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億票房導演的是與非
2021年5月20日,本該是一個尋常的情人節,但上午8點,一條新聞迅速刷屏,陳思誠、佟麗婭離婚。
佟麗婭發布微博: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陳思誠則說:2011—2020故事告一段落…… 你們永遠是我最愛的人,換種身份去守護。
陳思誠與佟麗婭離婚,并不讓人意外。
2017年,在佟麗婭剛生下兒子沒多久,還在哺乳期的時候,陳思誠被狗仔拍到,深夜同兩名女子約會。
雖然兩人沒有正面回應,但陳思誠婚內出軌的新聞,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刀在手,殺陳狗”成了那一年全體虎撲直男的心聲。
如果娛樂圈有渣男評選,想必陳思誠一定可以拔得頭籌,一張嘴便是情欲,還總擺出一副高深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不僅渣,還很油。
我們來看看他的渣男語錄:
“每個人都會出軌,有些人是精神出軌,有些人是肉體出軌」。”
“曾經懷疑婚姻,不知道一夫一妻制是正確的,還是一夫多妻制是正確的。“
正如沒有人會相信,陳思誠是個好男人,同樣的,也沒有人能否認,陳思誠在事業上的成功。
當演員,第一部作品就入選百花電影節,還有《士兵突擊》這樣的高口碑代表作。
當導演,有《北京愛情故事》、《唐人街探案》這樣的高票房大IP。
當監制時,有《誤殺》這樣的優質電影,網友們嘴上說著抵制,身體卻很誠實。
一邊diss陳思誠是不知妻美的國服第一盲僧,一邊又爭著搶著買電影票支持作品,硬生生將陳思誠捧成了,華語電影屆第一位百億票房導演,把張藝謀、馮小剛遠遠甩在了身后。
如果票房能夠證明實力,那瘋狂收割119億票房的陳思誠,一定是最優秀的商業電影導演。
但德行有虧的陳思誠,真的配得上嗎?
二、爭議與成就 相伴而行
婚內出軌,對不起佟麗婭,被全網直男痛罵的陳思誠,卻是王寶強最好的兄弟。
2003年,還是演藝圈小透明的王寶強和陳思誠,第一次在電影中合作,出于對彼此的欣賞,兩人相約一起吃面。
然而,當時還在橫店跑龍套的王寶強,連20塊錢面錢都拿不出來。
最后,還是年長一些的陳思誠,主動掏了腰包請客。
2016年,驚掉全體網友下巴的,王寶強”綠帽門“事件曝光,所有人都忙著吃瓜的時候,只有陳思誠公開發微博,力挺好友王寶強。
甚至在對方極度缺錢的時候,毫不猶豫借出300萬,只備注了四個字:兄弟,加油。
樸實的王寶強,不止一次在鏡頭前說,陳思誠與他不僅僅是哥們,更是真正的好兄弟。
事實上,兩人更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檔。
2015年,陳思誠開拍《唐人街探案》第一部,為王寶強量身定做了唐仁一角。
可惜的是,王寶強當時因為意外腿部骨折,無法參與拍攝,陳思誠頂著投資人的巨大壓力,硬生生將開拍時間延后了40天,直到王寶強身體康復。
《唐人街探案》對于獲獎無數的王寶強來說,只是演員生涯小小的一步,但對于陳思誠來說,一定是導演生涯的一大步。
兩年之后,陳思誠推出《唐人街探案2》,以狂攬33億票房的成績,不僅在華語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還讓導演陳思誠賺的盆滿缽滿。
不甘心只是切蛋糕的陳思誠,終于成功轉型成了做蛋糕的人。
然而,與此同時,質疑也隨之而來。
電影情節被指抄襲,演員表演被罵浮夸,觀眾舍不得罵王寶強和劉昊然,便一窩蜂跑去罵陳思誠。
一向自大的陳思誠,破天荒地沒有解釋什么,也許從那時開始,他就已經明白,爭議與成就,永遠是結伴而行的。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爭議只會變得不值一提。
三、陳思誠為何被低估
2021年5月20日,陳思誠與佟麗婭官宣離婚,如今一年過去,佟麗婭事業越發蓬勃,陳思誠卻似乎消失了。
比起在公眾面前頻繁露臉,他更傾向于,做導演,做監制,做幕后投資人,哪怕是參加綜藝節目,也顯得低調、內斂,甚至有些謙卑。
觀眾看得一頭霧水,這還是當初那個狂傲、自大的陳思誠嗎?
陳思誠的確有驕傲的資本,他是第一個與華納簽約的內地男歌手。
自編自導自演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紅遍大江南北,在當時創下10億視頻點擊量。
設定唐探宇宙,三部電影的票房已經超過80億,幾乎是許多電影導演,一輩子都可望不可及的成績。
這些成就,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足夠被夸贊一句天才,吸引粉絲無數。
可惜陳思誠是個例外,網友提起他的時候,想到的是佟麗婭,是婚內出軌,是油膩渣男,唯獨不是青年才俊和天才導演。
陳思誠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肯定?
因為那些讓他成功的東西,在某種層面上,也導致了他人生的短板。
2021年,張譯與陳思誠合作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兩人曾因為劇本問題產生矛盾。
后來,張譯這樣評價陳思誠:”他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標感極強,聰明善變通。“
的確如此,一方面,陳思誠足夠聰明,講起商業電影頭頭是道,熟練地把握觀眾每一個爽點笑點和痛點,這讓他永遠不缺受眾,同時也必須承受爭議。
另一方面,陳思誠又太過聰明,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多次轉型,但借鑒過度,就變成了抄襲,爭議太多,就變成了名不副實。
在討論陳思誠的時候,我一度很糾結,陳思誠的才華的確被低估了。
一個能接連拍出高票房電影的導演,一個能提出并創造IP宇宙的導演,絕不是單單用”運氣好“三個字就能總結的。
然而,某種意義上,導致陳思誠被低估的罪魁禍首,又恰恰是他自己。
如果是你,會怎樣評價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