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地記得,2018年春節之前,我之前在江蘇經濟臺做主持人時的一位老同事文馨給我來了個電話。除了節日問候之外,她還問了我一個問題:好哥,你現在在做什么?想不想做自媒體?
我當時正在做網店,也算風生水起。三年時間就要做到皇冠了。但做網店,累是一方面,天天忙著安排人制作產品(我們當時是做永生花)、打包發貨、與買家溝通、與快遞小哥協調,忙得焦頭爛額。其實這些都沒什么。因為忙基本上是我的常態。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處于奮進狀態。最關鍵的是,不自由。這讓我感到很受束縛,渾身感覺不自在。
因為我這個人,特別喜歡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的人生目標。所以每年不出去走走看看,就總會感到若有所失、悶悶不樂。
可是做網店的時候,每天都有那么多訂單,尤其是到了情人節、七夕節、母親節……更是應接不暇,接單接到爆炸。而我這個人,有一個至今都無法更改的毛病,那就是“強迫癥”。不能允許產品有任何瑕疵出現。所以每個發出去的花禮,都必須經過我的過目和檢查。這也是我們做網店幾年,好評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但這樣一來,各位就知道我會有多累了。
這個世界上,有“強迫癥”的人,是最累的。因為他們總是要求“完美”。因此對自己嚴格,對員工也一樣嚴厲。但似乎也只有這樣,我們制作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受到客戶的歡迎。
做網店的那幾年,其實我有很多地方想去,但最終只去了一趟新疆。繞著天山跑了一圈,去了賽里木湖,去了伊犁、去了喀拉峻、去了巴音布魯克、去了吐魯番。看到了雪山、看到了草原、看到了沙漠、看到了戈壁灘。我感覺自己就像個孩子一樣,在遼闊的大地上自由奔跑,在湛藍的天空下放聲歌唱。
那種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無拘無束的奔放感實在太好了。
哦,對了,我屬馬。出生于1966年。似乎屬馬的人,天生愛自由,不愿被任何世俗的東西所限制和束縛。
所以文馨問我的時候,我早已對做網店心生退意。我大概從2017年年底,就已經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了。當時有電臺和電視臺向我發出邀請,讓我重新做回主持人,但被我回絕了。我更想做一份時間和空間都能由我自己把控的事情。恰在此時,我接到了文馨的電話。
文馨說,那你可以嘗試一下做自媒體。這份工作在哪兒都可以做,只要有臺筆記本電腦,你在家、在旅途中、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只要有網絡,你都可以順利完成。而且你在傳統媒體做了二十幾年的主持人,還是眾多雜志的簽約作者,文章還多次被《讀者》、《青年文摘》等轉載,所以對于自媒體,你有更多的優勢可利用。
文馨的話說得我熱血沸騰。
但同時我也有顧慮。那就是自媒體是年輕人的天下,我這個年過半百的“老家伙”,還可以嗎?
而且盡管我在傳統媒體做了二十多年,從新聞節目到娛樂類節目再到情感類節目都做過,但對于自媒體,我可真是個“小白”啊。我很怕做砸了,我的兒子和女兒,會認為“老爸老了,不行了”。
當老爸的,也是有尊嚴的好嗎?
但我這個人,還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啥都想試試。
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試你咋知道就不行呢?試了,你有50%的機會獲得成功,不試,就啥結果也得不到。
而且越是“很硬”的骨頭,我越要“啃一啃”。
文馨說,我現在手上有好幾個賬號,忙不過來,其中一個交給你最合適。
這個賬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DJ雅清”。
我記得我當時問文馨,我行嗎?
她說,沒有人比你更適合了。因為你有故事,有人生體會和感悟,還愛看電影,而這個賬號,就是跟電影有關的。
文馨這么一說,竟讓我有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感。
這個賬號做到現在,取得了一點小成績。真的要感謝文馨這位老朋友。
是她把我帶上了自媒體這條“船”。
結果一上來,就愛上了,并且很快就找到了“如魚得水”的感覺。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也很艱難。因為我真的是個“小白”啊。最初連賬號怎么打開都不知道,還是文馨通過視頻手把手教我才學會的。
當時我們其實是想做一個短視頻號。用文馨的話說,咱們出鏡、配音都不成問題。但因為我正在云南旅行,做視頻不方便,于是就嘗試著先做圖文吧。可是寫了幾篇之后,數據并不算太好,導致我“備受打擊”,對自己能不能從事這個行業,也產生了懷疑。
然而我知道,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堅持。懷疑、動搖,到最后只能一事無成。而只要堅持,也許就會有“撥開云霧見日出”的那一天。
可是該怎么堅持呢?我當時可真是一頭霧水啊。于是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哪怕一個粉絲也不漲,哪怕一分錢也不賺,我也要堅持做下來。咱要“不蒸饅頭爭口氣”不是嗎?
