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退休后,女兒球球倒開始“子承父業”了。
前不久,球球在直播間演了出一波三折的鬧劇,驚呆眾人。
去年六月,球球宣布與男友訂婚,倆人十分恩愛,球球還說想早點生下孩子。
然而,訂婚僅10個月后,球球突然在直播間宣布解除婚約,她直言后悔沒有聽父母勸誡,才被渣男“騙”了2000萬。
這一年內,男友衣食住行、養寵物、玩游戲,全都花的是她的錢。希望男友不要玩消失,早日歸還。
當網友們為球球抱不平時,控訴還不到半天,球球就親昵地拉著男友辟謠。不僅否認男友玩消失,還順帶秀了個恩愛:
“這哪兒跟哪兒啊,我們好著呢。”
一來二去,將網友們的信任消磨得干干凈凈。眾人紛紛猜測,這是球球在為直播帶貨炒作人氣。
其實,這并不是球球第一次被“打臉”。
三年前,球球接受了一個關于富二代的采訪。
在采訪中,她說自己再也不想靠爸爸趙本山了,要靠自己的能力賺錢,養活后代。
為了專心賺錢,她還和經紀人簽了合約規定,五年內不許談戀愛,否則就自己罰款五個億。
顯然,她一條承諾都沒有做到,反而在炒作的路上越走越遠。
球球身上這種孩子般的賭氣,不為自己言行負責的態度,很難說沒有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趙本山40歲老來得子,從小就對女兒球球萬般寵愛,只要是女兒喜歡的,他都雙手奉上。
球球喜歡唱歌跳舞,趙本山就帶8歲的她登上遼寧衛視的春晚。
球球想做服裝設計,趙本山便動用人脈,安排球球登上《天天向上》,向千萬觀眾展示自己的設計的T恤和鞋子。
轉眼直播行業興起,球球想做直播,趙本山也及時為女兒助力拉人氣,重新打開五年沒用的微博,希望粉絲能為女兒投票點贊。
幾乎不出現在熒幕上的趙本山,開始在女兒的直播間露臉,他已經頭發花白,但還是敬業地配合粉絲開玩笑、聊天。
在爸爸的加持下,球球這一路走得順風順水。直播間流量巨大,她不用費多少力氣,錢就自動到了賬戶里。
粉絲們捧著哄著,很少聽到挑刺的聲音。
然而,她以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便愈發不注意言行。
在《天天向上》中,汪涵親切地叫球球“涵涵”(球球原名),可球球絲毫不領情,反而不耐煩地要求汪涵叫她的網名,沖他喊:“社會你球姐”。
她在直播間說家里有私人飛機,停機費一晚上2w。
網友說她炫富,她卻回懟:“你就是喝白開水的命!”
到這里,我們可以說球球只是情商低,嘴上不饒人。
可看了球球的情感經歷,我們便能知道,一個從小被父母寵著護著的小孩,想要獨立的時候,會受到什么樣的傷害。
球球的一位前任,分手后竟然惡意爆料球球,將她的私生活全都抖了出來,供網友笑話,可惡至極!
