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李誠儒的個人視頻專欄,《戲儒人生》每期都會分享李誠儒對于影視行業的各類犀利觀點。第六期全新上線的節目中,李誠儒給出了對于傳記作品改編的獨到見解。
很多編劇會根據歷史資料開展二次創作,結合當下影視市場需求進行改編,融入一些戲劇性和沖突性更強的橋段,滿足觀眾的審美口味,從而使電視劇擁有更高的收視率。適當改編能為劇情增加更多亮點,調動觀眾的興趣。然而,越來越多的編劇在過度改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作品嚴重脫離實際,有些甚至到了離譜的程度。李誠儒談到,最近幾年我國影視市場有太多戲胡編亂造,和歷史毫不沾邊。在他看來,很多編劇并不具備寫好正史的能力,僅僅是從所有朝代里挑出可供使用的素材,拼拼湊湊出一些歷史人物,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大雜燴。青少年在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三觀之前,很容易將這些拼湊出的歷史當作正史,從而形成錯誤的歷史觀,這無疑是非常誤導人的。
如果說拼湊歷史已經足夠離譜,那么改編歷史則更為使人憤怒。有些作品里的朝代和人物完全是現編現演,和真實歷史大相徑庭。這樣的對號入座會給觀眾灌輸一種錯誤的觀念,特別是青少年受眾群體,通過一些網絡劇、電視劇了解歷史,更容易陷入錯誤觀念。后人也會受到這類不當創作手法的影響,延續錯誤觀念,形成惡性循環,這對整個影視市場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李誠儒認為,這些極不嚴肅的創作手法來源于十多年前的戲說,比如《戲說乾隆》、《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以及《鐵齒銅牙紀曉嵐》。由于這些戲說在當時沒有得到制止,反而越發不可收拾。久而久之,改編風氣愈發盛行,延續到現在就使得影視市場作品良莠不齊,無法保證劇本的質量。編劇們對歷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嚴重違背史實,創作出一些子虛烏有的內容。
以《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為例,劉羅鍋和紀曉嵐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提到他們,還會聯想到另外一位歷史人物和珅。但無論是劉羅鍋還是紀曉嵐,這兩位人物在歷史上與和珅并沒有很多交集,三者的年齡、年代也各不相同,但編劇卻著意渲染他們與和珅的關聯,編撰出很多的人物相處細節,自然而然會給觀眾留下一個既定印象,判定和珅與他們有密切交集。
類似這樣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由于這些戲沒有很好地把握住改編尺度,作出良好的示范,從而導致現在的編劇們更加不按常規改編,連不在一個歷史朝代的人物都可以放在同一個劇情內。以李誠儒的判定標準來看,這些戲并不能稱之為好戲。
不同年代,觀眾對于影視劇作品質量的評定標準各不相同。以前人們對于這方面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僅僅是用戲說來代指作品。然而此戲說不等同于演戲,游戲的含義更多,因此是被允許對歷史進行改編的,以供茶余飯后之樂。而恰恰是這份娛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文化的發展。今后不再出現戲說是李誠儒的心愿,即便是戲說,也應當是有理有據、符合實際地進行改編,而不是任憑主觀想象,肆意篡改歷史,給人物加戲。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觀眾對各類影視劇早就習以為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影視劇更多是用來充當消遣的作用,使自己能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得以喘息。影視劇的娛樂功用一旦被公眾所推崇,很容易形成娛樂至死的不良風氣,不僅會向觀眾輸出錯誤的觀念,而且不利于影視產業的發展,并非長遠之計。這就對影視行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審慎的心態去應對歷史,在不脫離實際的范圍內,開展合情合理的改編。同時,還要加強歷史知識儲備,厘清不同朝代、不同人物、不同事件,切忌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尊重歷史是編劇們二次創作的基礎,在合理范疇內的改編都值得提倡。如今影視劇市場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娛樂化、同質化比比皆是,缺少邏輯清晰、思路縝密的優質歷史劇,這是當下亟待反思與解決的事情。一味迎合資本市場必然難出佳作,編劇們更應以發展的眼光與切實的改變來應對影視行業的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