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喜劇人們正在被頻繁提起。
在《沒有工作的一年》中,辣目洋子飾演了被陷害、辭退、封殺、劈腿的何雨。她在劇里劇外的自信、真實與勇敢,讓人為之動容。
李雪琴在綜藝節目《毛雪汪》中和楊冪探討愛情的真諦,屢出金句,不改當年在《脫口秀大會》中的風采。
金靖則在《王牌對王牌》中大秀演技,用一個整容失敗的悲情故事,逗得滿場觀眾哈哈大笑。
提到女喜劇人,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往的賈玲、馬麗,但事實上,新一代女喜劇人已經崛起了。而有意思的是,她們與我們曾經所熟知的女喜劇人們,呈現出了截然相反的兩種狀態。
兩代女喜劇人
在喜劇類綜藝還未出現之前,國內喜劇人的誕生,大多是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但隨著觀眾娛樂內容的多樣化,如今喜劇人的出路也愈發多元。
2014年被稱為“電視喜劇元年”,《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我為喜劇狂》等一大批喜劇綜藝節目井噴,讓很多女喜劇人被更多觀眾認識,其中賈玲和金靖就是代表。
但她們走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出生于85前的賈玲,科班出身,主攻喜劇。從馮鞏弟子,到相聲演員,再到女喜劇人領軍人物,賈玲經過近二十年的打拼,才走到今天的地位。
她的典型特點,是高情商、無攻擊性,就像沈騰評價的,“男人不討厭她,女人不嫉妒她。”
她善于自嘲,跟瞿穎搭檔表演了《女神和女漢子》,調侃自己大齡剩女、胖、丑;在《王牌對王牌》中,沈騰時不時拿她的身材拋梗,賈玲總能輕而易舉地接過包袱,和沈騰完美配合,放大笑點。
賈玲在采訪中透露自己甚至不敢隨意減肥,她覺得“每一個女喜劇人,都是勇士”。
事實上,這也是過去觀眾對于女喜劇人的固有印象。“喜劇就是把觀眾抬得很高很高,自己很卑賤,用自我的卑賤去贏得觀眾的笑聲”,堪稱金科玉律般的總結。
喜劇演員就像小丑,做女喜劇人就意味著,要拋棄漂亮的外皮,用生命去搞笑。很多喜劇角色更是如此,要展現出落魄、狼狽的一面,拋出包袱,取悅他人。
因此,過去,我們提及女喜劇人,常常與之伴隨的關鍵詞是困境。轉型困境、出圈困境,都曾是她們難以改變的境況。
在通過《你好,李煥英》走紅之前,張小斐籍籍無名多年。即便數次登上春晚舞臺,其辨識度依舊不強。直到《你好,李煥英》橫空出世,她才真正等到了在大銀幕展現真正實力的機會。而這,幾乎是很多女喜劇人難以跨越的鴻溝。
但反觀以金靖為代表的新一代女喜劇人,她們為觀眾所熟知的渠道,更為多元,機會也相對更多。
每個人認識金靖的方式都不太一樣。有人知道她是《奇葩說》辯手,有人被她在春晚小品上的貫口所驚艷,也有人為她和李佳琦的CP嗑生嗑死,更有人是為《我在他鄉挺好的》中從天橋一躍而下的胡晶晶而共情……
同樣,李雪琴、楊笠、辣目洋子、錘娜麗莎等人,被觀眾所熟知的方式都不盡相同。短視頻、脫口秀、豎屏短劇、音樂節目等等,都可以成為她們展現自己可愛、率真一面的舞臺。
而相比于上一代喜劇人急于摘下的標簽,她們對于女喜劇人這一標簽的態度,則更加無畏。
在出演過《我在他鄉挺好的》中胡晶晶一角后,金靖仍在采訪中直言不諱:“我非常喜歡這些標簽,因為我曾經是一個非常努力把搞笑的標簽貼到自己身上的人,當初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把它貼上的,憑什么說撕掉就撕掉呢?”
新的難題
這種新的典型背后,是大眾對于內容需求的轉變。
王晶曾在《圓桌派》上這樣說道,喜劇是需要打破禁忌的,只有放棄一些女性優勢的演員,才有可能成為成功的女笑將。
但如今,伴隨著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取笑女性出笑點、女性扮丑搞笑的喜劇,越來越被觀眾所排斥。觀眾希望在這些女喜劇人身上,看到更加自我和美好的一面。
在《沒有工作的一年》熱播時,觀眾討論著辣目洋子的演技、顏值、穿搭、態度,網友們這樣評價她:“美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她的美充滿了生命力、感染力,讓人每次看到都心情愉悅。”
同樣,面對知乎上“如何評價金靖?”的問題,金靖自己回答道:“又丑又漂亮”。
她們與眾不同的態度,才是吸引觀眾的關鍵。
但仍然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即便新一代女喜劇人不再受到曾經的諸多束縛,但新舊交替期的尷尬不可避免。
一方面,觀眾審美改變,曾經的創作邏輯正在逐漸被市場所淘汰,但全新體系還未完全建立。如何適應觀眾的審美,塑造出美喜兼具的新型角色,是留給喜劇創作者們的新難題。
另一方面,這也對新一代女喜劇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扮丑、出糗不再是女喜劇人們的靈丹妙藥,就需要依靠演技和實力來打動觀眾。但如同賈玲、馬麗一般科班出身的女喜劇人們卻越來越少。
金靖、辣目洋子、錘娜麗莎,都是半路出家。因此,對于如今的女喜劇人而言,能夠在影視領域保持穩定輸出的,也不過辣目洋子一人。
而想要改變女喜劇人發展困境問題,改變傳統觀念、改善女喜劇人生存環境,都需要繼續努力。
不過,方向終歸是好的。
當金靖一邊在直播間把網友逗得前仰后合,一邊在《我在他鄉挺好的》中以一種麻木的姿態,從天橋一躍而下時;當辣目洋子一邊在《玉樓春》中盡顯“搞笑女”本色,一邊在《沒有工作的一年》中面對家庭變故,在樓梯間里崩潰時,沒人會懷疑,屬于新一代女喜劇人們的時代,已經開啟了。
【文/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