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號嘮嗑員
2021年3月23日,演員張少華因病去世,享年75歲。
張少華生前是一個非常謙遜、低調而又極其樸素的人。
她一生勤儉簡約,而且沒有任何明星架子,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區別。
她說:“就自己和老百姓區別開來,那就太不該了。”
除此之外,她一生兢兢業業演戲,活成了讓人敬佩的老戲骨。
如今,張少華已經去世一年之久,她的那些人生往事依舊讓人感慨萬千。
一、
張少華的童年生活很不幸福,因為家里非常清苦。
她家里孩子眾多,有9個孩子,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非常不容易。
她說:“母親總是讓孩子先吃,自己吃剩下的,沒有吃的就說不餓。”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張少華3歲那年,父親就因病去世了。
母親因為一個人照顧不了9個孩子,所以張少華就被送到了奶奶家生活。
跟著奶奶長大的張少華,經常會去看別人唱戲,豐富自己的童年生活。
張少華很喜歡聽戲,而且會跟著模仿練習唱戲,也很有表演天賦。
13歲那年,張少華開始學習唱戲,她的人生軌跡也開始發生了改變。
那時候,張少華學習唱戲的重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家里太窮。
她回憶說:“當時就是因為家里窮,需要給家里減輕負擔,才去考了評劇學校。沒想到就考上了。那年我13歲。”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張少華開始努力學習戲劇,希望能夠以此為生。
張少華學習了六年青衣,后來又學習了彩旦和老旦,戲劇功底非常深厚。
到了70年代,張少華進入了中國評劇院,成了一名評劇演員,掙錢幫助母親減輕負擔。
年輕時,張少華是一個有名的評劇演員,還和趙麗蓉同臺搭戲。
事業上有了起色后,張少華還遇見了愛情,結識了評劇院的演員張惠寶。
兩人的愛情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話,相守相伴了一輩子。
1982年,中國評劇院給張少華夫妻倆分配了一個40平米的房子,日子過得幸福平淡。
兢兢業業演了多年的評劇后,人到中年的張少華終于開始踏入了影視行業。
1993年,張少華出演了電視劇《武夷仙凡界》,開始踏足熒屏,迎來了事業的轉折。
至此之后,張少華憑借精湛的演技和敬業的態度,漸漸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
1998年,張少華在電視劇《龍堂》中飾演了妮子母親一角,開始成為了“母親專業戶”。
因為年紀原因,張少華開始在影視劇中出演母親和老太太的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宅門》中,張少華飾演了李香秀的母親馬立秋;
在《重案六組1》中飾演大曾的母親;
在《康熙微服私訪記3之食盒記》中飾馮媽;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2》中飾演了阮媒婆;
在《半路夫妻》中飾演了江大媽等等。
雖然出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張少華憑借精彩的演技,總能讓觀眾過目不忘。
除了經常飾演母親的角色,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張少華也開始飾演奶奶類的角色。
比如,在《陪你到世界的盡頭》中飾演了紀奶奶;
在《當婚姻走到盡頭》中飾演了皮奶奶;
在《無限生機》中飾演了貓奶奶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張少華還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演藝之路也越來越順。
二、
在張少華看來,踏踏實實演好戲就行,并不在乎自己有沒有名氣。
即便得獎,她也會保持一個非常平靜的心態,不會把榮譽看得太重。
“我這個老太太人情世故比較簡單,有戲就拍,其他的不管了。”
正因為對演戲保持著一種純粹的心態,才讓張少華成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
此后,張少華沒有停下腳步,相繼飾演了諸多經典角色。
在《武林外傳》中飾演了李大嘴的母親;
在《常回家看看》中飾演了母親秦金枝;
在《何處是我家》中飾演了茹素的母親等等。
