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迎風呲三丈,如今順風滴一鞋。
時光飛逝,誰能想到,電影《功夫》距上映到現在已經18年了。
18年,你知道這18年里《功夫》有多神奇嗎?不僅沒被遺忘,反而評分直線上升。
最近也沒有什么好看的電影上映,只能去翻看一些經典電影,忽然發現電影《功夫》的評分和數據又發生了變化,已經接近百萬觀眾評論,評分更是上到了8.7分。
遙想《功夫》初上映時,那時還沒有某瓣等影評站,所以很大程度上只是靠著一些論壇來宣發,直到兩年后,影評站出現,開始給《功夫》打分。
然而這時卻出現了一個讓影迷難以接受的事情,《功夫》連8分都沒上去。
雖然評分不代表電影最終的品質,但是影迷們還是默契的一直關注著這部電影的評分走向。
在這18年里,《功夫》也確實沒讓大家失望,“六公主”默默的在黃金段反復輪播,再加上短視頻的二次創作,都讓這部影片一次又一次的翻紅,不少觀眾甚至2刷3刷來推敲其中細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讓觀眾如此癡迷《功夫》呢?
一、
周星馳會老去,但是他創造的“梗”可能不會。
馮小剛一句“還有誰”,至今還會被一些UP引用,雖然馮小剛這個角色出場不足5分鐘就去吃盒飯了,但是這聲夸張的嘶吼,卻成了必看橋段。
在影片上映之后,不少觀眾都調侃過馮小剛,稱這是他最高光的時刻,可能會被當成“名場面”流傳下去。
以馮小剛的性格,如果是在別的電影中,他肯定會懟回去。但是這次他并沒有,而是很服氣周星馳給他設計的這個角色。
我也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和周星馳合作,他對角色的理解和掌控值得我學習。
陳國坤飾演的斧頭幫幫主,這個角色設計的有些“癲狂”,但是又色厲內茬。他跳的這段舞蹈,雖然只有幾十秒中間還穿插了不少他壯大的場景。
但是這段魔性的舞蹈卻火大了,18年里不斷被改良,甚至變換不同BGM的時候還會有不同的味道。
當然,這部劇的其他小“梗”也很密集。
“一支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包租婆追他時的那場飛毛腿大戲,用匕首當作后視鏡的創意,幾乎每一秒都有梗。每一場戲都有名場面。后來的喜劇電影都望塵莫及。
二、
周星馳不僅實現了自己的武俠夢,也實現了觀眾的武俠夢。
此前周星馳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非常崇拜李小龍。在他的電影中也經常出現致敬場面,電影《千王之王》周星馳的大戲以及擺的姿態,電影《賭俠》中用皮搋子模仿雙節棍。
是啊!
誰沒夢想過成為武林高手呢。
“港片”在進入90年代后期的時候,就已經逐漸把快意恩仇的江湖轉換成了俠肝義膽的警匪片,雖然同樣有能看,但是總是意難平。
難道,高樓大廈里就不能有武林高手嗎?
所以周星馳特意把影片的背景設立成近現代。
武林俠士也都分別有了不同的工作。
這可能就是想告訴大家,“武俠”并沒有消失,他們只是在做不同的工作,但是這些俠客還是會在需要的是時候出現。
可能就像影片最后,那個賣書的又找到了一個小孩,問他要不要秘籍,不合適還可以在換不同的,并且拿出了好幾本。
仿佛就是再告訴觀眾,還有不同的武俠故事。
三、
周星馳的電影,一如既往的很有深意。
很多觀眾都說,周星馳的電影每看一遍都能找到不同答案和內涵。
也確實是這樣。
看《功夫》第一遍時就覺得搞笑,以及周星馳這個角色最后變善良,與賣棒棒糖的姑娘在一起很溫馨。
然而在看一遍就會發現,這部電影里還有一些原型,“火云邪神”在介紹他的時候稱他是“某某王”,再結合這部電影的時代,其實還真有這個人。
他就是“王亞樵”。
這個人和電影中的人物是一個稱號,當時可是個知名人物,不少梟雄都很害怕他。
當然,后來對于“斧頭幫”這個設定還有另外一個說法。
當時正是周星馳和向華強交惡,向華強的妻子陳嵐不斷的呼吁旗下明星孤立周星馳,所以周星馳就按照向華強的背景設定了這個角色。
暗指是他最后戰勝了向華強。
最后:
不同的人看《功夫》這部電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畢竟“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能做到讓每位觀眾都有不同的感受,這不恰恰證明了這部電影的優秀嗎?
文|梁木也
小伙伴們,你們看這部電影時有什么感受?歡迎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