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刊|總第2887期
“現在的網絡電影市場,劃水肯定是行不通了,因為創作者要直面市場的考驗。”面對2022年發生變革的網絡電影生態,一位創作者發出如此感慨。
自今年1月以來,各大視頻平臺就開始發布一系列有關降本增效的舉措。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明確提出“四個放棄”,即:“放棄單純迎合向的內容,放棄懸浮向的內容,放棄明顯賠錢的內容,放棄沒有創新的內容。”
按照“四個放棄”的標準,除去“放棄明顯賠錢的內容”這一條,不少網絡電影基本踩中了其它三條。這表明,平臺要對網絡電影精挑細選了。
本周,愛奇藝發布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愛奇藝一季度總營收73億元,凈利潤1.69億元。這是愛奇藝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可見,愛奇藝降本增效的目標,已經初步實現。不止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平臺也在調整對網絡電影的投入和扶持策略。
據云合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網上線的網絡電影約99部。對比2021年同期,僅愛優騰三家平臺上線的網絡電影就有160部。
2022年,平臺調整了網絡電影的制作門檻和收益模式。對于網絡電影的制作公司、主創而言,這是行業轉折之年。
身處行業之內的導演、編劇、制片人,他們面對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又有怎樣的感觸?
帶著疑問,我們和多位業內人士就當下的市場環境進行暢聊,聽聽他們如何看待行業的變化與發展。
時代之變:曾經賺快錢,現在也內卷
2014年,愛奇藝提出了“網絡大電影”的概念,簡稱“網大”,專指為視頻平臺打造的電影。
當時一部名為《道士出山》以不到100萬元的成本,獲得了超過2000萬元分賬收入。
看到有暴利可圖,網絡電影很快就進入了野蠻生長時期。當時,很多拍攝廣告和微電影的公司入局,他們擅長“短平快”的拍攝手法。網絡電影的產量直線提升,但影片質量卻參差不齊。
2016年全網上線的網絡電影高達2463部,是歷年來上線數量的最高紀錄。如此多的作品上線,影片質量自然是良莠不齊。當時的很多網絡電影都游走在尺度邊緣,以各種打擦邊球的手法來吸引眼球。
2017年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的審查標準統一。從這一年開始,網絡電影的審核門檻提升,很多劣質的作品被擋在平臺門外。
自此,網絡電影的上線數量開始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1892部,一路下降到2021年的551部。
產量的銳減,一方面因為平臺開始提高質量門檻,另一方面也是受疫情影響。多方面因素疊加,使得網絡電影行業不得不開始減量提質。
從分賬收入來看,近三年來,的確出現了一批市場反響不錯的網絡電影。譬如《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奇門遁甲》,兩部電影的分賬收入都超過了5000萬元,直接抬高了網絡電影收入的天花板。
但是,網絡電影分賬收入距離1億元似乎還有很遠的距離。票房天花板低成本就上不去,制作也相對受限。
青年導演高先生曾經拍過一部網絡電影,目前他專攻院線電影。對于這部網絡電影的制作經過,他表示有點不堪回首,甚至都不愿提及片名。
高先生回憶道:“那是2019年,我作為新人導演,缺少機會,就接了一部網絡電影的導演工作。當時是制作公司和平臺合作,把一部奇幻小說改成網絡電影。小說前后的邏輯有問題,雖然在劇本階段修正了一部分,但當時給編劇創作的時間短,有些問題沒解決。拿到一部沒打磨好的劇本就開機,我需要在15天之內完成前期拍攝。趕工拍完,最后的電影質量就比較水。”
高先生的經歷并非個案,絕大部分網絡電影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劇本不扎實,拍攝需要趕進度,拍攝成本多數都在500~1000萬上下浮動。制作方只求盡快拍完、盡早上線。以這樣的態度來制作影片,作品連及格線都很難達到。
今年,各大平臺開始實行降本增效,網絡電影的制作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呢?
