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在哪都會發光,但如果德行不到位,離開了平臺的熱捧,終究不會走得太遠。
在娛樂圈內,就有這樣一群明星,明明靠平臺發家,卻偏偏把自己當成大樹,結果離開了平臺,尷尬得一無是處。
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的自身修煉本來就不足,還不懂得努力,去彌補自己。
今天,皮妹給大家盤點6位“錯把平臺當本事”的明星,看看他們有過怎樣的不堪過往。
第一位:小沈陽
小沈陽在成名之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窮小伙子,但遇上了趙本山后,他的人生就發生了質的改變。
如果說他是一匹千里馬,那么老趙就是他的伯樂,沒有老趙的扶持,他也不可能從烏鴉變成鳳凰。
小沈陽原名沈鶴,年幼時家里窮得叮當響,吃不飽飯是常事,餃子和香噴噴的大米,只能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嘗嘗鮮。
東北人都愛唱二人轉,尤其是在農村,村里人沒事的時候,都能吼上兩句,耳濡目染下,小沈陽也愛上了唱這個。
長大后,因為不好好學習,小沈陽只能靠學藝謀生活,但又因為表演不到位,時常被觀眾轟下臺,甚至遭到謾罵。
后來他遇到了歌手王雪,在王雪的引薦下,小沈陽認識到了趙本山,隨后就開啟了自己的輝煌生涯。
有了老趙這個強大的平臺,小沈陽的發揮空間就多了,老趙看他能說會唱的,很快就得到了重用。
2008年春節晚會,老趙帶著他表演了一個小品《我要當明星》,但因為內容與春晚主題不符,被刷了下來。
次年,老趙又一次帶著他來到了春晚,這次他和丫蛋成功地拿到了春晚的入場券,憑借小品《不差錢》,一炮走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可名氣有了,心態也開始飄了,具體表現有三:
第一個,不把師傅放在眼里。
成名后的小沈陽,看誰都是不服氣,一股子天下老子我最大的牛氣勁,走到哪里都是趾高氣昂的。
老趙看不過去,就提醒他,要保持低調的態勢,穩扎穩打,一腳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因為他太火,老趙也考慮到了演出報酬的問題,那么多徒弟中,也就小沈陽可以拿到60%,但即便這樣,他依然不服氣。
以至于后來,老趙說:“我自己的舞臺演出,都不敢用他了,因為怕賴上他。”
老趙的意思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用不起了。
第二個,為了撈金,不顧一切。
走紅后的小沈陽,并沒有在小品的道路上深耕下去,而是選擇了做演員。
他不是科班出身,雖然看起來很搞笑,但就他演戲來講,那不是搞笑,而是低俗滑稽。
這種東西觀眾看個一兩次還可以,但看得多了,就會厭煩了,甚至會吐。
在節目《我就是演員》上,章子怡直接反問小沈陽:為什么不去演小品?
小沈陽磨磨唧唧,閃爍其詞,答非所問,就是不老實地回答,為了撈金。
因為拍電影太能撈金了,連楊穎那樣的演技就嫌棄8000萬的片酬低,小沈陽正紅之時,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么好的撈金時機了。
最終,爛片是一部接著一部,還被網友們冠以“爛片王”的稱號,實在是尷尬。
但爛片歸爛片,金子還是撈到手里,那幾年賺得盆滿缽滿,別墅、豪車都有了。
第三個,不思進取,仍停留在過去。
如果你是小沈陽的粉絲,你會發現,那幾年他的演出,不是唱一些老歌,就是消費他的過去。
這種東西聽得多了,觀眾也就煩了,對他自然也就沒興趣了。
離開了老趙后,他的資源急劇下降,一天不如一天,最終消失匿跡,沒了人氣。
就連他玩視頻直播也沒人看了,粉絲接連不斷地往下掉,實在是可悲。
第二位:謝娜
謝娜在“快本”的舞臺上“瘋癲傻笑”了二十多年,但具體笑的啥,還真是說不上個所以然來。
她的風格的確別具一格,也的確給觀眾帶來了不少的快樂,但也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沒內涵,沒文化。
在某乎上,有兩個關于謝娜的問題比較熱門。
第一個,如何客觀地評價謝娜?結果該問題被瀏覽了9400萬次,其中點贊最多的一個回答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都十幾年了,還沒弄明白她到底笑什么。
第二個,謝娜為什么這么招人討厭?該問題更是絕了,被瀏覽了5.5億次,得到了2.5萬個回答,并且每個回答還都不一樣。
謝娜之所以有如此表現,如此火爆,具體原因有四:
其一,她不是一個很正常的主持人,搞笑不分場合。
比如她和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康輝在一起主持節目,當康輝談到主持新聞聯播遇到突發狀況時,很認真地說道:
“哪怕是提詞器壞了,你也要當成沒有發生過。”
可站在一旁的謝娜卻插科打諢地說道:“就是編?就是演?”
