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又一次登上了人生巔峰。
今年3月,小林沙耶香喜提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生雙offer,最終,她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
兩年內,她的托福成績從62分提高到104分。
▲今年3月,小林紗耶香考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
小林沙耶香何許人也?
2015年出品、2016年在中國上映的日本影片《墊底辣妹》,講述了一個終日玩樂的女孩,工藤沙耶加(有村架存 飾),不僅在家不受父親待見,在學校成績也倒數第一,是眾人口中的廢材,但她不以為意。
母親迫于無奈,把她送到補習班。新的環境里,女孩的心防打開,一個丑小鴨逆襲的故事,也至此開始了。
▲《墊底辣妹》海報,目前該片在豆瓣評分為8.3
這位墊底辣妹,原型正是小林沙耶香。
▲小林沙耶香本人
回看電影,這又不完全是一個辣妹逆襲的故事,它的邏輯結構在于人物對于一系列事件的選擇組成,以及為什么會那樣選擇。它向我們揭示,每個人心里都潛藏有對某種事情的熱望與判斷。
作為一條魚躍龍門的真實錦鯉,我們應該清楚,所謂逆襲,到底發生了什么,又是如何發生的,以及背后復雜的外界環境和心理原因。
當年,《墊底辣妹》爆紅東亞社會,影片所揭示的問題,比它呈現的熱血,更值得探討。
01
廢墟里的辣妹
墊底學生逆襲的故事,怎么講,都容易成為一碗廉價的雞湯。
但是,日本人拍熱血,總是拍得真誠。真誠意味著一種自然的感染力,大過膚淺的煽動。
這跟日本影視創作者骨子里的中二氣息有關。
《墊底辣妹》這個故事,也極容易落入販賣廉價雞血的窠臼,拍好了,是讓人神清氣爽的高級料理,拍不好,是兌出來的濃湯寶。
▲《墊底辣妹》劇照
《墊底辣妹》拍得很簡單,但不要被逆襲、熱血這類成功學字眼所蒙蔽。
簡單的勵志之外,《墊底辣妹》包裹著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蔚募彝ヅc教育,塑造了無數廢材,他們將如何反抗注定成為廢材的命運?
片中的工藤沙耶加,還有跟她類似的補習班廢材學生,一方面在為個體的夢想而奮斗,另一方面,也是對現實的復仇,對父親、家庭和學校的復仇。
▲工藤沙耶加
工藤沙耶加出生于一個問題重重的底層家庭。全家人各有心理問題。
在東亞社會里,這樣的家庭相當普遍,因此格外具有借鑒意義。
爸爸是高考失利的陳年傷痛者,是家庭第一個逃避型人格(他的故事都是媽媽側面透露),他對自己的奮斗史諱莫如深,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男孩子身上。
這是一個典型的父親形象,冷酷、權威、不容置疑,以此掩蓋自己的失敗。他看不起女人,始終擺出一副打壓到底的姿態。
沙耶加和妹妹,還有母親,一直不受父親待見。
成績越來越糟糕的沙耶加,在他眼中就是廢人。
▲《墊底辣妹》的父親形象
他偏執地相信,只有把兒子培養成職業棒球運動員,這個家才有希望可言。
但是,兒子最終也成了教育失敗的產物。在爸爸逃避型人格影響下,他變成了一個依賴型人格——不喜歡棒球卻練習多年,在小群體里不會拒絕別人(混混們叫他買煙就買煙,即使被姐姐罵也堅持要去買)。
以至于最終兒子也站在了父親的對立面。
▲工藤沙耶加(左一)和家人
有趣的是,影片另一個沒有出場的人物、不良少年玲司的爸爸,也是不會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權威型父親的典型。
日本影視劇很擅長塑造這樣的紙片人父親——他們明明存在,卻沒有溫度,他們的孩子學習不努力,是因為要對抗父親,學習努力,也是因為要“報復父親”。
分析完人物的心理,你可能突然就理解了:每個人物的價值觀決定了他為何會那樣做?以及,沉睡在他們內心中的一部分是如何覺醒的?
