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談到藝術,從東方聊到西方。”
“你感覺這男的特別想了解你,他不想跟你上床,特別特別間接迂回。”
誰都沒想到,這段算得上“驚駭”的段子卻出自名門貴女洪晃的口中。
人人都在猜,如此鐘愛“文藝人設”的前男友到底是誰?
2005年,洪晃與幾個好朋友拍了一部片子,取名《無窮動》。
這部沒什么實在劇本、全靠現場排演的片子一上映反響卻不小。
鏡頭前的洪晃 ,戴著三層珍珠項鏈、一身薄荷綠長裙盡顯她的優雅。
但此時的洪晃全然不靠著裝為電影的賣點,真正引人注意的還是她“譏諷”曾經的藝術家男友的巧妙臺詞。
她吐槽自詡藝術家的前男友,第一次來她家里,從哲學聊到藝術,從東方侃到西方。
語言的真切讓洪晃以為眼前的男人只想深刻地了解彼此。
但畫面一轉,在“真切”地表達完感情后,前男友拉著洪晃去了景山公園,
那時的洪晃站在景山公園,看到了旭日東升,感動得一塌糊涂。
可話音剛落,洪晃馬上補了一句:“差不多所有人,他都帶著去溜公園。”
于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段調侃譏諷的話的“映射對象”便是陳凱歌。
之后,洪晃在社交平臺似有似無地回應了一句:“電影人物說的話叫“臺詞”,千萬不要聯想太多哈。”
但這段只可意會的“臺詞”卻是虛實相接,真真假假。
連帶著有關于陳凱歌的故事,也逐漸向“真假混雜”的方向走去。
就連馮小剛都打趣地說:“凱爺最適合的地方就是象牙塔。”
但執意想要走出象牙塔,用“藝術家”身份現世的他,
裝了一輩子,沒成想卻被兒子打破了這層蒙面紗,
接二連三的被人嘲諷為:理想主義者的黃昏。
最終那個能拍出《霸王別姬》絕世之作的陳凱歌,卻難逃“做作”的名聲。
1.
1952年的北京,在萬家迎新的一年,新中國第一代導演陳懷皚也迎來了家中第一個小生命。
那一年的北京沉浸在亞太地區和平大會的喜悅中,會標便是畢加索的鴿子。
于是,陳懷皚與妻子當機立斷,借著這股喜悅的勁頭,給剛剛出生的孩子取名陳皚鴿,寓意潔白的鴿子。
就這樣,頂著“文藝之家”頭銜的陳皚鴿呱呱落地。
優渥的家境,讓少年時代的他不用承擔衣食之憂,甚至在番茄一分錢一斤的1965年,便能穿得上市價10元的“回力”球鞋。
住在寬敞明亮的四合院里,與美術家、編劇為鄰,從小便有著看不完的書籍,而這也熏陶出了他終生未變的審美執著。
而這份執著,最早出現在了他13歲那年,
彼時的陳皚鴿已經有一米八的個子,越發認為自己與名字相差甚多,于是便自作主張,將“皚鴿”改為“凱歌”。
那一年,陳凱歌更名換姓,而4歲的洪晃還在父母的懷抱里咿呀學語。
如果說陳凱歌的家庭尚有家底,那么洪晃便是頂著光環降世。
母親是中國著名的外交官章含之,父親是北大教授洪君彥,再到曾笑談聯合國的繼父喬冠華,洪晃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她的起點是無數人的終點,用“名門閨秀”來形容她也毫不為過。
但上天到底是公平的,在給予她卓越的家境后,同時還附贈了她泯然眾人的普通長相。
所以,在別的女孩身姿傲人時,洪晃已經叼起煙卷,粗話頻出,得了個“痞女”的稱號。
那時的兩人,在各自的四合院內演繹著不同的人生。
1978年,全國大學重新招生,而陳凱歌與發小田壯壯兩人的心擠滿了想上學的念頭。
只不過前者想進北大中文系,結果成績不夠,被殘忍刷掉,后者想進北電攝影系,卻只能因年紀大不得不放棄。
最終,兩人頗為巧合地在北電導演系碰頭,成了同班同學。
同樣是那一年,在紡織廠當了7年搬運工的張藝謀,通過妻子肖華,以一包煮雞蛋和60副畫,被北電破格錄取。
而只想把上學當成工作跳板的顧長衛,也因此擁有了豪華朋友圈。
于是,26歲的陳凱歌侃侃而談:“被朱辛莊春花秋月浸潤過的一群頑童,為藝術著迷的一群人。”
不可置否的是,那時的陳凱歌著實有兩把刷子。
僅過6年,在電影尚且空白的時期,便與張藝謀一道拍出了《黃土地》,
電影剛一上映,終獲國內外一致好評,那一年的中國電影終于在焦黃的土地里看到了藝術鮮花。
而這把火也燒到了洪晃的心里。
2.
