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段特殊時期,這一時期對于文藝界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也就是有利也有弊,利就是文藝界也進行了一次變化,那就是創排了一些歌頌工農兵的作品,因為過去這一類作品很少。但是也有打擊,那就是也打擊了一些劇目,和一些藝人,這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利于藝術發展的。
然而,這一時期也是最考驗人性的,許多同行之間互相攻擊也是常有的事,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新鳳霞
新鳳霞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評劇新派創始人,是評劇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新鳳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新派藝術在眾多的評劇流派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成為了評劇革新的代表。這得益于她在戲曲藝術上的天分和穎悟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得益于她對新社會的熱愛而煥發出的藝術創作力。新鳳霞在藝術上從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創新,博采姊妹劇種表演之長,虛心學習各種唱法,積累了豐富的演唱經驗。
然而新鳳霞在那個特殊年代也受到過同行、后輩的攻擊,最終也是造成了殘疾。
嚴鳳英
嚴鳳英著名的黃梅戲大師,其是黃梅戲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也是最經典的“七仙女”。
然而嚴鳳英大師在那個特殊年代也受到過沖擊,而昔日的搭檔王少舫也曾經寫過嚴鳳英的大字報。
后來王少舫老師也是表示自己十分無奈。
侯寶林、劉寶瑞
侯寶林著名的相聲大師,相聲侯派創始人,也是改革相聲的重要人員,是當之無愧的相聲大師。
劉寶瑞著名的相聲大師,被譽為“單口大王”,也是相聲大師張壽臣的高徒。
這二位大師在“文革”中都受到了沖擊,侯寶林曾經傳出被弟子馬季打了,而馬季則在書中表示并沒有打過侯寶林,但是寫過侯先生的大字報。
曲藝老藝人馬岐也是在直播中表示劉寶瑞大師受到了晚輩的沖擊,并且點了“唐馬趙”三人的名字。
那么這些人在特殊年代的做法究竟如何呢?有人說是時代原因是無奈之舉,也有人說是沒有堅持住本心隨波逐流。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