這將轉換為影片優美的人物弧光。
因此,在這樣的家庭人員構成中,每個人都在泅渡自己的至暗時光,辣妹要想獲得脫胎換骨式的成功——考上慶應大學,擺在她面前的障礙,不是干完一盆雞血就能推倒的。
▲在補習班,工藤立下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志向——考上慶應大學
這本是一個奇跡,但這個奇跡又充滿了現實意義。
02
廢材發起沖鋒
工藤沙耶加是如何成為廢材的,影片有著清晰的描述。
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雙重失敗,把一個具有天才想象力的女孩,塑造成了沒用的“廢物”——大人眼中是廢物,她自己眼中也是廢物。
▲工藤覺得,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
父親有過度的大男子主義傾向,有重男輕女的偏心,對女兒的長期忽視和打壓,促使沙耶加產生了自我懷疑、自我貶低,最終自我放棄。
學校的教育問題,也在加劇這一傾向。她是全校墊底的學生,老師會揪著她的頭發,斥之為廢材。
▲學校老師嘲諷立志考應慶的工藤
當老師得知沙耶加要考應慶時,他也一通嘲諷,甚至反過來勸誡補習班老師,不要對廢物心存希望,也不要破壞學校直升大學的制度。
考試不是打怪升級,沒什么戲劇性可言。但這種對抗父親、對抗家庭、對抗教育和文化的沖突,算是給足了戲劇張力。
對抗世界,母親曾是沙耶加唯一的戰友。影片一開始,母親就在睡前故事里告訴幼小的女兒,世界沒有陳規定勢,一切皆可改變,有時只需要一個夜晚就可改變。
對于孩子來說,“知道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開始,可惜這種觀念長期被打壓。
▲感到失敗的沙耶加,與母親相擁而泣
母親盡管是打壓式教育的受害者。但實際上,她思路清晰、毫不懦弱,很有主見和執行力。和常見的懦弱沒主見、被強勢父親欺負到邊緣化的影子媽媽不同。
她正直善良、能看到逆境中的正面意義,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如對孩子堅持教育投入,對孩子不出賣同學而遭受處分加以贊許,反抗爸爸的奚落與不支持。
▲父親與母親的教育觀念產生分歧
但這沒有改變她和女兒在家庭的弱勢地位。
沙耶加不是這種社會文化的特例,補習班的學生,甚至補習班老師——坪田信貴,都是這種教育文化的受害者。
他們聚在一個小世界里,抱團取暖,向著貶低他們的大人世界,發起了沖鋒。
也正是因為這種矛盾和反差。補習班,仿佛成了一個童話世界。工藤第一次到來時,三言兩語就被坪田老師撬開了心防。
他像是這個童話世界的魔法師一樣。
▲補習班老師平田信貴
不要指責這種設定過于簡單粗暴,老師的夸贊,對工藤來說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不斷墮落的人生。
影片改編自坪田信貴撰寫的真實故事,他絕對是這場奇跡的關鍵。
但他本沒什么離奇的訣竅。比如面對沉迷電玩的學生,他研究電玩攻略。遇到打扮時尚的工藤,就跟她討論如何變得時尚,男生能不能穿露臍裝。
方法笨拙,但刀刀見效,甚至在后期決勝時段和學生產生了很好的互動,是一個增強信任并彼此靠近的好方法,令一個人的長跑變成了多個人的助跑、帶跑和陪跑,為工藤沙耶加考慶應大學鎖定勝局。
▲是坪田影響了工藤沙耶加的整個人生
沙耶加進補習班的第一天,坪田老師就讓她把慶應大學這個漂浮在空氣里的夢想寫在表格上。
這個動作并非心血來潮,寫下具體目標是將其固化的一個重要儀式,會讓立flag 的人興奮愉快,并全身心地投入,像一個人生設計師展開實現藍圖,是經過驗證的有效方法。
坪田夸獎沙耶加的語言也很有意思。他夸工藤,“你真是天才級的創意+夸張的知識貧瘠性”,“你簡直是時尚潮流之外的無知族女王”。
看似坦率的對白一方面輕松好笑,一方面測試了沙耶加的心理強度,也避免了錯誤的坑(比如玲司媽媽常說的“只要做就會做好”聽起來靠譜卻是流行的謬誤)。
▲即便測試不理想,坪田也對沙耶加夸贊有加
他更像是一個會召喚魔法的魔法師。
除了制定學習計劃,坪田老師還針對歷史薄弱的學生推薦了歷史漫畫書,考前贈送好運咖啡、守望相助(沙耶加考試成績沒下來的時候坪田、老社長、玲司三個大男人枯坐等候,確知通過后大家都擁抱笑哭了的細節)、以及寫信鼓勵,等于說,一個工藤沙耶加的入學考試,成了全家人+全補習班老師和校長+補習班朋友+閨蜜三人組的希望。
在決勝一擊來臨之前,潛在的動機和無意識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這真的是在召喚魔法——召喚工藤沙耶香的心流,喚起讓她全身心投入,同時伴有興奮感的一種學習心理狀態。當人物處于心流狀態時,會感到時間好像停止了,而且這項活動的難度剛好與她技能相匹配,既不感到無聊而放棄,也不會因為太難而緊張……
▲學渣轉身變成了學霸
夢想照進現實原本就是離奇之事,但深度的打磨和細節將可信與現實融為一體,當所有激勵的星火積累到足夠規模,主人公堪稱決定性的事件一定要爆發了——
既用盡錦囊,上足保險,士氣高昂,焉能無勝算?
