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80后和90后的成長歷程中,都少不了青春片的身影。
青春片本不是傳統(tǒng)電影的分類,只是它聚焦校園背景下青少年的故事,由此得名。
在過去十年,這類型的影片,分割了電影市場的一大塊蛋糕。
其中也催生了不少新晉導演,更讓一部分演員紅極一時。
如今青春片的熱潮早已褪去,觀眾的口味和審美變得挑剔,青春疼痛文學,他們已經不再買單了。
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別說青春片,就連電影市場都落入前所未有的低迷。
回過頭看“吃過青春片紅利”的8位女星,有人面臨中年危機,有人成了頂流,在人生的風岔路口,究竟是什么拉開了她們的差距。
第一位:陳妍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飾演沈佳宜
2012年,這部電影猝不及防闖入內地市場,讓內地刮起了第一陣青春片的浪潮。
影片里講述的青春情感,就像一場傳染病,感染了無數(shù)人,有人在贊美青春美好,有人在回味懵懂愛戀,有人在高喊遺憾錯過。
“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個沈佳宜”的電影經典臺詞,讓沈佳宜成了青春的代名詞。
那一年,陳妍希29歲,是她出道的第六年。
陳妍希圓圓的臉蛋,干凈和眼神,和人物十分貼合,沒有任何“裝嫩”的痕跡。
她的演技自然流暢,給觀眾的感覺舒適度極高。
因為柯景騰喜歡搞怪,讓沈佳宜備受困擾,她瞪著眼睛,表情肅穆,那柯景騰無可奈何的樣子,著實像極了高中女生。
當被同學八卦“要和誰在一起時”,羞澀的笑容,帶著兩個酒窩,那是青春期少女的悸動。
看向喜歡的男生時,心中欲說還休的情感,都寫在她的眼睛里了。
沈佳宜是校園時代的白月光,可愛,單純,上進,成績好。
陳妍希的演繹,幾乎奠定了后來青春片的女主角基調。
這部電影讓陳妍希一炮而紅,成為許多青春愛情片的目標。
拍完《那些年》后,她又演了《記得,我們有約》和《在一起》,但是都沒能超越巔峰時刻。
2013年,是陳妍希的事業(yè)轉折點,人到三十的她,迫切想要轉型。
于是,她出現(xiàn)在電影《不二神探》中飾演果斷干練的警官女上司,和文章的搭檔,給了觀眾一絲驚喜。
緊接著,陳妍希接下了于正《神雕俠侶》的小龍女角色,寡淡的造型,配上她的包子臉,沒了可愛,反而多了幾分槽點。
那一年,陳妍希被稱為史上最丑小龍女,過往的清純人設瞬間崩塌。
不過,這部電視劇倒讓陳妍希收獲了愛情,兩人結婚生子,堪稱娛樂圈最甜的夫婦。
可陳妍希的高光時刻也到此為止了,后來的她,陷入緋聞爭議,有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星途也一點點暗淡下去。
年近40的她,在演藝圈的地位著實尷尬,有咖位沒資源,長相太過甜美,在角色的詮釋上反而成了一種限制。
第二位:趙奕歡|《青春期》飾演程小雨
2011年,趙奕歡剛從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畢業(yè),就拿到了大女主劇本。
那是青春片浪潮正萌芽的時刻,又撞上了網絡電影的興起,雙管齊下,趙奕歡吃到了最大的紅利。
當年《青春期》在網絡上的播放量超過十億,那時候的互聯(lián)網還沒有現(xiàn)在發(fā)達,這個數(shù)據可想而知有多可怕。
和《那些年》不同,《青春期》的題材大膽,聚焦在校園問題少女的身上,以程小雨為代表,叛逆不羈,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
陳妍希的美是內斂的,而趙奕歡的美是放肆的,做了許多青春期少女不敢做的事情,那火熱的身材更是讓無數(shù)宅男鼻血噴涌。
很快,“校園女神”的標簽就貼在了趙奕歡的身上。
緊接著,《青春期》的第二季和第三季火速上線,在很大程度上鞏固了趙奕歡在網絡電影的地位。
那時候,業(yè)內宣稱“北景甜,南奕歡”,后來的景甜成為人間富貴花,資源和咖位都是頂尖的,而趙奕歡卻一點點走向沒落。
在近期熱播的《女士的法則》中,趙奕歡飾演女配角劉芳,在江疏影和劉敏濤面前,無論是演技還是氣質,她都輸了一大截。
看了她的表演,我竟然一時恍惚,曾經的校園女神,竟然落到如此田地。
這些年,趙奕歡到底做錯了什么?