康輝聽后,立馬黑臉了,并很嚴肅地對她說:“我發現,我跟她沒辦法正常溝通。”
其二,主持搶話,不尊重人。
娜姐在主持的過程中搶話,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她的貴人何炅,她也經常搶話不斷。
比如在一次大型直播現場,汪涵正在講話,一旁的娜姐就按捺不住自己了,不停地插話,打趣。
即便何炅用胳膊肘不停地提示她,她依然自說自嗨地搶個不停,出盡了風頭。
還有一次,何炅和連線觀眾正在互動,娜姐自以為很有氣氛的拍手喊著:“結婚,結婚,結…”
搞得何老師很煩躁,頓時就上演了“眼神殺”,娜姐這才安靜了下來。
如此種種,娜姐的迷之操作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其三,傲慢無禮,常拿別人的短處開玩笑。
有一次,《快樂大本營》上,有一個男嘉賓跳舞,可能是有一段時間沒有練習了,導致跳得沒有那么好。
這個時候,謝娜直接挑別人的刺兒,然后哈哈哈哈哈,以挑別人的刺兒,作為笑點。
還有一次,謝娜當著男嘉賓和全國觀眾的面說,吳昕內衣泡黃了,也不洗,吳昕當時臉就紅了。
用別人的短處或隱私來做搞笑點,實在是太損了。
其四,不聽人勸,停滯不前。
黃磊曾在《向往的生活》中一句話道破謝娜的短處,但謝娜不但不去虛心接受,還找不完的理由和借口。
黃磊很坦誠地說道:謝娜的人生應該多一些厚度,人生太淺薄。
黃老師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她能夠多一些閱歷,多一些成長,爭取做個更好的自己。
結果謝娜不但不領情,還在眾人和鏡頭面前賣起了慘,并反駁道:我哪里淺薄啦?我來自一個普通家庭,是我的錯嗎?
如今人到中年的謝娜,雖然有著“主持一姐”的稱號,但這個稱號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何炅幫她拿到的。
而看了她對待問題的態度,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真不虧。
第三位:小S
小S和謝娜不同,謝娜靠瘋癲來達到搞笑的效果,而小S靠的卻是麻辣的話題和話題上的百無禁忌。
她思想開放,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能夠做到葷素不忌,不管面對什么樣的男女明星,小S都能麻辣到底,令對方招架不住。
在她的節目上,她特別喜歡講內涵段子,很八卦,還喜歡吃帥哥的豆腐,因為這些,小S很受一部分歡迎。
她主持“康熙”整整12年,把平臺當成是自己的家,只要有家在,小S就能在圈內保持一定的熱度,從而不會掉光自己的人氣。
然而“康熙”沒了,平臺沒了,小S的好日子也就走到頭了,畢竟她的本領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厲害。
她之所以能在節目中如此“放肆”,毫無忌憚,那是因為她背后有個蔡康永在幫襯著她,每當她在節目中“胡說八道”時,老蔡總能把話題引到點子上,讓這個節目有看頭,有嚼頭。
如今離開了康熙,離開了蔡康永,輪到小S自己主持節目時,她身上的缺陷就徹底地暴露了出來。
比如她獨挑大梁主持《姐姐好餓》,風格很像“康熙”,但又不敢大膽去發揮,結果不倫不類,鎩羽而歸。
隨后她不思進取,照搬老路,又相繼主持了新節目《熙娣想聊》和《小姐不熙娣》,可看過節目的觀眾都說:“小S真的一點沒變。”
她的風格,老舊俗套,都幾個孩子的媽了,還裝嫩秀身材,見到帥哥就揩油,很多話題千篇一律,玩爛梗,開惡俗玩笑,一點都不高級。
就連小S自己都哭訴著說:“每一年都好累,做的事情一直在重復,吃男生豆腐什么的,觀眾應該都看膩了。”
由此可見,這姐姐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但苦于能力有限,也只能慢慢地被時代所淘汰掉了。
第四位:涂磊
涂磊是情感領域的大咖,聽他講情感故事,能把你感動得不停地掉眼淚。
靠著“情感”這張王牌,涂磊很快就成了業內大咖,名和利雙豐收。
而在此之前,窮得叮當響,靠吃方便面維持生活,直到他看到一張廣播電臺的招聘廣告,這才有了出頭之日。
他的嘴很厲害,在節目中有“毒舌”著稱,和金星的嘴皮子不分上下,但人家金星心態好,不飄。
而涂磊就不行了,靠著情感類的節目爆紅以后,他的一些做法就開始遭到很多網友的非議。
他比較有名的爭議點,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個,他有借機上位之嫌。
比如在2010年,他在節目《嘎嘣爆米花》中,炮轟韓寒是“瘋狗”,隨后又炮轟網絡紅人鳳姐為精神病患者。