03
少女的實現
說到女主的自我,當然是關鍵中的關鍵,昔日濃妝艷抹的青春期少女,并不只懂吃喝玩樂,她需要通過考上慶應大學,換來自信滿滿的活著,打敗注定成為廢物的宿命。
需要強調,工藤沙耶加并非普通辣妹,她只是頂著辣妹符號的潛在成功人物,她的原型——小林沙耶香在今年的第二次成功足以證明這一點)。
成功人物首先是風格獨具的夢想家,堅持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并能忍受艱苦的刻意練習和延遲滿足,這在片中已有很好體現。
▲墊底學渣工藤沙耶加,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其次需要解決一個邏輯的問題,放著很有前途的膚淺辣妹不做,為何要學人家當學霸?辣妹和觀眾一樣,不會隨便拿個理由就行動。
當然是要改變被逼退學的窘境,但這只是小目標。
原來躺平的路走不通了,習慣的平衡被打破了,被逼絕境不服輸的個性被激發了。索性放手一搏,最好通過實現不可能的任務,改變自己、媽媽和妹妹在家庭不被重視的地位,報復爸爸。
這是中級目標。
▲考上應慶的激動一刻
那么這時,編劇對于媽媽性格中閃光點的塑造就落在了實處,沙耶加承其基因與歷練,理所當然的獨立、有主見、擔當、隱忍、堅強、樂觀、自信……突破了她自我貶低的牢籠。
她需要的自信,是一個不斷戰斗不斷積累的過程,類似菜鳥玩家升級打怪:逆光中美少女騎單車的鏡頭,寓意追逐夢想的微光,昔日最重視的大波浪卷逐漸平直,寒風中的淚水封印在臉上。
▲逆風而行的工藤沙耶加
為什么我們喜歡勵志故事?因為資源永遠不夠、時間永遠不夠、被愛永遠不夠、正義永遠不夠。
如果我們還想要在短暫的人生中成就點什么,就必須抓緊手里的一切,與我們欲望的匱乏迎頭交戰,超越動物性的膽識與磨礪,才見優美的人性之光。
這才是最終極的自我實現。
不得不承認,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日本編劇比很多東方國家都更細膩到位。
▲坪田鼓勵工藤沙耶加,不再逃避,勇敢面對,才是最好的辦法
影片結尾沙耶加像小時候那樣跳上爸爸的背,此時全家最有出息最強大的復仇女神,變回了爸爸的小女兒。
硬懟不是力量的表現,溫柔才是。
她在獲得力量之后領悟到了真正的強大是收斂起鋒芒,與家人溫柔相待,因為“我已變為巨人”。
▲影片結尾沙耶加與父親和解
此時弟弟也受到姐姐的示范啟發,主動與爸爸和解,青春期的姐弟倆分別找到親密關系的破解出路。
另外我也很欣賞影片對沙耶加與玲司的戀愛處理,為何洞房花燭不能趁著金榜題名一起實現?
因為如果他們相逢,那一定是在更高處。
高處,快感與痛感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