到了2008年,演了一輩子戲的張少華,終于等來了一個重要的機會。
她出演了電視劇《我的丑娘》,在劇中飾演了“丑娘”一角。
張少華為了演好“丑娘”一角,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
“對于扮丑,我沒有任何顧慮。我年輕的時候也不漂亮。”
比如“丑娘”沿街乞討的戲,張少華提出直接到大街上拍攝,從而達到最真實的效果。
憑借真實、感人而精湛的演技,張少華飾演的“丑娘”才打動了無數觀眾,也讓這個角色成為了熒幕經典。
憑借“丑娘”一角,張少華開始走紅,成為了讓人敬佩的實力派老戲骨。
但成名后的張少華,依舊保持著不變的初心,不驕不躁地拍戲,平平靜靜的生活。
在張少華的生命中,除了找到了熱愛一生的事業,更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
張少華在評劇院工作時,和評劇院演員張惠寶相識相戀。
那時候,張惠寶特別欣賞和心疼張少華,所以對她非常照顧和關心。
時間久了,張少華被張惠寶的真誠與溫暖打動,兩人如愿走到了一起。
兩人相戀后不久,便很快結了婚,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結婚那年,張少華22歲,將自己的一生幸福托付了張惠寶。
結婚后,兩人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家三口的生活平淡幸福。
因為兩人一直忙于事業和演出,所以張少華將兒子交給了母親照顧,一直到14歲才回來一起生活。
所以,張少華缺失了兒子的童年成長,母子關系一直都特別的微妙。
她曾說:“我到現在和兒子的關系都沒達到特別的母子親情,而且還有一份客氣,”
1982年,張少華夫妻倆搬到了天橋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居住,這是評劇院分配的房子。
兒子14歲那年,回到了張少華身邊,她開始一邊拍戲,一邊照顧家庭。
三、
因為兒子從小不在自己身邊長大,又經常忙于拍戲,所以一直心存愧疚。
所以,不拍戲的時候,她會經常陪伴兒子,努力當一個稱職的好母親。
在張少華的心里,兒子就是她的一切,她愿意付出一切。
她曾說:“兒子只要能過好了,他不認我,我也愿意。”
其實,張少華的兒子雖然性格內向,但卻是一個非常懂事孝順的人。
成名后,張少華一直活得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日子過得樸素簡單,從不把自己當明星。
“我是誰呢,鐘鼓樓下凡夫俗子,大紅墻外的平民百姓,北京南城胡同里,帶著豆汁味的,有點任性的老太太。”
平常自己買菜、洗衣做飯、照顧孫女,而且生活非常節儉,這個良好的習慣一輩子沒有變過。
她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幾十塊錢的,甚至還自己縫舊衣服穿,活得樸實無華。
即便生活好了,她和丈夫依舊住在天橋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里,而且住了一輩子。
在她看來,日子夠住夠吃就行了。
雖然日子過得輕松簡單,但年紀越來越大的她,還是沒能躲過疾病的侵襲。
2010年,張少華就因病住院,一家人擔心不已。
從此之后,張少華經常因病去醫院治療,身體也變得越來越不好。
在張少華生病的日子里,兒子和兒媳一直盡心盡力照顧。
隨著時間久了,張惠寶覺得平常兒子、兒媳工作忙,所以很難分心照顧張少華。
為了體諒兒子和兒媳,張惠寶提出盡量自己照顧張少華,陪她看病住院。
張惠寶非常愛張少華,盡心盡力帶她看病,將其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以說,張少華嫁給了張惠寶,是她一生中最幸運、最正確的選擇。
不過,世事無常。
2021年3月,張少華因病再度住院,這一次她沒有得到命運的眷顧。
2021年3月23日,張少華最終因病去世,享年75歲。
張少華的離世,讓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
張惠寶因為悲傷過度,整天抑郁寡歡,失意了很長一段時間,也讓兒子、兒媳操碎了心。
張少華去世后,張惠寶一直住在天橋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里,不愿和兒子住在一起。
因為他覺得那間40多平米的屋子里,承載了他和張少華無數的美好回憶。
直到如今,張惠寶依舊無比思念離去的張少華,只可惜再也不能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