現在,回想起來,我這個人,才華有限,天資也不行,可能最大的優勢,就是“堅持”這兩個字吧。
而“堅持”二字,似乎成了我前半生最關鍵的一個詞語。
我出生于特殊年代。特殊的年代發生了許多特殊的事情。我的父親,在我3歲那年就“冤死”在“牛棚”,那時我不記事,他也沒留下任何照片。所以直到現在,我都無從知曉他的模樣。這事兒想起來我就雙目潮潤。我的母親在我5歲那年,帶著我的哥哥姐姐改嫁他鄉,唯獨把我留了下來。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覺到“被放棄”。我被安排到親戚家,寄人籬下。就跟個破包袱似的,被扔來扔去。而且挨打受罵是常態。最受不了的,就是沒有人會拿正眼看你。那時我的“堅持”就是“總有一天我會找到母親”,脫離虎口。那時我看了一部芭蕾舞劇電影叫《紅色娘子軍》。“打不死就跑”的吳清華成了我的人生榜樣。于是我就經常“逃跑”,逢人便問母親的下落。每回被捉回來都被捆在樹上慘遭毒打,但是還是改變不了我的“堅持”。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你心中最大的希望瞬間落空吧?14歲那年,我從一個鄉親那里,意外得知了母親早已去世兩年的消息。什么叫“晴天霹靂”?什么叫“萬箭穿心”?什么叫“萬念俱灰”?在那一刻,我都有了最為真切的體會。
當時,身邊幾乎所有人都說,這孩子,沒爹又沒媽,這輩子很難有出息了。我聽了,難服氣。于是我咬緊牙,什么辯駁的話也不說,只埋頭用功,發奮學習。我想,我應該拿出點東西,給所有人看,證明“老張家”的孩子,在沒有爹媽的情況下,也同樣可以“活出個人樣來”。這成為了我新的“堅持”。
我在17歲那年就徹底獨立了。這期間,在工廠當過工人,在歌舞廳賣過唱,還跟一位老師傅學過京戲。業余時間我積極參加各種文娛活動,無論舞蹈、唱歌還是朗誦,幾乎每次都能拿獎。我記得當時重慶話劇團的老演員郭紅替老師特別喜歡我,經常叫我去她家里,教我臺詞和表演,還推薦我到劇組,去參加拍戲,過了一把當演員的癮。
當時重慶話劇團在我心里是特別神圣的地方,我特別想成為其中的演員。可是那時話劇市場已經很不景氣了。郭紅替老師就建議我可以走主持人這條道路。于是我在1988年參加了重慶電視臺舉辦的“主持人大賽”,拿了個二等獎。然后就順理成章地進入到了新成立的重慶經濟臺。
那時我的“堅持”就是要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在重慶經濟臺我播過早新聞,做過生活類節目。1995年進入重慶電臺,主持《音樂流行風》、《雙休娛樂圈》等節目,采訪了大量影視歌星。為日后從事自媒體行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998年我被安排主持《靜夜對您說》的夜間談話節目,意外地成為了全重慶收聽率最高的一位主持人。我清楚地記得1999年1月31日這一天,我通過節目號召全重慶的市民尋找輕生女孩安娜的情景。那一晚,仿佛所有的出租車都匯聚到了濱江路,太多的市民都加入到了尋人的隊伍,最終在凌晨一點多鐘,終于在一號橋濱江路口,尋找到了在電話亭邊徘徊不定的少女安娜。
這次節目讓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節目主持人所要擔當的社會責任感。也為我日后從事新聞工作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講真話,辦實事,傳播正能量”。
此后,我在江蘇經濟臺、北京交通臺、江蘇昆山臺都發過聲,主持過節目,從未忘記一個新聞人的職責和使命。直到現在,哪怕是做自媒體,我也同樣是以一個職業傳媒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所講的每句話、每件事,都一定要有事實根據。一些無憑無據的事情,哪怕流量再高,也堅決不說。同時,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是我自始至終一直堅持要做的事情。
我想,這大概也是那么多的朋友,一直都喜歡“DJ雅清”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我這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么不做,要么就竭盡全力將其做好”。我想,我既然答應了文馨,就不應該辜負人家的信任。所以,為了做好“DJ雅清”,我還真是吃了不少苦頭呢。
最初,我都不知道應該從哪個方面去入手。在和文馨進行了無數次溝通之后,才確定了主攻方向,那就是從自己最喜歡和最熟悉的領域入手。而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看電影和旅行。我最想做的事情呢,就是將過去的那些好作品,介紹給更多的好朋友。這件事,曾經很多人都做過,但大多都半途而廢了。而我就想“堅持”把它做下來。
為此,我夜以繼日地看書查資料,在旅途中也不斷翻看和學習別的自媒體人的方法和技巧。漸漸地,我發現,自媒體雖然也是傳播的一種方式,但和傳統媒體卻有著諸多不同。它更快捷,傳播形式更接地氣。而這些,都是我學習的重點。
而一個懂得不斷學習的人,總會有進步的。
我從最初一周勉強能寫出兩三篇,到成為“DJ雅清”這個賬號的最主要創作者,用了差不多兩個多月的時間。2018年4月,就寫出了第一篇閱讀量過百萬的作品。單篇粉絲就增長了好幾千個。
這使我信心倍增。同時也摸索出了自媒體創作的一些要點。其實自媒體和別的傳統媒體一樣,都是傳播有價值、有營養的東西。我經常會聽到一些自媒體創作者抱怨說,為啥我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流量呢?再一看他發的東西,根本沒價值,也沒營養嘛。有的就是一張照片,加一句話,用這等“投機取巧”的方式來騙流量,你當平臺“傻”還是你自己“心眼太多”?
