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里的妮可和查理,是即便知道愛著已經沒有意義,卻仍然選擇繼續愛著對方,在這段回不去的關系里,只剩互相傷害、互相安慰,原諒的話總伴隨著傷人的話而來,他們又哭又笑又憤怒又欣慰的放手,像是種了然于胸的釋懷,對于他們這段緊密又疏離的婚姻。正因為這樣,看完電影時是如此惆悵又酸澀,很想去知道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還愛著對方卻又如何知道再愛也沒意義了呢?
只是當還沒想透,又想起了《風暴過后》里的麗芙與馬爾科,因一次意外讓兩人婚姻變了調,他們最終沒有走上離婚一路,可明眼人其實都看得出來這段婚姻早已傷痕累累,兩人更是隨時處在崩潰邊緣,唯一支撐著他們、甚至可說是系著他們的只剩怨恨,和妮可和查理相同的是,麗芙和馬爾科也是愛著彼此的,只是如果這關過不去,繼續愛著已無意義,兩人幸好的是,他們面對的是看得見的難題,事已至此沒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能做的首要事就是努力讓自己、讓生活回到正軌,因自責愧疚而生的尷尬感令兩人變得緊張,他們無法對對方傾訴,只能各自找方法宣泄、療傷,他們想守住他們滿是傷疤的婚姻,不愿在他們回不去過去的時候去談分開。
生命里總是會有些猝不及防,當事情發生后盡管不去提,也不代表不曾發生過,無法假裝也無法不去想,只得任憑它反覆折磨自己、侵蝕自己。《風暴過后》讓麗芙與馬爾科陷入被強暴與目睹強暴的身心靈受創之中,以幾幕戲就讓觀眾明白了他們的內心狀態,以及這件事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與改變。
導演史費塔迪肯細膩地剖析著受害者的復雜內心,同時亦從不同立場的人用不同視角來審視這件事并提出建議,從心理醫生到身邊朋友,然旁觀者終究只是旁觀者永遠不會變成當事人,導演此法用意只是再強調了當事人遇事后就算再如何隱藏情緒,心底那股憤恨還是掩蓋不了,而他們也非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不光是這樣,導演史費塔迪肯更安排了兩人與加害者重逢,再針對受害者對加害者的想法,以及對于自己與彼此的變化有更深入的探討與激辯,復仇只是很自然的成為一種發展(決定),實際上再談的終究還是麗芙與馬爾科如何處理兩人分歧的意見、還有面對這段搖搖欲墜的婚姻。
兩年前麗芙和馬爾科在旅游時遭到三位年輕人襲擊,身上財物不僅被洗劫一空,麗芙更在馬爾科面前遭到沙夏強暴,這件事帶給兩人極大傷害,兩人雖然仍舊繼續選擇在一起,不過很顯然的兩人多少都變了。兩年來麗芙是固定在尋求心理醫生的協助,而馬爾科則開始練起拳擊,似乎不想要再度發生事情時自己無力回擊,生活看似已經漸漸回到正軌,麗芙也結束了療程,盡管馬爾科因為心理壓力還是沒辦法正常做愛,但他們都在努力著,只是沒想到一次偶然竟讓馬爾科遇上沙夏并且認出了他,當看見沙夏帶著女友有說有笑的離開,自己卻和麗芙兩人度過漫長的兩年痛苦,對他的憤怒再度燃起。
于是馬爾科開始瞞著麗芙,每天每天都到地鐵站等待,終于被他等到了沙夏、也被他知道了對方的住處,讓他也不小心被沙夏發現,兩人一陣追逐扭打后馬爾科掛彩回家,在麗芙的追問下他才告訴她,他碰上了當年強暴她的那個人。麗芙不愿再想起這件事,她希望馬爾科能夠像她一樣原諒對方,唯有原諒才能放下,但馬爾科做不到,他沒辦法裝做自己沒看到對方,當麗芙跟著馬爾科來到沙夏的住處樓下,當她再次看見沙夏,平靜的內心又掀起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