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多年的電影史中誕生了不計其數的電影,有的上映即大火,有的一直無人問津,
而有一些在上映之時被當作爛片,票房一度低迷的電影卻在多年后煥發出生機,被當做經典之作。
這11部電影在拍攝時傾注了大量的金錢和心血,卻并沒有得到對應的票房回報,有的公司因此落沒,甚至有導演為此抑郁而終,《阿修羅》虧7億。
好在經過時間的沉淀,他們的精彩得以被挖掘,被世人視作經典。
一、《投名狀》
2007年,古裝大片的熱潮還未褪去,陳可辛導演也想分一杯羹,把目光瞄準了古裝方向,希望借助這部電影一展雄風。
《投名狀》改編自清朝末期的三大奇案之一“刺馬案”,講述的是三位結義三兄弟在利益的驅使下自相殘殺,最終分崩離析的悲慘故事。
陳可辛導演對這部電影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在選擇方面也是用心良苦,分別邀請了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三位“頂流”演員出演。
其中,友情價出演的李連杰一人的片酬就高達一億元,再加上場景搭建的大工程,拍攝等費用,成本已經超出3億元。
為了還原歷史波瀾壯闊的大氣感,陳可辛在拍攝過程中花費了很大的心血,光“舒城之戰“短短十幾分鐘的劇情就拍攝了20余天,
在影片中采用了大量人海戰術,每一個群演都經過精心安排。
在劇組的努力下,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大片落下了帷幕,可惜的是,這部劇并沒有獲得如期的熱度,票房極度不理想,甚至連本金都收不回。
時隔多年回過頭再看《投名狀》,不得不感慨一句這是一部被埋沒的佳作,畫面大氣磅礴,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主線講的不僅僅是主角的兄弟情,更是把人性的復雜表現的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主角的李連杰更是一舉拿下了金雞獎影帝,很多人評價:“《投名狀》是李連杰演技的巔峰時期。”
二、《埃及艷后》
1959年,電影《賓虛》風靡全球,連續斬獲了奧斯卡11項大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史詩片的浪潮,
20世紀福克公司也瞄準了這一商機,計劃籌拍一部歷史大片《埃及艷后》。
20世紀福克公司對這部電影勢在必得,投入了大量成本,邀請了當紅大咖伊麗莎白·泰勒當女主角,兩位男主角也都是拿到過國際大獎的實力演員。
在拍攝過程中,公司統統采用了頂級配置,幾乎把全部身家都賠了進去,
為了還原埃及艷后的美艷和奢華,劇組制作了65套衣服,每一件都價格不菲。
其中有一套衣服由24克拉黃金布料制作而成,其奢華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極度奢華的場景,劇組斥巨資還原了羅馬城以及埃及宮殿,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富麗堂皇的畫面,給人極致的視覺享受。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影片上映后幾乎無人問津,僅僅收獲了2000多萬美元,不到投資額4400萬美元的一般,換算到如今,公司虧損超過2億元,
20世紀福克公司賠的血本無歸,再創《賓虛》輝煌的美夢破滅了,《埃及艷后》也因此被評為“最賠錢”的電影。
如今回過頭再看這一部充滿年代感的大片,不難發現她的精彩之處,精美華麗的場景給人帶來極致的視覺享受。
從埃及艷后的角度出發,讓人們更加了解那一段奇幻的歷史。
三、《美國往事》
如今在許多“最受歡迎電影”的排行榜單上都能看到《美國往事》的身影,其獨特的敘述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
然而誰能想到,這部被人們奉為經典的電影在上映初期票房極度慘淡,導演奧爾喬·萊昂為此苦惱不已,最終滿懷抑郁離開了人世。
《美國往事》以猶太社區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個懵懂少年經歷眾多挫折,最終成長成為黑幫老大的故事。
在拍攝《美國往事》前,奧爾喬·萊昂已經憑借電影“嫖客三部曲”成為知名導演,黑幫人物是他一直想要拍攝的題材,
為了拍好《美國往事》,奧爾喬·萊昂已經籌劃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嫖客三部曲”的成功終于讓他有了充足的資金投入拍攝,
其間,奧爾喬·萊昂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投資,分別在羅馬,威尼斯,巴黎等多地取景拍攝,最終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歐洲圖景。
可惜的是,《美國往事》在拍攝完成后卻被電影公司以影片太長為由進行了刪減,原本229分鐘的影片硬生生被剪成了139分鐘,
時長的刪減導致許多情節對不上,故事失去了原本的深度,上映后不出意外地迎來了罵聲一片,最終僅僅獲得了532萬的票房,與4000萬美元的成本相差甚遠。
導演奧爾喬·萊昂大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最終郁郁而終,而《美國往事》也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部影片。
