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這個問題一直橫亙在不少影迷心里。
尤其是張學友影迷。
甚至就連張學友自己也說,「我演喜劇很好的,但為什么沒有人找我演喜劇?」
但嚴謹一點來看,并不是沒有人找他演喜劇。
而是沒有投資商找他“擔綱”喜劇。
他是天王,又名歌神,這種光環加成下,星光毫無疑問比一般演員更強。
此外喜劇表演尤其是無厘頭作品方面,又有諸多作品證明實力。
卻從來沒有單獨擔綱過喜劇電影。
用粵語來說,點解?
先回溯一下張學友的大銀幕來路。
1986年出演喜劇電影《霹靂大喇叭》,與洪金寶合作搭戲。
當時因唱片銷量大爆而大紅,致使戲份猛增,但片酬仍維持在原來簽約的兩萬塊,就表演層面來講,自然度頗佳,也很能適應這種“插科打諢”的舊式鬧劇港片風格。
其后于1987和1988年連拍八部喜劇電影,分別是《猛鬼差館》、《猛鬼學堂》、《夢過界》和《最佳女婿》、《金裝大酒店》、《南北媽打》、《三對鴛鴦一張床》及《八星報喜》,期間只有一部《特警屠龍》是動作電影。
而其實絕大多數人對張學友的喜劇印象,或都得自一部電影,即1993年的《東成西就》。
再有或就是與周星馳合作的《最佳女婿》、《咖喱辣椒》,與梁朝偉合作的《咖喱辣椒2之阿飛與阿基》以及與李連杰合作的《鼠膽龍威》,至于早期的電影,或還并不太熟知。
但就表演而論,似乎一直談不上有什么“特別”的創造性。
這或許就是問題其一。
香港影壇專攻喜劇的演員很多。
比如許冠文、許冠英、吳耀漢、馮淬帆、麥嘉、陳百祥,再到吳孟達、黃百鳴、周星馳,名單不盡列。
許冠文“冷面”,許冠英“慫”、吳耀漢“皮厚”、馮淬帆“憨傻”而麥嘉“鬧騰”,陳百祥“賤格”、吳孟達“低智”、黃百鳴“驚乍”而周星馳“無厘頭”。
而張學友的喜劇風格是什么?
無從歸納。
從歷史作品觀察,他始終都是“見”招“拆”招。
也就是說其所有喜劇電影,幾乎都是被動應手,再通俗一點,也就是逗眼和捧眼、上把和下把的概念。
而這又與他“配戲精彩,主角則平淡”的情況不謀而合。
基于這樣一個情況,是否可以總結——張學友不善于主控,但極善配合,不慣于引領,但慣于跟隨?
就像有的人是天生的領導者,或者愿意做“大哥”,而另一些人則不愿意扛起責任或者沒有扛起責任的能力,只能跟隨其后、搖旗吶喊。
或大抵如此。
另一個因素是強者爭鋒。
許冠文在七十年代開創了“市井”風格的喜劇電影,到1981年的《摩登保鏢》為一個階段,其后由許冠杰和麥嘉接力,以《最佳拍檔》系列步入時裝喜劇時代,而隨著1984年的《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下映,喜劇電影似乎陷入了某種低潮,轉而被時裝動作和梟雄電影所取代。
這一點,可以通過香港年冠電影的類型變化來印證。
從1974年的《鬼馬雙星》到1984年的《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在十一年間,許氏兄弟的喜劇電影奪得八個年冠。
其后八十年代的年冠則分別由洪金寶的時裝動作電影《福星高照》、周潤發的英雄片《英雄本色》和成龍的《龍兄虎弟》、周潤發的《八星報喜》、《賭神》這五部電影奪得,其中只有一部是喜劇電影。
而在此期間,也沒有任何一部有影響力的喜劇電影“屬于”張學友。
及至九十年代,周星馳崛起。
喜劇再度大放光芒。
但幾乎所有其他的喜劇演員都光芒盡斂。
比如集合梁朝偉和梁家輝的笑片《神龍賭圣之旗開得勝》,主角梁朝偉除了模仿周星馳,居然無路可走,這就是市場大勢所決定的。
雖然梁家輝曾經在1993年憑《92黑玫瑰對黑玫瑰》在金像獎上贏了攜《審死官》入圍的周星馳,但
在這個十年,只有兩種喜劇,一種叫周星馳喜劇,另一種叫其他喜劇。
所有人都淪為了周星馳的陪襯,無論是偶像演員劉德華,還是頗有資歷的吳孟達和陳百祥,更多人則要么退隱,要么轉換跑道。
而他們即便再拍喜劇,也失去了原來的影響力。
張學友則只有一部劉鎮偉惡搞的群戲《東成西就》可談。
所以歸根到底,他也并沒有在時代的變遷里刻下自己的“喜劇”領域符號。
2001年,張學友以《男人四十》宣布復出。
而香港影壇在經歷了“雙周一成”的十年爭鋒之后,開始陷入全面衰退。
這個情況與樂壇在“四大天王”年代之后驟然衰落異曲同工。
動作電影尚有甄子丹接班,喜劇電影卻已后繼無人。
此時的張學友則開始精挑劇本。
只參演過《金雞2》和《七十二家租客》兩部喜劇電影,又多文藝類型,所以或可推斷,這個階段他的目標應該是金像獎影帝。
但這個階段的四度提名盡皆鎩羽。
在2016年出演《澳門風云3》之后,睽違六年才再度接拍電影《海關戰線》。
而開篇張學友的“疑惑”,也就出自電影開機后的記者探班現場。
行文至此,或就可嘗試結論。
張學友的喜劇表演,無疑是沒有問題的。
甚或可以列入高手行列。
但鑒于他缺乏主控和創造的能力,致使擔綱能力缺位。
再加上喜劇題材電影表現日趨萎靡。
資源已經接近枯竭。
所以就更不會有專門為其量身打造的劇本出現。
這或就是題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