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敏!
看了章子怡最不愿回憶的頒獎禮視頻,扒姐日常的健身活動就開始了……
腳趾摳地。
那是2018年的冬天,章子怡與陳道明站在華表獎的頒獎典禮上。
前輩陳道明按照流程,先跟章子怡嘮嘮嗑,一唱一和。
章子怡把自己夸得十分開心,我可拿過三次華表獎呢!
陳道明一聽,小手一背,厲害啊,我只得過一次。
懂事的章子怡馬上心領神會,對對,這題我會。
嗯,這彩虹屁吹得前輩很滿意。
陳道明繼續拷問下一個問題:那你知道金雞、百花、華表三大獎項的區別嗎?
章子怡肌肉記憶般地蹦出來四個大字:
現。在。回。答。
像極了她畢業答辯時的樣子。
當年章子怡的論文答辯被老師評為,思路清楚,但是一問就不清楚了。
拿了大滿貫后的章子怡,也還是差不多。不被別人提問時,思路極其清楚,她按照評獎的方式開始仔細區分。金雞百花說的口條順溜,到了華表突然尬住。
章子怡和陳道明,突然玩起了極限推拉模式。
你說
我不說你說
你不說就是不知道
我知道但不說
你必須說
我真知道
你真得說
……
場面尷尬的能扣出一座魔仙堡,下面坐著一群領導和業內大佬,看著他倆在頒獎臺上battle你到底知不知道。
章子怡被問的也沒有了邏輯,什么獎項區別早就拋在腦后,全靠撒嬌賣萌讓陳道明放過她。
咱就是推測,章子怡肯定知道華表獎是什么。
只不過華表是政府獎,估計她沒想好用什么更精準的語言來表達。
畢竟在這個頒獎禮上說錯一個詞,她的職業生涯可能就GG了。
這個尬聊名場面,估計章子怡這輩子都不想看見。
世界上沒有最尷尬,只有更尷尬。
如果非要評選出一個頒獎禮的TOP,我愿稱“胡歌出國”的場面為—-尬神。
2017年品質盛典,胡歌開開心心的領了兩個獎。
第二次領獎后,他前腳剛準備下臺,后腳就被主持人喊住了。
注意,前方高能。
主持人非常正式的懇請在場嘉賓多多包容,馬上要占用一點時間,為胡歌舉辦出國留學歡送會。
好家伙,胡歌一點心里準備都沒有。
本來出國深造是自己的一個小的想法,這突然被搬到臺面上,即便見過再大的場面,胡歌也不好意思的直低頭。
被cue就算了,盛典還好心好意地為胡歌準備了更大的surprise。
親朋好友從世界各地飛回來為他壯行。
好弟弟扎西從加拿大飛來,
好同學袁弘從美國飛來,
好朋友林依晨從灣灣省飛來,
還有N多最愛他的粉絲從四處飛來。
驚不驚喜,刺不刺激,開不開心。
為了表達祝福,扎西送上了哈達,
粉絲送上了誠摯的支持,
還有在場所有同行送上了掌聲!
人情壓力已經把氣氛烘托到了這里,胡歌不出去都不行了。
搞得胡歌最后只在丑國學了一天語言,就被認出來引起了騷動。
他從此得到了一個綽號:胡一天。
頒獎禮還有很多驚喜是必須要知道的。
《黃渤大戰金馬》
他憑借不到1.7米的海拔,大殺四方,橫掃了一眾挑釁。
黃渤精心裝扮的西裝,被吐槽像睡衣。
于是他說,因為我來了五年,把這里當成家一樣,在家就應該穿的舒服一點。
這個臨場的反應,可以寫進情商教科書的程度。
蔡康永在旁邊不服地講,這是我家,不是你家。
帶有挑釁意味的回懟,黃渤并沒有順著話茬說,而是另辟蹊徑,重新解釋“金馬”的含義。
這么久了只看到人騎馬,還沒看到馬騎人。
馬騎人be like:
此話一出,以高情商著稱的蔡康永,也失去了優雅,只剩下在地上畫圈圈。
有情商高的,就有情商低的。
2013年的金雞獎是個雙黃蛋,小明和張國立都拿到了最佳男主。
小明興奮地十分上頭,對著記者說,你看張國立老師演了41年的戲才拿到金雞,我今年才35歲就拿到啦!
然后大方的小明哥哥說,如果只能評選一個的話,我愿意讓給他。
國立老師聽了都想唱:聽我說謝謝你。
頒獎禮上最好看的,還得說舊愛相見,分外眼紅。
鄧超靠著《烈日灼心》拿到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頒獎嘉賓恰巧是前女友郝蕾。
郝蕾拿著獎杯,先跟最邊邊的段奕宏抱了抱,鄧超站在中間已經準備好迎接這個世紀大和解的擁抱。
結果……郝蕾把他跳過去了。
鄧超強顏歡笑.gif
霍建華和陳喬恩也有過類似的場面,兩個人同時領獎。
陳喬恩先后跟頒獎嘉賓握了手,直接無視了在旁邊的隊友霍建華。
周杰倫蔡依林更好笑,自己給自己找話題。
看見前任,周杰倫第一個問題是:(跟我同臺)你應該不會太難過吧?
蔡依林十分實誠地回:有一點。
emmm沒關系,我也有一點….
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朱丹也踐行了這句話。
她對著陳立農喊,趙立農。
對娜扎喊,迪麗熱媽,
你以為朱丹已經創造了頒獎巔峰,不,娜扎用現代文學《窮哈》在偷國扳回了一局。
頒獎禮的熱鬧,就在于這種沉浸式的不確定性。
嘉賓們在氛圍里情緒上頭,吃瓜群眾在屏幕外看著上頭,而張藝興忙著磕頭。
興,為了這熱愛的舞臺,奉獻了全部的熱情。
娛樂圈前線站姐楊冪女士提醒您,快看快看,有瓜。
頒獎禮,永遠自帶尷尬氛圍,有人過于自信,有人過于投入,有人過于認真。
當這一群感性上頭的藝術家聚在一起,永遠能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聽我說,再沒有新的頒獎禮,大家真的要栓Q了。
我們的快樂,一定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