編劇阿冬近幾年一直在參與網絡電影劇本的創作,他之前的作品基本都實現了盈利。但是,從今年開始,他和公司都明顯感覺到創作壓力增大了。
阿冬說道:“網絡電影的生態環境已經完全改變了。回看2017年前后,那是掙快錢的時代。一個項目只要能蹭到熱點和IP,很容易就能拉來投資。現在肯定不行了,我們公司近期與平臺洽談的幾個項目都被叫停了。當下,各個平臺都傾向于扶持頭部網絡電影。投資不高、缺少明星,沒有爆款潛力的項目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
網絡電影成為頭部游戲,曾經可以以小博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阿冬表示:“現在我們公司也在順應市場變化,目前正在開發一部S級的網絡電影,制作規模可以對標院線電影。成本必然上升了,制作門檻就是提高了。無法跟著市場改變的公司,只會被淘汰。”
模式之變:單片付費有望打破天花板
曾經,網絡電影市場對于制作公司而言,是一片藍海。
各平臺主要是以“前6分鐘有效觀看”來進行分賬。會員進行了一次有效觀看之后,制作方即可獲得一次分賬。
這樣的分賬形式,就造成了網絡電影傾向于在前6分鐘大招頻出,各種場面、動作齊齊上陣。只要是能讓觀眾堅持過6分鐘,就是勝利。但是6分鐘之后,影片水準急速下滑。
愛奇藝平臺網絡電影分賬模式
今年4月初,愛奇藝推出“會員分賬有效時長×分賬單價”的新模式。新的分賬模式以會員觀看一部網絡電影的有效時長來計費,觀眾看1小時和1個半小時,制片方的收益是不同的。這個新模式,也有望杜絕很多網絡電影只有6分鐘精彩的弊端。
優酷目前的分賬模式是:有效觀影人次×內容定級單價。平臺在拿到一部網絡電影之后,會進行S級、A+級、A級、B級分類。作品上線之后,會員一次觀看超過6分鐘,計為一次有效觀影人次。
優酷平臺網絡電影分賬模式
騰訊當前的分賬模式:內容定級單價×有效觀影人次。這個模式和優酷大同小異,只是在價格和分級上略有不同。
騰訊平臺網絡電影分賬模式
對于今年開始的平臺分賬新模式,制片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輕刀快馬公司創始人、制片人魏君子表示:“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此前的網絡電影強調前6分鐘的一驚一乍,創作者要在前面下工夫。所以,平臺改變了分賬模式是好事。主創要改變創作思維,不僅要頭尾精彩,還要中間有爆點。”
魏君子還以他的一部作品來舉例,說道:“我制作的《東北警察故事》之前在愛奇藝上線,收益不錯。如果是按照新的分賬模式,收益還會更多。作為制片方而言,更有信心了。我正在籌備《東北警察故事2》,這就可以考慮加大投入。”
從分賬單價來看,愛奇藝在三家平臺中似乎不占優勢。為了吸引到更多具備號召力的網絡電影,愛奇藝還推出了“云影院首映”的合作模式。
在“云影院”上線的網絡電影,需要用戶單片付費,這就是業內常說的PVOD模式。在點播分賬期內,制作方可以自主定價,單價分為12/18/24/30元四個檔次。
進入“云影院”有更高一級的門檻,影片必須具備一定的制作量級和號召力。此前,馮紹峰主演的《青面修羅》就登陸了“云影院”,單片定價12元,會員半價6元。
對于“云影院”的合作模式,新片場創始人、制片人尹興良分析道:“在原有的分賬模式下,5000萬元就是網絡電影分賬票房的天花板了,因為當前各個平臺的會員增長已經停滯了。但是有了云影院這樣的新模式,單片付費就有可能突破這個天花板。從理論上來說,單片付費的收益要比純分賬模式要高。”
各個平臺新的分賬模式,宗旨都是希望提升網絡電影的質量。平臺從原來的 To B(面向企業)模式逐漸轉變為To C(面向用戶)模式,分賬收入直接和作品質量、用戶觀看時長掛鉤。一部網絡電影的質量越好,收入上升的空間就越大。
近一年多以來,網絡電影有《浴血無名川》《硬漢槍神》《東北告別天團》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面市。其中,《硬漢槍神》不僅獲得3358萬元的分賬收入,還在豆瓣獲得7.0的評分,這個分數在網絡電影中是拔尖的水平。
當前,在平臺降本增效的杠桿撬動之下,新的分賬模式已經對質量導向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如果對標Netflix、Apple tv+等國外流媒體推出的《羅馬》《健聽女孩》等獲得奧斯卡大獎的網絡電影,差距仍然很明顯。
即使對標國產院線電影,網絡電影的整體質量依然難以與之相提并論。
放眼未來,國產網絡電影在內容質量和投資規模上,還有很長的一段的發展之路要走。
【文/崔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