其實做任何事,你要想做好,都沒有捷徑可走。
那些自以為“很聰明”的人,其實大多不牢靠。心眼太多,也許最初能嘗到點甜頭,但到最后,往往被耍的,就是在他自己。因為,他只有“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
后來,“DJ雅清”這個賬號做得有一些成績之后,引得眾多賬號紛紛搬運、抄襲、模仿和洗稿。文馨有一段時間,天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到各個平臺去舉報搬運工和抄襲者,屢戰屢勝。那些人做著“偷盜”的事情,騙取“不勞而獲”的收入,但最終都會成為平臺重點打擊的對象。大家一定要記住,“不勞而獲”從來都不會是正道,只有辛苦耕耘,才能收獲真正的豐收。
所以我們從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堅持做原創”,輸出知識、信息和思想。我們不做無價值、無營養的東西。
令我無比欣慰的是,因為“堅持”,所以我們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收獲了眾多回報。而做出這樣的成績,各位知道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嗎?
我和我們團隊的幾位伙伴,年齡最大的是50后,最小的是70后,沒有一個是80后,體力和精力肯定比不過年輕人。但我們這些人的特點,卻是認真、負責和敬業。而且我們都是“很傻”的人,從來都不懂得“抄近道”。一篇文章,從選題到搜集素材,再到成文,往往需要花費兩天時間,有的時候要三天。而制作一期視頻,所花的時間就更多。
我們中年齡最大的伍姐,出生于1956年,今年66歲,原本是位公交車售票員,因為愛好寫作,也喜歡電影,所以加入我們的團隊。別看伍姐年齡大,可那股認真勁兒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有時候寫文案,一寫就是好幾天,為了查找一個確切的資料,她會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所以盡管伍姐產量不高,但出爆文的幾率卻很大。像今年4月5日發布的60年代老電影中的8句經典臺詞50后們的共同記憶 童年時的快樂源泉這篇文章,閱讀量就達到了11萬,并且在老影迷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而文馨是70后,能熟練掌握和運用PS、PR等各種軟件,在圖片制作和視頻剪輯方面都有過人之處。很多小伙伴說我們的圖片和視頻很美,這主要歸功于文馨。她每天那么忙,但搜集資料和制作圖片卻是她雷打不動的事情。整整5年時間,她沒有哪天不是超過12點才入睡的。
我大概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成為“DJ雅清”的主要創作者。每天筆耕不止,從未間斷。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幾乎是常有的事兒。因為我這個人,一件事情沒完成,就無法進行第二件。有的時候我孩子們會給我提意見。說年齡大了,不需要那么“較勁”。我每次都點頭說好,可每次接到任務,還是會立刻進入一種“忘我”狀態。
我記得2018年5月3日這一天,我正在韓國首爾旅行,突然就接到文馨發來的消息,說王丹鳳老師于5月2日去世了。我當即趕回酒店,寫出了王丹鳳:從影迷到大明星!一生只與一人談戀愛,這人就是她丈夫!這篇文章。像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
2020年,平臺向“DJ雅清”這個賬號發出邀請,希望我們可以制作視頻。于是文馨問我可不可以配音?我說完全沒問題。因為在此之前,我給一些平臺錄制過有聲書,添置了聲卡和話筒,所以這個工作,我在家就可以完成。因此從2020年6月,我們又推出了一系列短視頻。其中好多條播放量都超過了一百萬。
從2018年年初,我以業余身份進入自媒體行業,到現在成為全職創作者,我在這里尋找到了創作的快樂(因為寫的說的都是自己最有興趣的話題和故事),認識了眾多朋友,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我認為這是最適合我的工作。關鍵很自由,哪怕我在越南、泰國旅行,也沒間斷過供稿。而且文馨給的稿費也不菲,所以我很知足。后來,我讓女兒也加入到了創作團隊。現在,除了她讀大學的學費由我支持外,生活費全是自己的勞動所得。我認為這很好,對于孩子,我覺得最好的教育就是,告訴她正確的方法,然后讓她學會獨立。
如今,我們的團隊越來越壯大了。越來越多的50后、60后、70后加入了進來。誰說人老了就會落伍就跟不上形勢了呢?我們偏不信這個邪。我們這幫“老家伙”,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年輕人能干的事兒,我們也照樣能干。不僅能干,而且還能比很多年輕人干得更好。因為我們這代人,認真、有擔當,有責任感和進取心,而且從不怕吃苦。而這些,恰恰是現在的年輕人,最為缺乏的一種態度,和精神。
所以,如果有更多的朋友想加入我們這個歡樂的大家庭,歡迎大家私信我們。我們期待有更多追求夢想的朋友們的到來。讓我們在自媒體的時代,做乘風破浪的爺爺或奶奶,拿出年輕時的斗志和干勁,振奮精神,揚帆遠航。
本文系DJ雅清團隊原創作品,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