1、沉迷網絡電影。
自從《青春期》火了之后,趙奕歡的重心都放在網絡電影上,并且都是同類型的電影,她演的都是校花——《青春失樂園》《上位》《校花駕到之極品校花》。
這些電影一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電影,但是趙奕歡還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演。
千篇一律的劇情,配上千篇一律的人設,別說觀眾看膩了,趙奕歡也演煩了吧。
那些年,網絡電影本身的格調就比較低端,趙奕歡沉迷其中,只能透支口碑。
2、演技平平。
《青春期》系列能火,只是時代的饋贈,并不是趙奕歡演得有多好。
剛出道就被捧上神壇,對任何一個女演員來說,都很難沉下心來提升實力。
于是,我們看到后來的趙奕歡演了幾十部電影,每一部的表演都是擠眉弄眼,讓人尷尬至極。
沒有演技傍身,當青春逝去,潮水褪去,她靠什么安身立命呢。
如今35歲的趙奕歡,開始認清局勢,委身配角,是一個好的開端,希望她后面能有更好的作品出來。
第三位:楊子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飾演鄭微
演《致青春》的時候,楊子姍剛滿27歲,是她出道的第七年。
那7年,楊子姍一直游離在演藝圈的邊緣,直到遇見《致青春》的劇本,她逆天改命了。
這部電影的導演赫赫有名,連主題曲都是王菲唱的,電影還沒上映,主題曲就已經火了。
楊子姍和鄭微的角色十分貼合,她的長相極具辨識度,甜美中帶著一點倔強,倔強中帶著一點溫柔,而鄭微的人設剛好是敢愛敢恨的女大學生。
論演技,楊子姍靈氣十足,一顰一笑都能把觀眾帶入她的世界。
這部電影過后,楊子姍火了,甚至被譽為某知名女演員的接班人,更是成為青春片的新寵。
緊接著,她又出演了《重返二十歲》,搭檔的是陳柏霖和鹿晗,帶來了一陣復古的輕喜劇風。
接連兩部熱播電影,讓楊子姍躋身一線,紅極一時,可是她的運氣太差了。
從2016年到2022年,她出演的影視劇有16部,但是沒有一部出圈的。
2018年,演完《南極之戀》后,楊子姍資源斷崖式下跌,從女一號淪為女N號。
這背后的原因除了楊子姍的資源差之外,還有她的臉變了。
她曾經偏肉感的臉很有靈氣,但她突然“整容”了,臉瘦削僵硬,臉部的紋路清晰可見,一下子老了十歲。
看得出,楊子姍想要轉型,擺脫原來的“清純”標簽,只是急于求成,到頭來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今的楊子姍已經步入36歲,結婚的第四年傳來懷孕喜訊。
人到中年,事業(yè)進入瓶頸期,生個孩子或許也是個轉機。
第四位:陳都靈|《左耳》飾演李珥
陳都靈能出演《左耳》完全是天上掉餡餅,本來蘇有朋和饒雪漫定了另一個女演員,結果對方因為特殊情況,不得不辭演。
為了快速補上這個空缺,饒雪漫在網上看到一個校花評選中,冠軍恰好是陳都靈,清新干凈的氣質一下子就抓住了饒雪漫的心。
于是,陳都靈成了《左耳》里所有演員中唯一一個沒有通過試戲競爭就被選定的演員。
陳都靈沒有演戲經驗,第一次出現(xiàn)在大熒幕,那種青澀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李珥這個角色不好演,她表面上是個乖孩子,實則內心埋著叛逆的種子。
和“叛逆少女”黎吧啦第一次見面,一句“我為什么要怕你”就交代了人物個性,弱弱的語氣中藏著堅毅和剛強。
嘗試抽煙,眼里的稚嫩,動作的生疏,勾勒出了李珥的本來面目。
黎吧啦走后,李珥變成了黎吧啦,對黎吧啦愛過的男孩因恨生愛。
短短幾場戲,在歐豪和馬思純的面前,陳都靈的表演立馬被碾壓了,說臺詞軟綿綿的,肢體語言僵硬,表演痕跡過重。
盡管如此,這部電影還是讓陳都靈一炮而紅,她身上的青澀感反而成了青春片導演的青睞。
《左耳》過后,陳都靈又演了《會痛的十七歲》和《雙生》,主打的依然是青春主題。
但是沒了適合的劇本,陳都靈的短板就更加明顯了。
沒有演戲天賦,又不是科班出身,想要吃演員這碗飯,前路艱險。
如今距離《左耳》已經過去了7年,陳都靈越混越差,雖然一直有在演戲,但是她再也沒有能被人記住的角色。
性格內向,在鏡頭面前總是局促,靠不了演技,也靠不了個性,就靠一張臉,陳都靈又能走多遠呢。
第五位:謝依霖|《小時代》飾演唐宛如
2011年,謝依霖在節(jié)目《大學生了沒》中扮丑搞怪,配上大方開朗的性格,圈了不少粉絲。
