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慈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也曾有“小劉雪華”的封號,而她在八大《親愛的亞當》中再現淚功,導演廖士涵看了直夸:“哇!原來你這么會演!”認為曾沛慈能獲得金鐘獎的肯定,完全不意外。
廖士涵形容:“我真心覺得沛慈在拍哭戲,是一個非常厲害又專業的演員!”他表示拍戲時,常會有不同的角度都拍一次,希望演員也能從哪邊往下接著演,然而導演可能因為太投入,忘了喊卡,所以演員只能持續一直演下去,“沛慈在哭的時候,每次哭的點,譬如說右邊眼睛掉淚,她就是每個節點都是右邊眼睛掉淚,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專業又厲害的演出,而且又非常自然!”
曾沛慈透露演哭戲對她來說,都是盡量以角色當下的狀況、臺詞去把情緒演出來,聽到導演的描述,才更清楚了解到她當時呈現的演出方式,“因為后來拍攝時,就沒有特別去看回放,我怕想太多,表演就不夠由衷跟真實。”
曾沛慈分享哭戲最難的是要哭得剛剛好,“因為有時候我們為了要把深層的情緒逼出來,會把一些人生曾經歷難過的事情拿出來聯想。或者是很難過但眼淚卻出不來,就要用一些技巧方法,可是我覺得鏡頭上,是很赤裸的!”
曾沛慈覺得哭戲不是只有哭,“面對不同的事情,哭的程度絕對不一樣,甚至哭的情緒也不一樣。”可能有生氣的哭,可能有開心到哭,所以她認為哭戲最難的是:“需要誠實的剛剛好!把心里面很真實的狀況,反映在的表演上。”
此外,胡宇威為“親”劇克服多年來的潛水心魔,劇中他接受堂哥張勛杰的邀約一同前去潛水,卻誤入心機布局,讓他陷入生死一線的困境。拍攝當下,胡宇威的腳傷尚未完全復原,他坦言進入海里之前,的確內心也有許多忐忑不安,但看到水底攝影陸續就位,劇組準備周全,教練也在旁給予強大的安全感,讓他能很放心的完成這場戲,即使一開始因腳傷穿蛙鞋在海中移動有點不順暢,但很快調整好適應海水里的環境,也感謝透過這場戲,讓他從多年的恐懼,轉變為喜歡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