當時,剛回國的洪晃尚且單身,平時十分沉迷電影。
于是,經朋友推薦,洪晃去影院看了《黃土地》,這讓看慣了美國大片的洪晃也深切地被國內電影的藝術力量打動了。
而拍出這部好片子的人到底是誰?又成了洪晃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
疑問與欣喜的碰撞,讓洪晃第一次覺得:“搞藝術的人太時尚、太厲害了,跟他一比,金錢是那么的骯臟啊!”
沒多久,身在同一圈層的兩人毫無預兆地出現在一個飯局上,
于是,大膽熱烈的洪晃開啟了“倒追”陳凱歌之路。
從抵觸到接受,外人不知陳凱歌內心經歷了幾個階段。
大眾知道的是,愛美人的陳凱歌與愛才華的洪晃走到了一起,原本想情定一生,卻不曾想中間出了岔子。
兩人戀愛之后,陳凱歌申請了獎學金決定出國留學,而剛剛回國的洪晃再次踏上了赴美之路。
在外求學的那段時間,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1989年,當陳凱歌護照到期,必須回國時,洪晃轉頭一想:和美國人結婚就能輕松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已經手拿綠卡的洪晃與陳凱歌在紐約結了婚。
在別人為拿綠卡擠破頭時,對于陳凱歌來說,卻是一個簡單輕松的下午茶時間。
最后甚至演變成了一個段子:因為洪晃,陳紅一家也拿到了綠卡。
婚后的陳凱歌的確借著洪晃的大名,在世面上闖蕩起來。
于是,資源、地位手到擒來的陳凱歌,身邊開始”繁花錦簇“。
而從來不會爭搶的洪晃,第一次產生了嫉妒的念頭。
后來,她曾這樣評價那個時期的自己:”我雖然沒有過潑婦的行為,但是有潑婦的欲望。“
于是不愿將就的洪晃,將這段婚姻推向了邊緣。
僅僅三年,兩人就將婚姻畫上了句號。
那時的陳凱歌拿著《霸王別姬》康城得獎,而洪晃卻直言不諱:“在離婚之前,我們已經分開了。”
或許,換句話來講,洪晃壓根并不稀罕陳凱歌靠什么得了獎、又是何時被奉為了大導演。
后來,洪晃十分懊悔地說:“女人出嫁一定要慎重,我這輩子真是來不及了,下輩子得注意了。”
兩人一別生寬后,陳凱歌還沒來得及悲傷,就被央視的倪萍與戛納的紅毯沖昏了頭腦。
3.
1993年,陳凱歌將《霸王別姬》送上了法國戛納的舞臺。
那一年,走在戛納紅毯之上的陳凱歌,氣宇軒昂,鬢間的白發似乎也亮了起來。
事業有成、美雋在旁,陳凱歌的人生從那時起有了鮮明的色彩。
很快,倪萍跟著陳凱歌一同住進了友誼賓館,發展著“別樣”的情誼。
一住便是6年,而陳凱歌也從之前的頻提結婚,到遲不開口,讓倪萍急不可耐。
而兩人的那層窗戶紙最終被大著肚子的陳紅捅破了,接連破碎的還有倪萍的心。
在《日子》一書中,倪萍曾詳細描繪了那一時刻的內心:“極度悲傷,難過,腸子被灰洗過了。”
但此時的陳凱歌只看得到“側臉美成油畫”的陳紅。
相比于前兩段感情的不合時宜,陳凱歌與陳紅反而恰到好處。
在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好似“小辣椒”一般不好惹的陳紅便沒把陳凱歌放在眼里。
自帶天威的陳導還真將心中的疑惑問出了口:“你怎么不怕我?”
而陳紅直接反問:“你是人,我也是人,我憑什么要怕你?”
被人追久了的陳凱歌傻了、懵了,腦子里大概只出現四個字:棋逢對手。
于是,1996年,相差16歲的兩人再度走進了婚姻大門,一同開啟的還有陳凱歌躁動到難以安放的藝術之心。
4.
