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的第一卷第十八章,柯林斯終于打定主意跟伊麗莎白求婚。這也是他到朗博恩的目的,在本內特先生的五個女兒中選一個結婚。
在求婚之前,他對這樁親事能成功是抱有極大的信心的。
因為本內特太太對這樁親事極為贊賞,伊麗莎白是她五個女兒中最不喜歡的一個,她認為柯林斯能看中伊麗莎白,是她的榮幸。
其次,在柯林斯自己看來,他有一份高薪且受人尊重的牧師工作,前途一片光明,伊麗莎白也沒有理由拒絕他。
因此他很自信地跟伊麗莎白提出求婚,在他看來,他能屈尊去跟她求婚,簡直就像踩著七彩祥云的真命天子下凡救她一樣,她必定會感恩戴德。
可惜伊麗莎白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伊麗莎白和柯林斯之間的對話,堪稱是經典,簡直整小說的一個名場面,讓看過的女性讀者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但愿自己不會遇見這樣又愚蠢又不自知的追求者。
在求婚前,柯林斯長篇大論地說出了他要結婚的理由,這三個理由不僅滑稽,還讓人聽了還覺得啼笑皆非,簡單的意思如下:
第一,他認為每個生活寬裕的牧師,應當給教區的人在婚姻方面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第二,他認為結婚能給他帶來幸福感;
第三,是因為他的女恩主凱瑟琳夫人建議他結婚。
柯林斯的結婚的理由有三點之多,但沒有一點是因為愛情,他想跟伊麗莎白結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他覺得伊麗莎白適合結婚。
對柯林斯來說,結婚只是找個合適他要求的人結婚過日子而已,至于這個人是誰,并不重要。
因此,伊麗莎白在聽到他一本正經地闡明他之所以找她結婚的理由時,都替他感到尷尬,也忍不住想笑。
但她并沒有立即打斷他,而是聽他繼續說下去,接著他又說到了他選擇她的原因,是因為他以后會繼承她父親的產業,作為補償,所以他按照長幼順序,選中了她。
因此,他選中了她,是帶著想補償她們一家的動機,這個動機,在他看來就是善舉,因為他家鄉有的是年輕可愛的姑娘供他選擇。
其次他也知道伊麗莎白以后個人應得的財產不過是一筆年息很低的存款,但他不在意,仍然選擇她。
柯林斯說這兩點,是想讓伊麗莎白明白,他能選擇中她,她應該感到非常榮幸。
在柯林斯還沒正式求婚前,他就不停地跟在伊麗莎白身邊,對她大力稱贊,向她拋出橄欖枝。伊麗莎白隱約明白了他的意圖,但她對愚蠢又不自知的柯林斯并不感興趣,所以沒接他的示好,并且礙于他是她的表兄,她也不好讓他太難堪。
伊麗莎白以為自己拒絕得夠明顯了,但在柯林斯的認知里,這是女孩子特有的矜持。
因此他再次正式地把心意說出來。
左右為難的伊麗莎白眼看他越說越離譜,只得借此機會明確拒絕他。
她拒絕的話是這樣說的:
“你太性急了吧,先生,”伊麗莎白叫了起來。“你忘了我根本沒回答你呢。別再浪費時間啦,讓我這就回答你。謝謝你對我的恭維。你的求婚使我感到榮幸,可惜我除了拒絕之外,別無辦法。”
但伊麗莎白的拒絕,在柯林斯看來就是女孩的害羞和靦腆,所以他表現得無所謂,還自作聰明地表示他理解她的拒絕是欲拒還迎。他還說他會再次求婚,直到她答應為止。
看到這里,估計很多讀者都對柯林斯清奇的腦回路感到無語,他大概是真的不懂女人,當一個女性對異性堅定地說“不”的時候,就是真的不喜歡。
正如書中的夏洛特所說的那樣:“一個女的如果對一個男的有意,而且又不是故意隱瞞的,那么男的一定能感覺到。”
顯然,伊麗莎白對柯林斯不是這種意思。
因此她為了以防柯林斯對她的誤會越來越深,用了更直白的語言拒絕了柯林斯,她表示其他女孩或許會因為害羞,而假意拒絕一個男人的第一次求婚,但她不會拿自己的幸福去冒險。
從這句話也能看出伊麗莎白的婚姻觀,她選擇答應跟某個人結婚,一定是因為相愛而結婚,而不是不會因為對方的財富或者社會地位。
