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央視版四大名著,每一位觀眾都印象深刻。
87版《紅樓夢》,86版《西游記》,94版《三國演義》和98版《水滸傳》,成為中國電視史上最耀眼的存在。
王扶林導演在四部作品中,導演了兩部,也就是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成為神一樣的存在。
拍攝四大名著,是王扶林第一個想出來的,也是他向央視建議的,拍《紅樓夢》也是他主動請纓要求的,王扶林導演是我國第一代電視藝術家,他開創了中國電視連續劇的先河。
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是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作品。自誕生以來,它們一直發揮著“科普”文學名著的作用。
有網站重播“彈幕版”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以1.3億的播放量和188萬的彈幕數一騎絕塵,而《紅樓夢》在過去34年里,重播更是多達1500多次,是中國電視史上不可逾越的絕妙篇章。
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劇中演員與角色極度貼近,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原著中的人物,仿佛從書中走出來一樣,滿足了大眾對原著中所有人物的想象。好似從書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
談到對角色的“神還原”,王扶林說:“有人說我會審美,選對了一群姑娘和文臣武將,我說不是我審美水平高,而是我根據原著的要求來選演員,要是自作聰明就壞了。
的確,這并非王導審美水平高,而是他根據原著的要求選的。
那么,原著中的人物是什么樣子,王扶林導演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做到可以選到符合大眾的心理呢?
原來,開拍前,不管是《紅樓夢》還是《三國演義》,王扶林都向央視提出,拿出一年時間讀書,不再從事任何工作,專門研究原著,分析角色。
正是有了這一年的“關門讀書”,王扶林才能選出如此符合原著的演員,才能導演出如此高水平的電視劇。
但,也有例外。有兩個演員,當時王扶林選擇他們的時候,幾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對和質疑,甚至還有人還反對信寄到了廣電部的領導處。
大家都認為,這兩個演員,和角色嚴重不符,怎么能演得了這么重要的角色呢?
最終,王扶林力排眾議,堅定地選擇這兩位演員。這兩位演員沒有辜負王扶林的期望,塑造了無法超越的經典,不得不說,王扶林導演的眼光太毒了。
那么,這兩位塑造了經典角色的演員,到底是誰呢?
第一位,鄧婕。
鄧婕,在87版《紅樓夢》中,飾演王熙鳳。
87版《紅樓夢》播出后,比起備受吐槽的陳曉旭和歐陽奮強,鄧婕飾演的“王熙鳳”,得到了大眾和紅學專家一致的贊譽,是當時劇組唯一一個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的演員。
可是,當初,除了王扶林,幾乎沒人看好鄧婕飾演的王熙鳳。
選角導演去成都選演員的時候,鄧婕也在其中,等到所有姑娘都試完戲了,只剩下她。她年紀偏大,個子不高,皮膚黝黑。
選角導演犯了難,讓她演丫環吧,氣質大了點,讓她演小姐夫人吧,個子又矮了。最后,鄧婕選了“尤三姐”這個角色,既不丫環又不小姐。
因為鄧婕,選角導演夏明輝和李志新還爭執了一場,夏明輝認為鄧婕不錯,李志新認為她根本不符合條件,不能選。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決定把錄像帶送回北京,讓導演組做決定。當鄧婕出現在鏡頭里的時候,整個導演組沸騰了,王扶林導演說,這個人不用給我表演,不用做小品,就這張臉,要了。
當鄧婕坐火車來到北京,任大惠去接站,找了一圈也沒找到鏡頭里那個漂亮的姑娘。他只好大喊“鄧婕,鄧婕呢?”
于是,他看到一個矮矮的,黑黑的,面容憔悴的姑娘跑過來說,我就是鄧婕。任大惠大吃一驚,這怎么可能是鄧婕呢?和之前錄像里的鄧婕判若兩人?
雖然內心驚訝,但他沒有吭聲,回到劇組,所有人看到鄧婕,都大吃一驚,這反差也太大了吧?
之后培訓班選角色,鄧婕選了王熙鳳,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當時的樂韻,周月都是王熙鳳的候選人,個子高挑,面容嬌好,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鄧婕呢?外型條件太差了。
有人甚至對鄧婕說,讓她有自知之明,不要浪費時間?;瘖y師藍嵐聽鄧婕說,要畫王熙鳳的妝,睜大眼睛,說,“怎么可能,你怎么會演王熙鳳呢?”
