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省念書的美國學生露西,因不良男友而卷入韓國黑道之中,被破了肚皮成了走私不明毒品的載體,并意外大量吸取這些物質,使她的大腦使用率比平常人的10%高出許多,隨著露西的大腦使用率不斷提高,她的能力越來越強,開始能控制自己的細胞、改變外表、讀心、治病、控制電子儀器、用念力移動物體、腦袋越來越聰明、學習越來越快,甚至漸漸失去人類的感覺與情緒,例如痛覺與恐懼等等。
我們看她從臺灣省殺到柏林、羅馬、巴黎,其中有打斗,有極為精彩的飛車追逐,這些視覺刺激令人轉移注意力,但其實我起先不太能接受本片的設定。明明是腦力發揮到極限,為何連體力武打力都變得那么強?為何可以轉化、影響身邊所有物質,甚至控制時空?好,就當作一種超強念力好了,但若如此,當世界上有兩個這樣發揮100%腦力的人會怎樣?豈不是全世界都被他們扭來轉去的,其他人根本不知自己在過什么日子?不過既然這是科幻特效片,我還是盡力把這些問題放下來,盡量放手接受盧貝松用畫面轉移我的注意力,接受他想要帶給大家的娛樂。
很可惜的是,隨著露西能力越來越強、越無敵、越隨心所欲,她就變得越無聊。例如,她剛開始起碼要跟對手打一打,后來只需站在那,敵手差不多就等著自行滅亡了。她的情感與欲望也越來越消失,越來越像臺機器。她甚至有點像《守護者》里的曼哈頓博士,能力強到像神一樣,幾乎沒有人類感情了。所以越到后面,對這角色的種種成功或失敗,我很難投入感情去看。到了大結局,我覺得它最終的收尾令人頗為錯愕。
不過在它之前有些很不錯的驚喜,例如它不是用某個大場面動作或爆炸來收尾,反而用了很出乎意料的反思與一點哲學意味來作為結局,雖然它對于時間與人類使命等等的思考只沾到一點,并不算很深的討論,但起碼頗令人耳目一新。其實露西面對的命運頗為無奈,若對這角色有更多塑造,我相信整個故事會更感人。
不過盧貝松大概不希望我們分神注意其他問題,不斷以各種視覺饗宴來讓觀眾專心于動作畫面。劇本雖花了點心思交代露西這個人,但效果不彰,我還是很難真正關心她,例如她打電話給媽媽那段,有部分非常感人,但也有些話太詭異,讓人懷疑她媽媽怎么問你嗑藥了嗎,我這么一分心,這母女情的感動程度就被扣了一點分。另外,關于腦力使用率的概念,本片的呈現方式有時略顯可笑,因此與其它畫面美麗又富有哲學思考的科幻片如《黑客任務》等等一比較下來,《露西》顯得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