這樣的謝依霖著實和《小時代》里的唐宛如十分相像,郭敬明的確有眼光,力排眾議,讓她成功登上大熒幕。
為了這部電影,謝依霖特意增肥十五斤,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風風火火、不切實際又天真可愛的唐宛如。
電影里不乏俊男美女,充斥著無數(shù)的愛恨情仇,唯有唐宛如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著白日夢,許著不切實際的愿望,人人都嘲諷她,但她卻照見了無數(shù)普通女孩的積極和樂觀。
電影充滿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唐宛如是真實立體的,是戳中觀眾內心的。
因此,這個角色讓謝依霖火得一塌糊涂,在光鮮亮麗的演藝圈,放得下身段,扮得了丑的女藝人并不多。
謝依霖的出現(xiàn),讓娛樂圈多了幾分熱鬧和看點。
此后,她依然是配角,在《何以笙簫默》中演楊冪的閨蜜,在《撒嬌女人最好命》中演周迅的閨蜜。
同時,謝依霖也輾轉綜藝,與生俱來的喜劇天賦,讓她在節(jié)目里總能掀起許多浪花。
這樣的謝依霖本該有更好的發(fā)展,往影視劇方向也好,往綜藝方向也好,她都會給觀眾帶來驚喜。
但從2018年開始,她的事業(yè)戛然而止,倒不是少了資源,而是她的重新回到了家庭。
兩年連生二胎,她曾說想要生四胎,這生育任務算是完成了一半。
雖然謝依霖會在社交平臺上說懷孕生子的辛苦,但是她更多的是享受家庭帶來的溫馨和牽絆。
為人妻為人母,諸多的責任和義務,她似乎沒了拼事業(yè)的野心。
娛樂圈是擅長遺忘的,按下暫停鍵幾年,謝依霖的熱度早已消散,沒有新作品的迭代,想要翻紅難上加難。
或許和事業(yè)比起來,家庭對謝依霖是最重要的,從這個維度來說,她也是圓滿的。
前幾天母親節(jié),謝依霖寫了一篇《我的媽媽》的小作文,首次講述自己的母親,原來她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導致她童年常常被虐待。
從這個維度上來看,一個從小缺少完整童年的姑娘,必然會一頭扎進家庭,來彌補曾經的缺失。
第六位:周冬雨|《同桌的你》《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
周冬雨是為青春片而生的,純凈的氣質,靈氣的長相,不符合傳統(tǒng)審美,恰恰是一張電影臉。
如果說《山楂樹之戀》是周冬雨的運氣,那后來的《同桌的你》《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爆款電影,絕對是她的實力。
在《同桌的你》里面,周冬雨飾演文靜秀氣的周小梔,和同桌林一上演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情。
22歲的周冬雨穿上高中校服,滿臉稚嫩,滿眼清純,完美還原了十五六歲少女的模樣。
在高大帥氣的林更新面前,周冬雨像只小白兔,我見尤憐,楚楚可憐。
在《七月與安生》里面,周冬雨第一次突破自我,她卸下了所有“清純”的包袱,飾演了放蕩不羈的安生。
一頭卷發(fā),眉眼彎彎,眼角和眉梢又透著幾分叛逆和自我。
在《少年的你》里面,周冬雨再次驚艷大眾,她飾演外表柔弱,命運悲慘的陳念。
她演出了陳念的可憐,也展現(xiàn)出了她的骨氣和勇敢。
這三部青春片,奠定了周冬雨在電影圈的地位,成為90后女演員中的強者。
寡淡的長相,周冬雨在眾多影后中,顯得不起眼,但是她那張臉只要放在熒幕上,就會綻放出別樣的光芒。
這一切都歸功于她身上的靈氣,和作為演員的天賦。
很多同齡的女演員還在沉淀階段,她就已經登上巔峰。
她的成功是必然的,她敢于突破自我,跳出舒適圈,挑戰(zhàn)在外人看來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周冬雨很了解自己,她也很清醒,從出道開始,她就一心演戲,從不在無關的事情上過度消耗自己。
她的目標很堅定,即使拿到了5個影后獎杯,也沒有過度營銷自己。
她很少上綜藝,也很少參加活動,保持演員的神秘感,用來澆筑角色。
如今的周冬雨不僅在演員的身份上有了基礎,在商業(yè)價值上同樣拔尖。
她有特色的長相,被不少大牌青睞,成為代言人,走的路線越來越高端。
