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被一部電影的預告片整破防了。
65歲的女兒得了阿爾茨海默癥忘了85歲的媽媽。
這是電影《媽媽》中的情節。
當吳彥姝飾演的媽媽對奚美娟飾演的女兒說“我會保護好我自己的小孩”時,很多人哭著評論:
“不管多少歲,只要有媽媽在身邊,就仍是個孩子啊?!?/p>
吳彥姝總不會讓我們失望,期待疫情過去,這部電影趕快上映。
說得沒錯,這幾年來,盡管吳彥姝常扮演配角,但她卻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女配角。
她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的林唐秀懿;
是《流金歲月》中的南孫奶奶;
是《相親相愛》里的鄉下姥姥;
是《穿過寒冬擁抱你》中的謝詠琴……
每一個角色她都飾演得入木三分,也因此收獲了“國民奶奶”的美譽。
不過,吳彥姝讓人驚嘆的不止是84歲高齡還在搞事業。
不久前,奶奶還憑一組健身照火上了熱搜。
一字馬、燕兒飛……動作干脆利落,絲毫不見老態,滿滿的少女感。
想起有人曾問吳彥姝,為何能始終保持一顆少女心?
她說,年輕時父母寵,結婚后丈夫寵,如今女兒和外孫寵,生活在愛的環境里,怎能沒有少女心?
然而,翻開她的履歷,才發現她像普通人一樣,也經歷過許多磨難。
一顆少女心可不全是寵出來的。
01
優雅和俠氣的結合體
1938年,吳彥姝生于廣州一個富裕的家庭。
她的父親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國際金融,畢業后在大學當過教授,也做過實業,后來在山西醫學院任職。
她的母親也是大學生,主修中國文學,兼修家政。和現在不同,當年的家政是學習如何經營家庭,讓自己更有價值的。
在母親的影響下,吳彥姝從小就在學習優雅,學習做更好的自己:隨身攜帶手絹、吃飯不露牙齒、走路姿態要優雅……
可以說,《流金歲月》中那個優雅的南孫奶奶,就是吳彥姝的本色出演。
只不過,與劇中重男輕女的南孫奶奶不同,她的家族頗為開明。父親說子多母苦,吳彥姝是那個年代少見的獨生女。
再加上叔伯家都是男孩,一枝獨秀的她是“團寵”。
那時,除了在規矩上母親要求得嚴些,吳彥姝從沒被過多束縛。
起初,父親希望她學醫,但她害怕解剖,父親也不強求。
后來,她迷上奧黛麗·赫本,從發型、衣服、形態都模仿個遍,最終愛上表演。
有一次,父親帶她去話劇院看演出,她心中的表演夢噴薄而出。
恰巧,當時山西話劇團正招生,她報名后很順利地就考上了。
然而,在那個年代,身為大家族的兒女,做演員可以說是驚世駭俗。母親原本不認可,但父親說行行出狀元,支持她去追尋夢想。
就這樣,由于家人的開明,大家閨秀吳彥姝并沒有走一條“富太太”路,而是另辟蹊徑,奔向了熱愛的舞臺。
到了話劇院后,她很快被委以重任,擔當女主角劉胡蘭。
原來,她能考上話劇院的很大原因是“靠臉”。她的臉圓圓的,特別符合劉胡蘭的形象。
只是,拋開形象,兩人的生活環境實屬天壤之別,吳彥姝演得很艱難。
“站也不會站,手也沒地方放?!庇幸淮闻诺揭粓隹迲?,吳彥姝不知道怎么演,說啥也哭不出來。
演不出人物的內心,所有的表演都將浮在表面。
話劇團決定讓吳彥姝去劉胡蘭的家鄉體驗生活。
她住進一個農民爺爺家,當時是冬天,天氣很冷,她當天就感冒了。半夜,爺爺給她煮了一碗蘿卜水,她感動得眼淚直流。
后來每拍那場戲,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農民爺爺,流淚也不再是刻意表演,而是真情流露。
在農村的日子很苦,臉上的皮被曬掉一層,但從小生活優渥的吳彥姝一聲苦也沒有叫。
她想著既然來了,就要適應這個環境,就要體會透徹。
而體會過農民的淳樸善良,也體會過勞作的艱辛,經過幾年的捶打,吳彥姝終于找準人物狀態,也從零學會了表演。
用心的演繹效果會說話。他們之后的每一場演出都是掌聲雷動。
讓吳彥姝尤為自豪的是,有一次周恩來總理觀看了他們的演出,并親切地和她握手,夸她演得不錯。
原來,找到人生價值,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能圓滿。
