場,更懂得觀眾。
這些年,馮小剛在電影上的成功,為華誼奠定了在影視圈的娛樂霸主地位。
所以,連王中磊在公眾場合也要忍不住說上一句:“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
華誼兄弟的輝煌,當年和王長田所創辦的光線傳媒兩家獨大,壓得其他影視公司只能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風光無限的華誼,自然是“酒深不怕巷子深”。他的名氣和手中握著的資源,快速吸引了諸如黃曉明、周迅、鄧超等明星前來簽約。
風頭正盛的時候,娛樂圈第一經紀人王京花,帶著“雙冰”李冰冰、范冰冰,以及陳道明、任泉、胡軍等明星加入。
2009年,華誼上市,李冰冰、黃曉明、鄧超等,直接買入華誼的股票,讓他們身價大漲,輕輕松松就有成千上億的銀子進賬。
所以,華誼加速了娛樂圈的資本化。
這讓身處娛樂圈這個名利場的各路明星,越來越浮躁。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那時候,華誼還帶頭弄了一個趙薇、章子怡、周迅、徐靜蕾、范冰冰、李冰冰所組成的“四旦雙冰”。
她們為了爭搶資源進行著各種炒作,緋聞也是滿天飛,上演“恩怨情仇”。
黑紅也是紅,只要能出名就行。
華誼最巔峰的時候,手頭上有上百位明星的經紀合約,他們的命運和前程全掌握在華誼手中。
只要華誼想推誰,給資源誰,就能夠讓誰紅。
于是,各路明星為了討好老板,也是各出奇招。
袁立這么剛的女明星,就曾在社交平臺承認,為了討老板喜歡,還花錢購買過某件藝術品。
而王中磊,更是和女明星頻頻傳出緋聞。
華誼時代,雖然給大家奉獻了不少好看的電影,養活了一大批電影人,讓內地娛樂圈快速發展。
但與此同時,也讓娛樂圈更加混亂,更烏煙瘴氣。
03
雖然華誼表面風光,但不能忽視他的經營管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對于華誼而言,當年經營的主要模式就是“大導演+廣告”。
華誼不是不知道這樣的模式有很多的風險。
因為馮小剛不是常勝將軍,他也有失手的時候。
更大的風險是,只要馮小剛有二心,華誼將馬上陷入困局。
所以,有一段時間,華誼還在內部搞了一個以導演為主的考核制度。
這個考核制度就是定期末位淘汰,想以此選出最能為公司賺錢的新生代導演。
只是,效果不大。
多年來,馮小剛仍然是華誼最能拿得出手的導演。
另外,當年華誼還高度依賴王京花的藝人經紀。
這些都讓華誼在發展的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2005年,華誼經歷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機。
這一年,王京花帶著陳道明、關之琳、夏雨、梁家輝、劉嘉玲、楊紫瓊、袁詠儀、吳君如等一眾大咖明星出走華誼,并去了對手橙天娛樂那里。
對于高度依賴明星的娛樂公司來說,這意味著華誼只剩下了一個空殼。
屋漏偏逢連夜雨,馮小剛成立了自己的娛樂公司東陽美拉公司。
為了挽回馮小剛,盡管這家公司資產為負,華誼還是拿出10億進行購買。
為此,華誼和馮小剛簽下對賭協議。
對賭內容是:2016-2020年,東陽美拉每年凈利潤最低不低于1億,若失敗,需要補償華誼兄弟1.68億元。
彼時,大量的熱錢開始涌入影視行業。華誼和馮小剛抓住機遇,讓華誼不斷創造佳績。
2015年,華誼的市值一度高達900多億,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影視公司。
離王中磊千億市值的夢想,已經很接近。
此后,華誼更熱衷于這種對賭游戲。
2015年,華誼又把目光對準了浩瀚影視。
此時浩瀚影視的藝人有楊穎、陳赫、鄭愷、馮紹峰、李晨等。
華誼財大氣粗地拿出7.56億購買浩瀚影視70%的股權,并要求對方2015年的凈利潤需要達到9000萬,此后4年每年利潤上浮15%。
此外,華誼還把目光投向了電視行業,并高價收購張國立的公司。
和之前一樣,華誼和張國立也玩起了對賭。
所以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為了完成合約,不斷穿梭于各大片場中,熬夜拍戲,為華誼打工。
在這些對賭協議中,明星們被華誼弄得苦不堪言。
說白了,對賭協議就是資本家和明星玩的金錢游戲。但這樣的游戲,顯然對資本家更加有利。
對賭協議對華誼這樣的資方來說,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對方贏了,那相對應的華誼購買的股份價值直線上漲。對方完不成,也只好自掏腰包來買回股份。
正是在這種瘋狂的對賭游戲下,很多明星為了完成合約,不管什么戲,先接了再說。
于是娛樂圈爛劇頻出,最后苦的是觀眾。
回到華誼和馮小剛的對賭中,在對賭協議執行的5年內,馮小剛分別拍攝了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芳華》、《手機2》、《只有蕓知道》,電視《北轍南轅》。
在這些電影中,只有《我不是潘金蓮》、《芳華》賺錢了。
《北轍南轅》不久前開播,但顯然觀眾嘲諷聲一片,并不買單。
毫無疑問,馮小剛這次對賭輸了,為此賠給華誼1.68億。
雖然在對賭協議中,華誼贏多輸少。但這種運作明星資本,而不是和他們進行深度合作,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華誼估計做夢也想不到,慣會做資本游戲的他們,有一天也會被資本反噬。
04
2016年,華誼的財報顯示業績下滑,已經出現了敗相。
沒想到,華誼還沒喘口氣,就遭遇了滑鐵盧。
2018年,崔永元質疑馮小剛、范冰冰使用“陰陽合同”,華誼被查賬,給了華誼重重的一擊。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娛樂圈,華誼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
從這一年開始,華誼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巨虧9.09億。
2019年,本來想仗著《只有蕓知道》打一個翻身仗,但是沒想到,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還不到兩億。
馮小剛發文感慨:“英雄老矣”。
并且,馮小剛還回憶起當年《天下無賊》時的輝煌和豪情萬丈。
面對虧損,王中軍宣布回到一線加強對電影業務的管控。
這一年,華誼虧損4.41億。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全球影視業受到重創。雖然《八佰》獲得了31億的票房,但是對于資金鏈斷裂的華誼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難以填補已經裂開的大窟窿。
2020年,華誼虧損高達10.48億。
目前為止,華誼負債十幾億,被強制執行的有3億元。
而華誼的市值,也由當初的最高峰的900多億,只剩下100多億。股價從32塊多,跌倒如今不到4塊。不客氣講,華誼已經被資本拋棄。
如今的王中軍為了還債,賣房、賣收藏品,還向身邊的朋友求助。
王中軍說:“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賣?!?/p>
語氣中有無奈,有心酸。
曾經的娛樂帝國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不免讓人唏噓。
只是人只有在經歷低谷的時候,才會回過頭來反思自己曾經的種種作為。
今天的華誼還能不能度過此次難關,并重回往日的輝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