多年后,戛納電影節公映了《美國往事》的完整版,這才讓大家發現了這一部被埋沒的經典,從此成為了影響力深遠的影片。
四、《戰神傳說》
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武俠電影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許多經典的武俠電影應運而生,
與此同時,劉德華乘著東風快速發展,成為當時的當紅演員。
在事業的巔峰時期,劉德華創立了自己的天幕電影公司,打算在電影行業分一杯羹。
天幕電影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九一神雕俠侶》上映后大獲成功,票房和口碑雙重豐收,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歷,劉德華信心大增,對接下來的古裝片《戰神傳說》勢在必得。
《戰神傳說》傾注了劉德華大量心血,為了保證質量,他專門請來了洪金寶前來擔任導演,并邀請了張曼玉,梅艷芳等頂級演員前來坐鎮。
在場景布置上,劉德華也是獨具匠心,場景道具都十分講究,單單這一方面就投資了2000萬元。
可《戰神傳說》上映的第一天就給劉德華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幾乎無人問津,票房更是少得可憐,
最終,影片只收回了3000萬元的票房,天幕電影公司也不得不宣告破產。
為了償還欠下的債務,劉德華不得不拼命接戲,甚至不惜出演了許多爛片。
這件事成為了劉德華心中的一個結,多年后提起這件事,劉德華依舊感嘆自己花6000萬買了一個教訓。
可平心而論,《戰神傳說》這樣的待遇多少有點“屈才”了,如果放在如今,單憑張曼玉和梅艷芳的強強聯手就能取得不錯的票房,
影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炫酷的動作場面同樣引人入勝,值得一看。
五、《未來水世界》
作為一部未來題材的電影,《未來水世界》的故事設定十分有創意。
故事發生于幾百年后的將來,兩極冰川融化,地球成為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海上生活。
想要拍好這部電影,導演凱文·羅諾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拍攝場景的問題。
在一個充滿浮冰的海面上拍攝精彩的世紀大戰,當時的好萊塢水準還不足以還原,
斟酌之后,凱文·羅諾茲決定采用實拍的方式進行,斥巨資搭載場景道具,單單一個海上廢墟就花費了500萬美元,
由于影片在水中完成,給拍攝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拍攝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意外,拍攝成本急速飆升。
導演凱文·羅諾茲對《未來水世界》充滿信心,在拍攝結束后又花費巨額資金進行宣傳,
在一系列操作下,《未來水世界》的制作成本最終達到了兩億美元之多。
可當票房數據公布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花費如此大成本制作的電影居然只獲得了8000萬的票房,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但這部電影并沒有就此消沉,在多年后逐漸被人重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喜愛。
影迷們紛紛對劇情展開討論,并購買了許多影片的周邊和游戲,
有趣的是,影片公司最終憑借周邊,影像制品等途徑收回了曾經的虧損。
六、《阿飛正傳》
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電影《旺角卡門》上映,收獲了極高的票房和口碑,這讓他對下部影片充滿了信心。
緊接著,王家衛就開始籌拍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并邀請張國榮、張曼玉、劉德華、張學友、劉嘉玲等當紅演員前來出演,
作為一部文藝片,《阿飛正傳》聚焦都市青年,用別樣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都市青年的憂傷和迷茫,用他們的成長故事映射了一個真實的60年代。
鄧光榮對這個題材十分感興趣,不惜拿出4000萬元無條件支持王家衛拍攝。
最終影片如期上映,觀眾卻無法理解王家衛的表達手法,對劇情一知半解,票房自然不理想,僅僅上映了十二天就慘遭下架。
《阿飛正傳》的票房最終只有不到1000萬,鄧光榮深受打擊,被氣進了醫院。
后來在節目上,有人調侃王家衛“餓死老板,餓死攝像”
鄧光榮還補刀說:“還沒餓死,正在打點滴。”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都不敢給王家衛投資,他也因此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憑借《東成西就》再次大火才打破了這個僵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飛正傳》的魅力逐漸被人們挖掘,得到了它應有的榮譽。
王家衛特有的文藝表達方式也被人們所接受。
七、《英雄本色·夕陽之歌》
1986年,吳宇森導演、徐克監制的電影《英雄本色》大火,上映后斬獲了3486萬港元的票房,更是成為業內口碑之作。