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父親后來被認定為右派,吳彥姝一直希望能有機會給父親平反。
有一年元宵節演出,臺下坐著省委領導。她表演完竟大無畏地走過去,不卑不亢地說明前因后果,父親真的得以平反。
難怪她的女兒張荷兒說:“我媽年輕那會兒是個俠女?!?/p>
將優雅和俠氣揉為一體,一面是氣質,一面是勇敢。然而,歸根結底,這二者的底色都是愛啊。
02
痛失摯愛,又遇“新生”
除了原生家庭給予她無條件的愛,吳彥姝的婚姻也非常美滿。
吳彥姝和丈夫張一非是在上世紀60年代末結婚的。
張一非比吳彥姝大9歲,曾擔任過山西音樂家協會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等職務,是國家一級作曲家,一生創作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有《我愛美麗的心靈》《煤炭工人多光榮》《春天的山西》等。
都投身于文藝事業,夫妻二人本就同氣連枝、志同道合,丈夫又年長些,在日常生活中,吳彥姝一直是被寵的那個。
在那個多子女年代,他們二人也只生育了一個女兒。
而吳彥姝作為話劇演員,常常要到全國各地巡演,家里家外大多靠母親和丈夫支撐,用她的話說就是“我主要負責工作”。
仔細想想,在那個標榜女性要做賢妻良母的年代,吳彥姝的行為多少有些“不標準”。然而,這也恰恰說明她是被偏愛的。
而事實證明,被偏愛的不一定有恃無恐,真正懂愛的人也在回饋愛。
說起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經常有影視劇導演找吳彥姝拍戲,但因為單位限制多,她只能忍痛放棄。
不過,演話劇之余,她后期也在學習如何做導演。55歲從山西省話劇院退休后,她本想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誰知,丈夫心臟病、糖尿病纏身,每天都要服藥、吸氧,根本離不開人。
為了照顧丈夫,熱愛舞臺的吳彥姝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告別。
可老兩口一直靠工資生活,積蓄本就不多,為了治病,生活得并不寬松。
每當丈夫的氧氣用完了,吳彥姝就騎自行車去醫院換氧氣。只有丈夫需要跟著去醫院時,她才舍得叫車。
然而,攙著丈夫下樓走得慢,司機常常等不及他們下樓就離開了。為此,老兩口經常要等上三四輛出租車。
只不過,就算再艱難,只要有愛人在身邊,一切苦痛都能下咽。
不幸的是,2007年,丈夫還是離世了。更不幸的是,失去摯愛的痛還沒消散,幾年后,疼愛她的父母又相繼離世。
人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目送。
人生旅程過半,這種無奈又悲涼的痛總是無法避免。
可話雖如此,當這種不可承受之重驟然砸下,誰又能免俗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吳彥姝的心情都十分抑郁。
2011年,不忍母親一個人留在山西老家,女兒將吳彥姝接到了北京。
恰巧那時,《西游記》劇組盛邀吳彥姝飾演毗藍婆菩薩。
這個角色戲份不多臺詞量卻頗大。不過,這對于演了一輩子話劇的吳彥姝而言顯然不算什么。
她的演繹出色極了,給很多導演留下深刻印象。緊接著,戲約一部一部找來:《手機》《失戀三十三天》……
吳彥姝沒想到,在自己六七十歲的年紀里,竟然又開啟了事業的第二春。
對于吳彥姝的“第二春”,女兒和外孫舉雙手贊成。
他們知道老太太是閑不住的,不如放手讓她給自己找點兒樂趣。
誰成想,本以為是業余愛好,吳彥姝卻當了真,還一不小心就火了。
后來,她終于明白一個道理:
“生命中的變數是歲月之不可抗,歲月給予的始終比她失去的多。”
03
無懼皺紋,向前看
歲月給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閱歷,就像吳彥姝的滿臉皺紋。
那還是當年吳彥姝被下放到農村時整日風吹日曬留下的,當時的她才三十幾歲,滿臉皺紋自然顯老。
可她沒有想到,這些皺紋竟是她事業的“敲門磚”。
2015年,有一部神秘的戲找到吳彥姝。
