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上海灘,漫畫家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風靡大街小巷,精靈古怪的“小三毛”得到了無數(shù)人的喜愛。
此后的幾十年里,三毛的故事被多次改編成不同版本的影視作品,成為幾代人共同的影像回憶。
在眾多版本中,1949年由上海昆侖影業(yè)公司出品的電影《三毛流浪記》是最早的一版,不僅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國產(chǎn)故事片,也是被很多人認為是最貼近漫畫原作的一版。
雖然距離本片上映已經(jīng)73年,但這部和新中國同齡的電影,至今仍在電視上不斷播出,得到新一代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01、遭遇恐嚇,拍攝過程一波三折
1948年,《三毛流浪記》要拍成電影的消息在上海傳開,讓不少漫畫的忠實粉絲著實激動不已。
但當時還未解放,由于《三毛流浪記》通過三毛的遭遇諷刺了當時的社會,這無疑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沒多久,張樂平收到了一封恐嚇信,信上寫著“三毛再搞下去,當心腦袋!”電影的相關主創(chuàng)同樣都收到了恐嚇信。
在這樣的局面下,再堅持拍攝很有可能會讓人盯上他們,真的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但從張樂平到影片所有臺前幕后的人員,都沒有被恐嚇信嚇倒,依舊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三毛流浪記》的拍攝工作。
幾個月的拍攝過程,劇組的所有人都過得非常艱難:他們一邊要防備特務的騷擾,一邊還要因為制片廠的經(jīng)濟危機想方設法解決大家的工資問題。
在昆侖電影廠的幾次催促下,劇組只能加緊拍攝進程,拍到接近收尾時,遭遇混亂時期,劇組不得不先保存膠片暫時停機。
直到1949年5月迎來解放,影片才重新開機,導演又抓緊時間補拍了一些反映現(xiàn)實的鏡頭,最終趕在開國大典之后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慶祝解放,影片在結尾加了一場“三毛參加解放游行”的戲,告訴觀眾受盡苦難的三毛他們,終于沖破黑暗迎來光明。
影片上映后在全國引發(fā)轟動,宋慶齡也因此在全國開展救助流浪兒的活動,足以證明本片的影響力。
02、陣容豪華,幾十位大明星甘愿“跑龍?zhí)住?/p>
這部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影片能夠順利完成,離不開很多愛國電影人的支持。
比如影片的制片人韋布,在進入電影圈前他一直想在上海成立“新中國劇社”,但由于當時環(huán)境不允許,他的夢想被無情澆滅。
之后,韋布在上官云珠以及妹妹的幫助下進入電影圈,準備制作一些揭露社會現(xiàn)實的愛國影片。
幾番挑選后,韋布選擇了這部老少皆宜的《三毛流浪記》作為邁入電影界的敲門磚,又憑借此前在話劇圈積累的關系,找來幾位業(yè)內(nèi)頂尖的編劇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
最開始的劇本是由老牌編劇陽翰笙創(chuàng)作,他強化了漫畫中的社會批判色彩,為此還把三毛設定為從農(nóng)村來的孩子,借此達到更深刻的批判效果。
但影片的兩位導演趙明和嚴恭覺得這一版太嚴肅,于是在商議后決定把漫畫原有的喜劇元素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比如片中有一場戲,他們在兒童節(jié)發(fā)表講話,義正詞嚴地說要“愛護兒童,尊重兒童”。
與此同時,畫面里衣衫襤褸的三毛和同伴卻被排斥在光鮮亮麗的兒童之外,遭到警察的驅趕,這和上面的講話形成鮮明的對比和諷刺。
除此之外,影片還吸引了不少電影圈響當當?shù)拿餍谴笸髤⑴c,稱得上全明星陣容影片。
在影片的后半段,有一場戲是貴婦人給“干兒子”三毛舉辦Party,這場戲找來的龍?zhí)兹貉荩际巧虾k娪敖鐢?shù)一數(shù)二的大明星。
像趙丹、上官云珠、黃宗英等50余位演員,他們都是第一次在一部電影里齊聚一堂,雖然大多只有一兩個鏡頭,但出于對愛國電影的支持都心甘情愿來跑個龍?zhí)住?/p>
有意思的是,上官云珠帶來了只有4歲的女兒,在片中客串了一位富家小姐,還和三毛來了一個“禮貌又不失尷尬的吻”,成就了影片的一個經(jīng)典場面。
而且9歲的錢理群也參演了本片,在里面飾演“笨孩子”一角。
03、因為打架被選中,“三毛”轉行后成為電路專家
大腦袋,細脖子,干瘦的小身板,特別是三毛身上那股古靈精怪的氣質,都被只有8歲的王龍基拿捏得活靈活現(xiàn)。
王龍基出生于一個藝術之家,他的父親是著名作曲家王云階,在本片中還客串了一個鋼琴師的角色。
其實在此之前,王龍基已經(jīng)在《新閨怨》《艷陽天》等電影中有過出演,是上海灘小有名氣的童星。
之所以會選中王龍基,是因為導演嚴恭偶然間在電影廠附近看到三個孩子打架,其中個子最小的王龍基氣勢最足,完全不輸給其他兩個大孩子。
看著王龍基機智靈活的形象姿態(tài),嚴恭心中一動:這孩子和三毛也太像了吧?
就這樣,王龍基得到了出演三毛的機會,連張樂平再見到他后,都說“這正是我畫的三毛!”
為了真實還原三毛的形象和特點,王龍基在拍攝中吃了不少苦頭。
每天一大早,王龍基就要帶上化妝師用泡泡糖做的一個惟妙惟肖的“假鼻子”,頭上的“三毛”要用沾著毛絨的三根銅絲貼在橡皮膏上,漫長的化妝過程讓年紀尚小的王龍基經(jīng)常鬧脾氣。
還有當街喝糨糊的一場戲,雖然導演把糨糊換成了藕粉,但看著又臟又破的糨糊桶,王龍基怎么也不肯喝。
無奈之下導演只好狠下心來,把王龍基給餓了一天,最后餓壞了的王龍基抱著糨糊桶咕咚咕咚地喝,這才有片中令人唏噓的一幕。
在王龍基和攝制組的共同努力下,坎坷多磨的三毛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
就連毛岸英也被三毛的故事深深感染,看完后在電影院里久久不肯離去。
可惜的是,王龍基并沒有沿著演員的道路走下去,大學畢業(yè)后他選擇去當兵,在文工團擔任創(chuàng)作員的工作,還被授予了軍銜。
之后王龍基又進入工廠,成為工廠的技術專家,還在國內(nèi)外的雜志發(fā)表過近百篇專業(yè)文章,成為中國電路行業(yè)的開拓者。
前不久紀念秦怡去世的一場節(jié)目中,已經(jīng)82歲的王龍基講述了1949年與秦怡合作電影《母親》的往事。
從采訪中看得出,年過80的王龍基仍然精神矍鑠,說話清晰有條理,希望老人家保重身體,感謝他所締造的三毛形象!(撰文:皮皮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