靠著這樣的熱度,涂磊很快就在圈子里成了香餑餑,成為各大節目爭搶的對象。
第二個,大道理講得多了,有裝“圣人“之嫌。
他曾在節目上直接罵哭嘉賓,并訓斥人家沒有教養,看得觀眾直呼過癮。
不僅如此,他還常常用手指指著人家的說話,并長篇闊論地大談教養。
這類話說得多了,網友們也聽煩了,涂磊自然也就不招人待見了。
第三個,欺弱怕硬,不尊重人。
在一次求職節目上,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上臺求職,結果涂磊卻以蔑視的姿態和大叔交流。
你看看這哥們的表現,手往兜里一插,說話不痛不癢的,甚至節目中對大叔勾肩搭背的,一點也不尊重人家。
不僅如此,他還說一些反語,譏諷人家大叔沒有自知之明。
節目到最后,這哥哥用起了情感類節目中的那一套,開始教育起來大叔了,并讓大叔給自己留點體面。
最終,搞得大叔顏面掃地,恨不得趕緊找個窟窿鉆進去。
第四個,公眾形象太差,并且還喜歡編理由為自己開脫。
看看這老哥坐飛機,走路這姿態,還有坐相,和名人兩字還真不沾邊。
犯錯了好好改正,依然是好同志,但你看看這哥們的長篇大論,哪像是在承認錯誤。
就連央視的主持人就看不下去了,直接點名道姓地懟了回去。
如今涂磊離開了平臺,玩起了短視頻,走起了網紅的路線,看起來柔和多了。
第五位:曹云金
曹云金離開郭德綱完全是因為利益分配問題,他是老郭最看好的徒弟,結果卻是背叛老郭最狠的一個。
在沒有離開德云社之前,曹云金在隊里是說一不二的,除了老郭能夠管得住他,其他人還都不好使。
就連老郭的兒子郭麒麟,他也從來都不放在眼里。
但即便這樣,老郭依然謙讓著他,誰讓這哥們在說相聲上的確有才華呢。
德云社在還沒火起來之前,曹云金是很聽話的,畢竟彼時的他還沒有大火。
但德云社火了之后,老郭為了捧紅他,給他開專場,拍電視劇,上春晚等,從來就沒有落下過他。
那時的岳云鵬還是他的小跟班,根本就輪不到他在隊里說話,說句不好聽的,就沒有他說話的份。
但自從他大鬧了老郭生日宴之后,他就徹底地和老郭決裂了,并發誓一輩子不再回德云社,要是回來了就是傻叉。
離開老郭的平臺后,曹云金也效仿老郭,創辦了聽云軒,從此開始單飛。
剛開始,這哥們混得還算不錯,演出不停,并且還連著幾年上了春晚,賺得盆滿缽滿不說,名氣也是夠大的。
之后,這老哥就開始飄了,相聲也不說了,轉拍影視劇去了,身邊的女人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地換,過得很是愜意。
最終,聽云軒倒閉了,他也跟著糊了,如今的他離開了老郭,干起了網紅的行業。
一個具有天才素養的相聲演員就這樣沉淪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第六位:蘇芒
蘇芒在離開芭莎之前,她是風光無限,圈子里的女星們,沒有一個不和她是閨蜜的。
要知道她可是時尚界的女魔頭,女星們攀上她就意味著能夠隨意地登上時尚雜志,引領時尚潮流。
那時的蘇芒,要風有風,要雨有雨,每次和明星站在一起拍照,她都是穩穩地站在C位,從來就沒有換過位置。
一線大咖章子怡更是和她情如姐妹,經常在一起玩耍拍照,就連老大姐劉嘉玲也得讓她三分。
但是她離開平臺之后,蘇芒就徹底地涼了,沒人在在乎她的感受,也沒有人在和她一起拍照嘮嗑了。
這其中章子怡的表現最為明顯,兩人曾經情同姐妹,但之后,章子怡在曬照的時候,直接剪掉了她。
人走茶涼的滋味,在蘇芒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只能說娛樂圈太現實了。
如今的蘇芒在娛樂圈幾乎沒了蹤影,而她曾經的那些好伙伴們,也都離她而去,成了路人。
我們身在江湖,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選擇大于努力,平臺決定未來”。
楊絳先生也說:“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功利性的世界,當你背靠平臺,手握資源,總有人向你靠近,百般示好,極盡所能,讓你深感自己能力卓而不凡。
而事實上,被眾人虛幻的泡沫捧上神壇,最終會斷崖式下跌,摔的不輕。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只有不斷地認清自己,找準定位,躬身入局,深耕領域,才是王者之道。
可千萬不要錯把平臺當本事,認為離開了平臺,自己照樣可以另起爐灶,搭臺唱戲,殊不知這樣做是最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