她只知道對方要找一個臉像80多歲但實際年齡最好是60多歲的女演員,但導演保密、故事保密、片名也保密。
懷著一顆好奇心,她欣然前往。誰知,這部戲要去國外拍。
吳彥姝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雖然不會英語,沒有人陪同,但她硬是單槍匹馬拿著女兒給她的英文詞典,勇敢出國了。
而這部戲就是讓她大火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后來,導演說之所以選擇吳彥姝,是因為她的皺紋特別慈祥。
巧的是,《相愛相親》的導演也是看中她的皺紋,才邀她演姥姥。
不過,那一次,吳彥姝卻有些猶豫,她覺得這部戲“太苦了”。
這倒不是說她怕累,而是有一場重頭戲需要在漫天風沙中完成,她有過敏性鼻炎,怕自己表現不好。
沒錯,當很多人接戲只關注片酬高不高時,吳彥姝的關注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能不能演好。
為了不給劇組添麻煩,她每半年就體檢一次,遇到戲份重的角色時,進組前也會自發做檢查。
吳彥姝就是這樣一個認真到極致的人,但也正是這股子認真勁兒,讓她不斷攀上事業的高峰。
正如吳彥姝所說:
“演員是要有生活的,皺紋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臉上依然光滑,你就會覺得那些角色不可信。歲月組成了我人生的故事?!?/p>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吳彥姝的女兒張荷兒也說:
“我媽越老越好看,小時候不覺得,生活點點滴滴積累,量變引起質變?!?/p>
很多人都覺得,年輕時的積累似乎沒什么用,但事實上很重要,因為這條路會告訴你怎么變好。
而這條“變好”的路,依仗的不過是3樣東西。
一是獨立。
別看吳彥姝如今80多歲了,但她仍和女兒分開住。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母女關系疏離,相反,她們有空就一起喝咖啡、插花、玩養蛙游戲,關系別提多融洽了。
用吳彥姝的話說就是:
“女兒覺得我有能力一個人過好日子,也有自己的事業和愛好,所以我們有親情但互不干擾。我覺得只要有愛,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個人也能把日子過好。”
不過,女兒表面上對老媽采取的是“放養”政策,實際上,每次出門,兒子的APP上都會顯示著姥姥的行程。
把關注放在心里,把支持揚在臉上,這樣的愛,充滿了自由的味道。
二是好奇。
從小到大,吳彥姝都是一個充滿童心的人。如今,支付寶偷菜,逛淘寶、叫網約車、打籃球、玩娃娃……她絕對算得上一個摩登老太。
2020年的六一兒童節,她還發微博稱:
童心未泯,純真如初,愿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三是學習。
無論是年輕時排話劇,還是如今演戲,吳彥姝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就在于,總能以空杯心態去學習、思考。
在她看來,“每一個角色都是不一樣的生命體驗。演老人不能演重了,也得磨練演技”。
是啊,假如時光飛逝,那么活到老學到老,向前看才能跑贏時代變遷。
04
除了對養老有心得,吳彥姝的灑脫之處還在于通透。
談和年輕人的相處秘訣,她說,少管對方,少提要求,少給建議。
年輕人不需要建議,需要自己經歷。
談女人在生活和感情中,有什么是應該奮不顧身去爭的?
她說,要爭的是自己爭氣,就是自己把自己做好。
談婚姻里面出現危機,該怎么維護?
她說,雙方都能夠主動理解對方的難處,這就好了。
特別喜歡吳彥姝說的這句話:
“一個人如果一定要經歷變故,那就是不可擋的,不管什么大事來了,過了那段時間,就成為過去了,就成為小事了。
不過是臉上長幾條皺紋,都會過去,什么事也別怕。”
或許真正的少女心是,看淡失去,看重留下,讓自己始終熱愛當下。
女人這一生,最棒的事不就是:
按照自己的意愿,不慌不忙、無畏無懼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