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電影《功夫》上映,已經過去快18年了!
前兩天翻豆瓣,赫然發現《功夫》的評論數即將過百萬,評分也已慢慢爬到了8.7,并躋身TOP250第 94位。
豆瓣數據
2004年賀歲檔《功夫》首映。時至今日,總會隔一兩年在評論區看見新鮮的評論。
網友評論
當然,評分不是一部電影優劣的絕對參考,但評分的漲跌幅度,則能反應某個時間段主流受眾的喜好。
都說時尚是一個輪回,電影在大鯨魚看來也是一個輪回。每次回看《功夫》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每一次看影評都有不一樣的理解,《功夫》的優秀早已無需評分證明,它的趣味性、作者性、思辨性、娛樂性,都是眼下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甚至可以沒有之一。
周星馳
快18年過去了,銀幕數量翻了幾十倍,話語電影的特效,劇情愈發的好,但總覺得比較之前的電影,總會少了些什么,可能是更多的細節推敲。
細節
陳國坤飾演的斧頭幫幫主,色厲內荏仗勢欺人,過場不過30s的一段舞蹈,也成了全民致敬模仿的對象。在給這段舞配上魔性且對味的BGM后,這段舞蹈也在短視頻平臺多次改良升級,音樂與斧頭牢牢地交織在一起。舞蹈的內涵也表現出斧頭幫從一到百,從百到千,論證了影片的嚴謹性!
斧頭幫舞蹈
再者,影片開頭的時候,阿星偷襲包租婆的時候被眼鏡蛇咬了,大鯨魚是覺得這種是剛剛好也為后面的阿星被打通任督二脈鋪設了基礎,以毒攻毒嘛!有這個味道!
還有那顆破碎了的棒棒糖,呼應了電影前后。從完美到破碎,再從破碎到重合。
反倒是那些不經意的細節,慢慢推敲起來更值得品味!
一場不存在的功夫夢?
男主阿星從街頭混混成長為武林宗師的過程,其實只是小男孩的一個夢,阿星也只是小男孩臆想出來的自己。
這個說法一直經久不衰,證據就在結尾處。
影片結尾
熙熙攘攘的街頭,小男孩拉著啞巴女孩,片中的角色依次以不同的身份路過——
醬爆在勾引美女
四眼仔和皮袍女勾肩搭背
包租公婆悠閑散步
火云邪神指揮交通
原來,這些路人都是小男孩幻想出的武林高手,隨之鏡頭下落到一個流著鼻涕、舔著棒棒糖的男孩,對面是又一次兜售假武林秘籍的乞丐。當然這也只是大鯨魚的個人見解!
然后第二個功夫夢就此開始了。
然后,第三個,第四個,反復循環…
既然是夢,那就是虛幻的,也終有破滅的一刻,小男孩在夢中領悟了善惡,至善至美僅存于烏托邦,日后真實的成長中不一定能堅守,影片結束,觀眾唯有一聲哀嘆。在大鯨魚看來,也可以理解為不是夢,就像之前上映的星爺的《新喜劇之王》一樣,我再看影評的時候也看見有影迷朋友評價說是如夢(女主)早在大雨夜晚東送外賣的時候就已經撞車去世了,后面發生的事情只是一場夢,正如女主的名字一樣”如夢”!
相反,如果把片尾這一幕,當作一個夢幻團圓結局,所有角色在經歷大戰后進入了一種輕松美好的秩序中,所有的戰爭最終都以和平收尾,阿星回到小時候見義勇為的良善;而冒鼻涕泡的男孩,買到另一本秘笈后,繼續維護世界和平,踏上阿星的未竟之路。
兩版結局,都是挺不錯的結尾。看自己怎么理解吧~
開場,林雪飾演的斧頭幫不知道幾把手的大哥出場。
剛一露頭,發型被炸成雞窩。他真的是碰巧路過嗎?還是在老大干掉鱷魚幫主之后,前來豬籠城寨打掃殘余勢力呢?
由此可見,豬籠城寨臥虎藏龍,并且在阿星去冒充斧頭幫收保護費的時候,遇見的那一批人,都是隱藏的高手。當時看那一段,把我笑得不行!