種種負面新聞下,球球患上了抑郁癥,她在直播間埋怨爸爸“為什么不早點告訴自己”的樣子,令人唏噓。
回想趙本山的育兒初衷,他本想讓球球過一種普通人的生活,健康快樂就好。
然而,快樂并不意味著溺愛,普通人的人生,并不是一個沒有困難挫折的“無菌倉”。
郭德綱的育兒方式,則完全與趙本山相反。
被問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時,他毫不猶豫地說:“不能溺愛,一定要有個手藝,孩子要有謀生的本領。”
于是,他沒有為兒子郭麒麟準備好一切,反而刻意磨礪他。
見到長輩要說“您”,不能說臟字、翹二郎腿。
長輩師兄談話的時候,作為小輩的他必須安安靜靜地站著聽。
家里好吃的東西必須師兄先吃,剩下的郭麒麟才能碰。
郭麒麟愛吃肉,郭德綱不滿他挑剔,便為他盛了滿滿一碗菜,讓他到一旁的樓梯間自己吃。
郭德綱形容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的自尊一點點打碎,再讓孩子自己拼起來。
誠然,這樣的教育方式有時過于嚴苛,但幸好,郭麒麟撐住了。
吃過虧、咽過苦、流過淚,嘗盡人生百態的郭麒麟,對自我認知格外清晰。
十幾歲時,郭麒麟登臺表演相聲,主持人夸他有天賦,他誠惶誠恐地解釋:“其實大部分都是我父親的功勞。”
他沒有自怨自艾,覺得一輩子都得在父親的名字之后,反而開始積極地探索別的領域。
青春期時,他下定決心減肥,一減就是20斤,旁人問他堅持的訣竅是什么,他說這是唯一一件不靠父親就能完成的事情,他要證明他可以。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有第二次。
于是,他是德云社第一個進入娛樂圈拍戲上綜藝的人。父親教他的做人之道,讓他在娛樂圈游刃有余。
曾看過一個話題:郭麒麟不是富二代。
起因是郭麒麟在節目中坦白,自己是個摳門的人。租住在50平米的小公寓里,每天都得從北京東四環跑到西四環去上健身課,因為辦了卡不能退,不去就浪費了。
主持人問他為什么這么省?
他說:“那是我一嘴一嘴說出來的錢,一個妝一個妝畫出來的錢,一個戲一個戲拍出來的錢,怎么能浪費呢?”
于是,我們會發現,郭麒麟真的如郭德綱期待得那樣,有一個謀生的手段,腳踏實地地工作,一步一步向夢想靠近。
他明白一切來之不易,所以會更加珍惜。
將球球與郭麒麟做對比,并不是想說明趙本山的教育方式一定是錯的,或郭德綱的教育方式一定是對的。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性格、背景、環境,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軌跡。
但我們可以將他們的教育當作參照,尋找最適合我們孩子的一種。
如趙本山般有求必應的滿足,并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會削弱孩子內心的力量。
就像一個被包裹在柔軟的墊子中的孩子,他必定會失去站立的支點,只能無措地躺在原地,等待他人的幫助。
如郭德綱般嚴苛到極致的教育,也不一定能培養出“下一個郭麒麟”,因為孩子需要極為強大的內心,樂觀的態度。
大多數被打擊教育的孩子,會徹底失去信心,沒有繼續的勇氣。
我們給孩子的教育,應該是介于趙本山與郭德綱之間的。
心理學家崔慶龍說:
“自體心理學之所以看中恰到好處的挫折,是因為當一個人期待10分的回應,但只得到8分時,那剩余的2分就會成為心理上的失落,成為一個人試圖自己找補回來的力量。”
剛開始,父母應該以8分作為打底,孩子每成長1分、2分、3分、4分,我們就應該即時放手,變成7分、6分、5分……
唯有如此,孩子身上的力量感,才能永遠是10分。
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在偷懶。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關懷與磨礪,才能激勵孩子不斷成長。
父母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01、把握好界限,不要溺愛孩子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非常清楚孩子的優缺點。
只是往往狠不下心,讓孩子面對挫折。然而,正如郭德綱所說:
“掌握謀生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鍛煉孩子,并不意味著讓孩子受苦,而是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基本技能。
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一步一步教孩子穿衣、系鞋帶、做家務、做作業、買東西……
長此以往,孩子才會在面對現實世界時,充滿底氣與信心,不做任何自己無法承擔后果的事情。
02、言傳身教,為孩子立好規
一個會做人的孩子,哪怕不是名校出身,沒有高薪資,也一定過得不會太差。
球球和郭麒麟都出生優渥的家庭,但不同的情商造就了倆人不同的現狀。
想為孩子立好規矩,父母不能只是說說而已,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孩子的榜樣。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過: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
虛假的快樂,是揮霍時間與金錢,沒有目標,更失去了實現目標的能力。
真正的快樂,是在逆境中成長,在成長中獲得成就感,認同自己的能力,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