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周冬雨,面臨的下一個挑戰(zhàn)依然是轉型。
沒有人能演一輩子青春片,拓寬戲路,才是女演員的生存指南。
第七位:譚松韻|《最好的我們》飾演耿耿
譚松韻和陳妍希的特征有幾分相似,圓潤的臉部輪廓,笑起來元氣滿滿。
因此,把譚松韻放到《最好的我們》里面,毫無違和感,少女氣息很足。
這部劇和所有的青春片不同,堪稱真正意義上的普通人的青春,它沒有任何狗血情節(jié),也沒有叛逆和放蕩,有的只是學生時代的雞零狗碎和懵懂悸動。
2015年,青春片浪潮已經讓觀眾審美疲勞了,但是這部劇卻用“真實”兩個字征服了觀眾的心。
耿耿不是校花,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成績一般,智商一般,但是努力上進,熱情大方,和“學霸”相愛相殺。
他們之間的感情如清茶,干凈純白,沒有一粒灰塵,但是因為現(xiàn)實的種種因素,最終沒能修成正果。
這不像極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嗎,用盡全身力氣愛過一個人,最終還是錯過。
譚松韻將一個少女的情感和成長演得恰到好處,這部劇也成了她的成名之作。
此后兩三年,譚松韻都沉迷在類似的情感偶像劇中,沒有突破,也沒有新鮮感。
直到2020年,《以家人之名》和《錦衣之下》讓她打了個翻身仗,她的演技越發(fā)松弛和成熟,逐漸走出舒適區(qū),迎來演員的黃金時期。
這段時間,她又在《請叫我總監(jiān)》中亮相,人到三十的她,徹底摒棄了之前的清純角色,演起了職場女強人。
在同齡的女演員中,譚松韻的演技不是頂尖的,但她一定是有上升空間的。
一路看她的戲過來,發(fā)現(xiàn)她的情感充沛,總能給觀眾帶來感染力。
不尷尬,不做作,自然真誠,未來可期。
第八位:苗苗|《芳華》中飾演何小萍
2017年,《芳華》上映,3天就破了9億票房。
在所有的青春片中,這部電影無疑是最特別的,它聚焦的是一群文工團男女的青春年華。
苗苗飾演的何小萍是里面最悲慘卻最不奪人眼球的角色,她從鄉(xiāng)下來,孤僻話少,不懂爭取,沒太大野心,只求安穩(wěn)。
這部電影過后,“芳華三美”紅了,苗苗的名字第一次在演藝圈打響。
但是她的星途似乎也止步于此了,后來的鐘楚曦和楊采鈺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賽道,唯獨苗苗一點點沉寂了下去。
不難理解,苗苗能把何小萍詮釋到極致,恰恰是因為有太多相似之處吧。
何小萍在文工團總是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苗苗在演藝圈也是如此吧,她學不會迎合和討好,也不怎么會來事。
她只是安安靜靜、按部就班的存在著,有戲找她,她就去拍,沒有戲約,就過自己的小日子。
娛樂圈的競爭如此激烈,一個各方面能力都不出眾的女演員,哪怕有代表作,最后也只能被遺忘在角落。
因此,對苗苗來說,結婚生子,回歸家庭,是她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說鄭愷配不上苗苗,也有人說鄭愷耽誤了苗苗的發(fā)展,其實這一切不過是苗苗求仁得仁罷了。
苗苗是適合呆在家里,打理好一家人的飲食起居,不必出去外面遭遇風吹雨打,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足以。
不必為這樣的苗苗感到可惜,作為一個舞蹈出生的姑娘,本來就無意與演藝圈結緣,一輩子有一部《芳華》這樣的代表作,已經比很多人要幸運了。
愈姑娘說
這八位演員都是因青春片成名,她們飾演過的角色給觀眾帶來了一場青春的盛宴,也為她們自己的演藝生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青春片的浪潮褪去,每個演員都有了自己的命運走向。
有人透支了口碑,最后混到了娛樂圈的邊緣;
有人抓住了機會,最后成了同齡女演員中的頂流;
還有人不爭不搶,最后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無論是哪一種星途,都是演員選擇的結果,也是她們人生的必經之路。(完)
【愈姑娘】記錄娛樂圈的風云驟變,感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