鄧婕有些氣餒,也暗暗給自己找了退路,實在不行就演平兒吧。
有一天,鄧婕正在準備平兒的戲份,王扶林導演看到了,對她說了五個字“要敢于爭取”,這五個字,再次鼓勵了鄧婕,激發了她的斗爭,她要努力爭取“王熙鳳”。
別人演一場戲,她演五場,沒人和自己搭戲,她對著圓明園的石頭演。除了演戲,她就是看書,看劇本,深入研究王熙鳳這個角色,讓自己融入到王熙鳳的世界中。
在王扶林的爭取和鄧婕的努力下,最終鄧婕成為王熙鳳的扮演者,塑造了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之后89影版《紅樓夢》中,當紅明星劉曉慶也飾演了王熙鳳,卻被鄧婕的光芒做遮擋。
第二位,唐國強。
唐國強,94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扮演者。
和鄧婕一樣,唐國強也是王扶林力排眾議選中的。當時《三國演義》已經開拍半年了,可諸葛亮的演員還沒找到,因為諸葛亮在27集才出現。
有一位朋友對唐國強說,三國劇組想讓你演周瑜,去試試吧?唐國強和朋友到來劇組,到了后,王扶林和其他導演看著唐國強,看了半天,說,先化諸葛亮。
于是,唐國強就化上諸葛亮的妝,大家一看,不錯,很像,于是,就定下唐國強演諸葛亮。
聽說唐國強演諸葛亮,很多人議論紛紛,表示反對,因為諸葛亮這個角色的成功與失敗,對整部劇至關重要。唐國強之前一直被稱為“奶油小生”,已經很少有人找他拍戲,事業處于低谷期。
1979年,中國電影百廢待興,電影《小花》橫空出世,男主角就是唐國強。影片中英俊帥氣,面容精致的唐國強,讓人眼前一亮,簡直就是標準的盛世美顏。
參演《小花》的陳沖也成了唐國強的迷妹。拍戲的時候,唐國強過生日,陳沖問他想要啥,唐國強說“我愛吃奶油,給我買個奶油蛋糕吧”。
后來陳沖逢人就說這個事情,于是,唐國強有了“奶油小生”這個稱呼。
拍完《小花》后,唐國強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又拍了幾部靠顏值的流量電影。特別是電影《孔雀公主》,更是讓唐國強這個“奶油小生”的稱號,得到了“強化”。
《孔雀公主》在《追捕》之后上映,《追捕》中高倉健的硬漢形象。引發國人追捧。一時之間,城市里的小青年都模仿起了高倉健,剃寸頭、戴墨鏡、穿風衣,連衣領也學著立起來,覺得只有這樣打扮才是硬漢。
已經習慣了高倉健冷峻的硬漢形象,大家接受不了熒幕上出現一個跳著“健美操”的奶油小生,唐國強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遭到了觀眾最猛烈的炮火攻擊。
“奶油小生”變成了只靠漂亮臉蛋,外加不會演戲的代名詞,唐國強的演藝生涯開始走下坡路。
找一個“奶油小生”飾演諸葛亮,這怎么了得?沒有收視率怎么辦?所以,這個角色,受到很多人的反對,甚至有人把反對信,寄到了廣電部的領導那里。
廣電部的領導找王扶林問了幾次,唐國強怎么樣?諸葛亮怎么樣?他能不能行?王扶林說,你看看他的形象,看看他演得小品,沒問題。
所幸的是,領導沒有干涉導演的創作自由,給了王扶林極大的信任,沒有強加干涉。
王扶林堅持用唐國強,自有他的理由。
首先,外型貼近,這一點,唐國強比鄧婕有優勢。
書中對諸葛亮是這樣描述的:“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唐國強的相貌英俊瀟灑,有儒雅之氣,智慧之相,先天條件很好,戴上綸巾,披上鶴氅,貼上胡子,很貼近諸葛亮的樣貌,哪里還有半分“奶油小生”的樣子?
第二,有豐富的影視經驗。
王扶林認為,唐國強有豐富的影視經驗,在此之前,他已經主演過很多電影,演技很嫻熟。
之后,唐國強在電影學院的明星學習班深造,進行過理論方面系統的培訓和學習,對演技有一定的提升。
第三,唐國強有演好諸葛亮的決心。
當時的唐國強事業處于低谷期,很少有人找他拍戲,他渴望轉型重新進入影視圈,從“奶油小生”這個固話形象中突破出來。
諸葛亮可以改變唐國強的藝術人生,這就注定唐國強會在這個角色上花更大的功夫,只要努力,加上形象相符,肯定會把這個角色演好。
唐國強進入劇組后,先演的“挖腰戲”,效果非常好,王扶林更是堅定了用唐國強的念頭。可當時依然有很多爭議,大家還是覺得唐國強不行,會耽誤收視率。
于是,王扶林將唐國強的定妝照和他拍攝的幾個諸葛亮片段,拿出來給眾人看??戳绥R頭里惟妙惟肖的諸葛亮形象,加上王扶林和張紹林的力挺,非議聲才漸漸消失。
“諸葛亮”這個角色,成為唐國強里程碑的角色,是他從“奶油小生”轉型為實力派,讓大眾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唐國強的演藝事業,自此突飛猛進,一路高歌。
鄧婕和唐國強,是王扶林力排眾議選中的演員。當時雖然遭到無數人的反對,但王扶林堅持自己的意見,認定了兩人就是他心目中的“王熙鳳”和“諸葛亮”。
事實也證明了,王扶林的眼光是對的,這兩位演員塑造的角色,無與倫比,無可替代,更無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