電影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公司樂得停不下來,立馬開始《英雄本色2》的籌拍,
但導演吳宇深并不支持拍第二部,為此和公司發生了爭執,
好在有徐克從中調和,才讓吳宇森答應下來。
《英雄本色2》上映后依舊引起了不小的熱度,收獲了2273萬港元票房,雖說比不上第一部,但這個票房也并不算低。
在拍攝這部劇時,吳宇森和徐克因鬧矛盾產生了隔閡,吳宇森也因此離開了公司,另尋出路。
本以為《英雄本色》系列到此已經結束,結果徐克并不打算就此收手,他再次邀請吳宇森一同合作拍攝《英雄本色3》,
吳宇森拒絕了徐克的邀請,徐克只好自己親自出手,擔任《英雄本色3》的導演。
《英雄本色·夕陽之歌》已經和原作幾乎沒有聯系,除了主角名字之外幾乎已經沒有相似之處,
而這讓《英雄本色》的原粉絲無法接受,倍感失望,最終票房也不理想。
為了還原越南戰爭中炮火連天的戰爭畫面,該片花費了不少成本,只可惜最后賠的血本無歸。
如今再看這部影片,它相比前兩部《英雄本色》主題更加宏大,層級更豐富,更加引人深思,
如今這部電影得到了不少人的賞識,把他當成不可多得的好電影珍藏。
八、《赤腳小子》
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大熱,單單是1993年就上映了將近30部武俠電影,
可惜在大量相同題材的影響下,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許多好電影卻沒有獲得應有的票房,被埋沒在一眾影片中,
杜琪峰導演的《赤腳小子》就是其中之一。
《赤腳大師》是一部悲劇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連鞋都買不起的小伙子赤手空拳在廣州發跡卻以悲劇告終的故事。
為了打造這部影片,杜琪峰邀請了郭富城,張曼玉,狄龍等當紅演員出演,在場景打造上也花費了不小的成本。
可惜的是,《赤腳大師》上映后并沒有引起很高的熱度,票房十分慘淡,
究其原因,與影片的悲劇結尾有一定的關系。
當時的觀眾喜歡歡喜式的大結局,《赤腳大師》顯然不符合。
主演郭富城并非專業武打演員出身,影片中少了許多精彩的武打片段,沒有武打的視覺沖擊,自然不能吸引觀眾駐足。
如今回過頭再看這部影片,其劇情和場景不俗,放在現在必能引起不小的熱度。
九、《精武英雄》
1994年,李連杰花了2500萬元開始籌拍電影《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改編自李小龍的經典之作《精武門》,其在劇情上做了很大的改動,旨在傳播中國功夫。
然而這部電影上映后票房卻十分慘淡,最終僅獲得了1478萬元的票房,而當時李連杰單人的票房就達到了1600萬元。
作為導演的陳嘉對這個成績并不滿意,甚至專門對李連杰道歉,
而李連杰則表示《精武英雄》是他拍到最好的一部電影,票房不是他們能決定的,而質量可以,可見他對這部電影十分滿意。
好在,這部好電影并沒有就此被埋沒,在多年后迸發出了他的光輝,甚至被外國人奉為經典。
十、《特務迷城》
2001年,成龍從好萊塢歸來,準備籌拍電影《特務迷城》,
成龍導演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燒錢,當時香港正處于電影行業低迷的階段,就連財大氣粗的嘉禾也不得不勒緊褲腰帶,
可成龍依舊沒有收斂,電影的開銷越來越大,最終成本多達2億元。
成龍信心滿滿地等待著《特務迷城》上映后大賺,卻不想觀眾根本不買單,最終虧損1.5億。
嘉禾公司因此受到了重創,幾年后支撐不下去迎來了倒閉的結局。
成龍的《特務迷城》放在現在無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憑成龍精彩的動作戲就已經值得五星評價。
十一、《阿修羅》
2018年,歷時6年,投資7.5億,號稱中國式《阿凡達》的電影《阿修羅》上映了,
然而上映首日的票房就驚掉了導演組的大牙,僅僅只有2500萬。
此后幾天該電影的排片持續下降,從原本的15.6%下降到7.8%,票房更是絲毫沒有起色,上映3天后被撤檔,票房僅4652萬元。
直接虧損7個億。
如果說同期上映的《我不是藥神》被夸上了云端,那么《阿修羅》就是被人罵到了谷底,各個平臺評分均在3.0分左右徘徊,有望入選年度最爛的爛片。
看到這樣的數據,導演和演員都寒了心,要知道這部電影投入之大幾乎無人能及,導演不惜找了國內知名特效公司負責制作特效的制作,
另外,導演楊真鑒還專門選擇到寧夏采景拍攝,以便畫面更加流暢生動,在服裝,道具場景上投入的財力人力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平心而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阿修羅》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其炫酷的特效直逼好萊塢大片,將我國電影特效提升了一個高度。
導演畢志飛專門到影院看了這部影片,過后專門寫了一篇長文,贊揚《阿修羅》是最具好萊塢國際水準的中國大片。
遺憾的是,《阿修羅》在撤檔之后至今沒有重新上映的消息,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看這部影片。
在流量至上,爛片橫行的如今,一部好電影顯得多么彌足珍貴,
而真正的好電影經得起時間的沉淀,即便在當時沒能得到認可,也會在將來的歲月中迸發出他應有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