她的婚姻觀跟柯林斯是大徑相反的,兩人注定不可能成為一對。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按照正常思路,柯林斯應該是明白伊麗莎白是真的拒絕他,并不是欲擒故縱。
但柯林斯不是一般的男人,不然作者簡奧斯汀也不會在小說里形容他是一個“唯唯諾諾又自命不凡的蠢材。”他對伊麗莎白的拒絕歸為女性微妙的性格,以及一般女性出于矜持,都不會接受異性第一次求婚的慣例,所以他認為,伊麗莎白的拒絕其實是在鼓勵他繼續追求下去。
跟聰明的人說話,你只需要說一點,他就能猜出你接下來要說什么,而跟愚蠢的人說話,猶如雞同鴨講,而柯林斯正是這樣愚蠢的人。
伊麗莎白原本打算是離開客廳的,在聽了柯林斯是這樣理解后,不由得變得氣急敗壞了,因為無論她如何拒絕,他都能有他獨特的理解,堅定地認為伊麗莎白對他是有意思的。
最后的結果是伊麗莎白再也不想給他留下臉面,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讓他斷了想跟她結婚的心。
這一段,讓很多讀者看了又氣憤又想笑,柯林斯明明是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不知道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不得不說,作者簡奧斯汀對人物性格描寫非常準確,她把柯林斯的性格描寫得栩栩如生,讓人通過柯林斯的行為和說話,對他這個人喜歡不起來。
當柯林斯明白伊麗莎白是真的在拒絕他時,他的臉色很不好看,但為了挽尊,依然自欺欺人地表示他相信如果由伊麗莎白的父母做主應承的他求婚,她就沒有理由拒絕。
最終的結果是柯林斯不僅沒辦法逼伊麗莎白就范,就連她的父親也說服不了,憤怒不已的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選擇跟伊麗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表白。
看《傲慢與偏見》電影是在多年前,當時的我百思不得其解,身材矮小又對有權勢的人卑躬屈膝的柯林斯,怎么敢跟長相美麗又有個性的伊麗莎白表白,時隔多年,看了原著小說,才明白柯林斯的自信來自于那里。
其實柯林斯和本內特太太的態度,也代表著當時社會普遍的擇偶觀,一個家世普通的女孩,如果沒有豐厚的嫁妝,只能通過嫁人來保證自己的后半生過得舒適體面,因此伊麗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才會有如此清晰的認知:
對于受過良好教育但卻沒有多少財產的青年女子來說,嫁人是唯一的一條體面出路;盡管出嫁不一定會叫人幸福,但總歸是女人最適意的保險箱,能確保她們不致挨凍受饑。
而柯林斯跟伊麗莎白求婚時,也說明了這一點,對于他來說,盡管伊麗莎白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不幸的是伊麗莎白的財產太少,這就很可能把伊麗莎白活潑可愛的地方全部抵消。
而他的社會地位以及他與凱瑟琳夫人的關系,都是他極為優越的條件,因此他才會自信滿滿地去跟伊麗莎白求婚,甚至認為他能選中伊麗莎白,是他對她的青睞。
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柯林斯和伊麗莎白的母親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代表著當時普遍的擇偶觀,所以才會覺得兩人的結合雖然跟簡和賓利先生的結合相差甚遠,但依然不失為一段好姻緣。
這也是柯林斯跟夏洛特求婚后,夏洛特一家人異常開心的原因。
可惜普遍的擇偶觀不代表一定是對的,幸運的是伊麗莎白有一個愿意支持她的父親,讓她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選擇的伴侶是因為愛情而結婚,而不是因為單純想給下半生找個“保險箱”而隨意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