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能靜的兒子哈利又引起了網友熱議。
前幾天,哈利曬出了穿女裝的照片。
照片中的他穿著一件粉色的抹胸裙,化身“兔女郎”,并且還回應稱,“我穿女裝是要進行拍攝,不是因為興趣。”
圖源:@搜狐娛樂
看完照片,有網友紛紛喊話伊能靜:看看你兒子!
很多人都困惑,作為一個男孩,又女裝,又化妝,還拍這么奇怪的照片。如此不像男人的行為,伊能靜能接受?
實際上,相比規定男孩“只能這樣”、女孩“只能那樣”,我一直認為,獨特的靈魂值得被尊重。
哈利的“離經叛道”,并不是有病,也不是心理有問題。
相反,他不懼外界眼光,坦蕩做自己,恰恰來自于媽媽的支持。
有多少家長,愿意聽孩子說話?
其實,哈利的女裝并不是第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網絡上隨手搜一下,哈利穿女裝的關鍵詞和相關文章屢見不鮮。
圖源:網絡搜索
他在ins上分享的生活日常,因為“女裝”的新聞,還被不少媒體挖了出來,引發了廣泛關注。因輿論紛紛,哈利還因此將ins賬戶設置為私密用戶。
圖源:哈利ins
網上不少人,在看到哈利的女裝造型后,都會覺得不理解。還有人說,哈利這么做,簡直就是在丟爸媽的臉。
關于伊能靜教養孩子的問題,又一次被搬上了臺面。
媒體也曾報道稱,當初哈利將喜歡女裝的事實告訴家里人時,家中長輩,第一時間都是極力反對這個嗜好。
只有伊能靜,在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后,選擇坦然接受。
除了給予強烈的支持外,她還極力肯定孩子存在的價值。
輿論喧囂的時候,伊能靜沒有回應。反而是兒子哈利很貼心,怕影響了伊能靜的工作,還想關閉社交帳號,不給人評論。
圖源:伊能靜采訪
伊能靜卻回答:不用關閉!面對外界的許多批評,伊能靜反過來安慰兒子不要有心理負擔。“我會給他所有的自由。”
圖源:伊能靜采訪
面對自己職業方面的爭議,她也不在意:“我和他說,你不需要承擔,來自于父母職業上帶給你的任何東西。大不了,我就不做這個行業了,沒有什么比你更重要的。”
圖源:伊能靜采訪
除了對兒子穿衣的支持,伊能靜還表明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
“這件事不會影響到我,而且你還會讓更多人知道,自由有多可貴。
尊重別人、真正做自己,是非常非常珍貴的。
而父母能夠尊重孩子做自己,是更珍貴的。”
伊能靜的教育觀中,確實有著不少難得、跟很多家庭不同的“尊重”。所以,在哈利這件事上她所做出的支持,讓許多網友動容并且理解。
圖源:網友評論
眾所周知,伊能靜和庾澄慶離婚后,哈利并不是她來撫養。雖然如此,但是她對孩子的愛,卻一直很細膩,以及尊重。
圖源:微博@伊能靜
有人覺得,伊能靜是不是太放縱孩子了?孩子不會學壞嗎?
但恰恰相反,哈利在這種包容、平等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得非常好,藝術天分逐漸顯露。
哈利不僅繪畫水平高,還會寫歌,伊能靜參加《浪姐》時,哈利曾作詞作曲,為母親寫了一首歌。
圖源:微博@伊能靜
在有伊能靜這樣包容、尊重的母親下長大,這位外人眼里“女裝大佬”,早就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藝術創作者。
可見,孩子有任何的選擇,都要先傾聽他們的想法。哪怕你認為不合理,也要循循善誘,而非強加控制。
“穿衣自由”,更像是一面鏡子
我們總會說,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的穿衣自由,不要過多干涉。可事實上,有多少父母能夠允許自己的兒子穿著女裝,出現在公共場合?
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能。要理解孩子與眾不同的行為,要讓男孩穿著“屬于女孩”的東西出門,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但是,伊能靜卻做到了。
哈利的成長和勇氣,我認為是來自伊能靜的支持:我愛你,我不會操控你。表面上,我們是在討論穿衣自由,可我們并不是提倡讓男生穿女裝。
我想,我們通過穿衣自由的話題,更應當思考的是:在孩子所經歷的成長變化之中,父母該采取怎樣的教養方法?
好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更自由、更自信地成長,不懼風雨。而糟糕的、打壓式的教育,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講述過自己父親給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父親從小對董卿的嚴苛和苛刻,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怎么樣個苛刻法呢?
首先,就體現在“干涉穿衣自由”這方面。
女孩子愛美的,不管多少歲,都想把自己打扮得好看漂亮。
可是董卿的父親連鏡子都不讓女兒照,還讓妻子不給董卿買新衣服。
不僅如此,還不允許女兒有娛樂活動。
放寒暑假的時候,董卿不能休息,每年暑假都要聽父親的話去打工。
有人會問,家里是真的很缺錢嗎?其實并不是。
董卿說,父親對自己的很多嚴苛,和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董卿的父親生活在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就干農活,在寒冷的冬天,天沒亮就要去捕魚抓蝦。
長期苦日子的浸染下,父親便覺得:要先過苦日子,后面才能有好日子。
于是乎,父親童年時經受苦難帶來的影響,就這樣強加在了董卿的童年里。
可見,無論是“穿衣”也好,“吃苦”也好,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著父母的想法,也映照出原生家庭的深遠影響。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一直從董卿的童年持續到成年。
時常覺得沒有安全感,明明自己已經很優秀了,只要比別人差一些,還是會自卑。
哪怕事業輝煌,主持過無數次大型晚會,都沒能克服來自童年時期的負面情緒。
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家武志紅的一句話:家,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
而這種傷害,是很難被治愈的。
況且,認為男孩只能“陽剛”、認為女孩不要從小打扮、認為“吃苦是福”,這些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刻板觀念。
好的家庭教育,不僅能保護孩子的自信,還激發了孩子的創作潛能。
反之,一昧地禁止,久而久之,會給孩子造成難以治愈的心理傷害。
伊能靜兒子和董卿的案例,都足以證明這一點。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沒道理地管束,不是將自己的童年傷害“遺傳”給孩子,而是尊重與引導。
適度的寬容和尊重,才得以讓每個鮮活的靈魂,活出真實的自己。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外界對伊能靜的嘲諷其實并不少見,說她“媽味重”、說她矯情。
但是,不可否認,伊能靜作為媽媽,是讓人欽佩的。
伊能靜曾說:“我想要當一個像朋友的媽媽,永遠閃閃發光,溫柔有趣。”
她確實做到了。
她尊重兒子的“叛逆”,尊重兒子的所有愛好,和孩子一起聽音樂、看電影、逛街、旅游。
她一直活得很透徹,也帶給了孩子積極、正確的指引。
在親子關系上,伊能靜也表現得非常尊重和開明。
她說:“我常覺得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只是經由我的愛來體驗這個世界,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圖源:伊能靜采訪
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他獨立完成自己的人生。
保留孩子的“獨特”,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們,也許,你會在孩子的成長中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伊能靜對哈利的教育,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
少一點管束,多一點尊重;
少一些制止,多一些接納;
悉心陪伴,適當放手,相互成長。
如同紀伯倫那首詩說的那樣: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我愛你,愛的是你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我期望的你。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庇護孩子的身體,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但不能禁錮他們向往自由的靈魂。
愛孩子,是尊重他們,是給他們自由的翅膀。
只有適當的放手,尊重孩子在成長中的“不順從”,才能讓孩子真正自由地馳騁于世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