代表善惡的金花與棒棒糖
金花和棒棒糖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兩個道具。
金花是趁人不備時透析的殺器,陰損惡毒。
棒棒糖是勸人從善的敲門磚,單純美好。
兩者形似花朵,作用卻截然相反。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美好的事物也可能是最致命的危險!(道家講究陰陽,極陰就是極陽之地,反之亦然)
影片開頭斧頭幫跳舞一段,地板上有一朵綻放的花朵,暗示著斧頭幫將善的一面踩在腳下。
影片中半段閃回片段,被砸碎后拼湊在一起的棒棒糖,預示著人們心底的善良一旦打破,裂痕就再也無法修補。
阿星棒砸火云邪神
不少朋友對這一橋段感到不理解,覺得這一劇情走向有些不明就里:阿星明明一心投靠斧頭幫,為什么在關鍵時刻反棒砸火云邪神,從而左右了戰斗走向?
留意到開戰前包租公婆一句話,謎題便解開。
「自我正邪不兩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影片好看之處就在于細節的刻畫,前后呼應的銜接。
這句話與賣《如來神掌》的老者的教誨如出一轍,導演也特意給到了一個鏡頭,也是在這一瞬間,阿星的良知被喚醒,在這一瞬間得到救贖。
阿星被火云邪神痛揍之后,奄奄一息,伸手用小木棒無力地擊打。
畫面看似搞笑,實是化繭成蝶的開端,這根木棒舉重若輕,代表著人心底里面不被磨滅的善念,盡管弱小,但不屈服。(當時看的時候可把我笑得不行!)
醬爆:最值得琢磨的角色
《功夫》里角色的出場,基本沿用了先弱后強。
唯獨醬爆除外。
這人看似呆傻、表情木訥,鏡頭中還常露半個屁股。
外表一看,是個人見人欺的慫貨。
但這個大哥,卻偏偏軟硬不吃,被暴力威脅也絲毫不慌。
原來,他臉上的這表情,根本不是什么傻氣,而是臨危不亂的冷硬和堅定,并對敵人帶有一番嘲諷。
他傍身的理發技能已經至真至幻,靠著反復的勞動在亂世存活,大敵當前,他挺身而出跟包租公學功夫;心中有個念頭“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當時覺得他應該會功夫,但是全片下來并沒有看出。之前看影評的時候,有影迷說醬爆是能抗打的類型,摔下來都沒事!這正是他自己的功夫!
這或許正是周星馳眼中的工農群眾,渺小、平凡、低微,卻勇于擔當,憑借自己的一雙手聚沙成塔。
足夠耐心仔細,《功夫》的細節遍地都是。
比如公車上的四眼仔,也是周星馳電影中對道貌岸然一貫的諷刺,當時還看過一個影評,說是齙牙珍與四眼仔其實是情人關系。想想有些細節好像能銜接得起來!
正是這些細節,增添了《功夫》的可看性。影片中沒有一個情節,僅僅是「為了劇情需要」,每一句臺詞都能形成呼應。當你覺得某個畫面突兀時,不妨暫停細品,說不定就別有洞天。
結尾,阿星打敗了火云邪神并表示愿意傾囊相授,即便對手是想用暗器殺死自己的終極殺人往,阿星學武不是為了殺人,如來神掌也做到了止殺。
阿星故意打偏,是威懾,也是暗示:我可以,也有理由干掉你,但是我不。
化干戈為玉帛,把殺人工具當玩具,是赤子之心。
“我教你啊”,以德報怨。是自信,也是忠厚。
這樣的境界,是為了升級無視生命的火云邪神遠不能抵達的,只能拜服。
這種后知后覺,是《功夫》對無厘頭的升級。
展現功夫的動作戲,則運用了大量的漫畫風格。最為經典的一段,當屬天殘地殘化琴聲為刀刃大戰五郎八卦棍。原本無形的琴聲,化作有形的骷髏武士、劍戟鉤叉,強大的沖擊力撞向對手,加強了視覺沖擊。
這樣的特效和想象力,在2004年前后,能與之媲美的,也只有一部《英雄》了。
2004年影片首映,拿下了1.7億人民幣票房,成為繼《英雄》之后第二部票房破億的華語電影;2015年3D版本重映,雖然呼聲高,但兩千多萬的收成算不上多成功。在這后來的18年中,周星馳接連導演了5部電影,盡管票房翻倍,但反響均不如這部《功夫》,續集《功夫2》早在4年前就放出過物料,但開拍消息遲遲沒有傳出,疫情進一步加劇了影片的跳票。
大鯨魚是認為還有一點,包租婆和包租公的對話,說他們的兒子如果活到現在,應該是跟阿星一樣大。還有就是整片下來,只有包租婆跟阿星跑步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就像一千人看哈姆雷特就有自己心中的千種哈姆雷特一樣。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思想的碰撞,影片的延伸。才會在猜想和討論中發現電影的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