陳凱歌的老板徐楓曾說過:“陳凱歌對于故事題材的審美,很奇怪。”
換句話來講,基本功扎實,但講故事能力差點意思。
在執導之路上,陳凱歌靠著一部《霸王別姬》躋身“第五代導演”之列,上限極高。
聲譽高漲的陳凱歌擁有了無法比擬的電影話語權。
如果說從前的他還要看人臉色,那么彼時的他心中策馬翻騰。
“拍就要拍藝術高超的”。
于是,從不被投資人看重的《風月》,到聲勢浩蕩的《荊軻刺秦王》,再到不倫不類的《殺死你的溫柔》,陳凱歌一鼓作氣揮舞著心中的藝術寶劍。
直到一部毫無邏輯的《無極》讓造神的大眾將陳凱歌推下了神壇。
彼時的電影節,中國商業古裝片正待興起,李安靠著《臥虎藏龍》聲名鵲起。
張藝謀見狀,馬不停蹄拍了一部《英雄》,就連馮小剛,也企圖用《夜宴》分一杯羹。
但尷尬的是,陳凱歌的《無極》剛好夾在幾人的中間。
2005年,陳凱歌耗資3.4億拍攝了《無極》,但最終只收回1.8億的票房,
并附帶上影評界一致惡評,無奈之下,陳凱歌說出了那句“名言”:“十年內沒人看得懂”。
只不過那時的陳凱歌,顯然低估了坐在互聯網對面的大眾世界。
也是從那時起,可以造就電影的從資本緩慢變為了草根大眾。
而陳凱歌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成了網民的第一場狂歡。
這件事的起因還要歸結到胡戈為嘲諷《無極》,制作了風靡全網的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長達19分鐘。
終于,滿身怒氣的陳凱歌失了分寸,甚至在媒體面前怒斥胡戈“無恥”,接著就將他告上了法庭。
一時之間,激起了網民們對陳凱歌更為激烈的口誅筆伐,甚至就連洪晃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陳凱歌連一個饅頭都放不下。”
于是,也就是從那一刻起,身居高位的陳凱歌,被近乎殘忍的推下了神壇。
此后,不論是《道士下山》,亦或是《妖貓傳》,陳凱歌不止一次的遭到了大眾的辛辣點評。
甚至是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故事篇章中,陳凱歌又一次被其他導演吊打。
于是,想要追求極致藝術的陳凱歌,卻被“饅頭”塞住了嘴,再也講不出動人的故事。
甚至是捧兒子陳飛宇拍電影、上電視都成了被人嘲諷的原因。
自2017年起,陳飛宇便借助著陳凱歌的朋友圈瀟灑進圈。
雖然不斷被父輩資源眷顧,但陳飛宇卻怎么都紅不起來。
出道便成為男主的陳飛宇,卻一直被觀眾吐槽演技差。
雖然不斷在獻禮片中現身,但他的表現卻尤為之差。
父子倆一個被嘲諷“講故事能力差”,一個被吐槽“演故事的能力差”。
總之,圍繞在陳家父子周邊的聲音,只有叫衰,鮮少贊美。
20221年,他為了幫陳飛宇成名,將美國國籍改為中國國籍后。
他的口碑更是一落千丈。
于是,陳飛宇還沒紅就被死死按在地上。
原本想靠著親子綜藝賺一波的陳家父子,卻再次登上熱搜,
只不過,一家人吃飯的普通場景,都充滿了“演戲”的味道。
在飯桌上,陳凱歌與陳紅滿口哲學,借著一口肉沫侃侃而談著人生道理,
而陳飛宇卻跪在媽媽的身邊,只有陳凱歌允許,他才能吃一口盤里的菜。
原來,時至今日,裝了一輩子文藝的陳凱歌還沒有從“象牙塔”中走出,
而他的妻兒便是他最忠誠的觀眾。
本想以“貴族”身份示眾,卻成了嘩眾取寵的小丑。
這也難怪觀眾滿是打趣的說道: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不熟的家庭還是第一次見。”
接著,陳凱歌放下了身段,參加了綜藝,當上了導師,但無奈的是,
自帶文人傲氣的他面無表情,儼然板著臉的教導主任,這讓大眾更無好感。
在他的身上,觀眾看到了做作、文藝范,以及小肚雞腸,
他的頭銜多之又多,而潛藏在他身上的“做作”,或許才是他的電影特色,
不會講故事,只會寫詩的陳凱歌,也注定要繼續“做作”下去。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文藝”就這樣被兒子撕掉了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