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由林心如、蔣勤勤主演的《半生緣》在上海電視臺首播。
這部劇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十年代發生在舊上海的悲涼愛情故事。
當時的林心如憑借《還珠格格》風頭正盛,蔣勤勤是備受矚目的瓊瑤女郎。
林心如用這部劇打破了“紫薇”“如萍”的柔弱形象,用“自毀形象”的表演讓人眼前一亮。
而蔣勤勤更是用極盡張力的表演,打破了“清純美人“的標簽。
這部劇能在這么多年依然堪稱經典,除了林心如和蔣勤勤的王炸組合,還集結了譚耀文、李立群、常鋮、胡可等諸多演員。
20年后,回看《半生緣》里十位演員的演技,蔣勤勤驚艷,胡可墊底。
第一位:蔣勤勤|飾演顧曼璐
顧曼璐是整部劇中最可憐也最可悲的角色,所有人的悲劇,都是她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同時她也讓自己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她的性格是多變的,在外面要強如潑婦,在家里是能干的大姐,關上門來卻孤獨憂郁。
蔣勤勤將人物的層次感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心生愛憐,也讓人痛徹心扉。
第一集,一場鬧劇就講透了顧曼璐的人生底色。
顧曼璐拋棄了富商張魯生,張魯生要收回贈予她的房子。
只見顧曼璐拿起石頭砸起了車窗,一砸一個準,當家人勸她好好說,她反而怒懟回去,氣焰囂張,天不怕地不怕。
見張魯生遲遲不出現,她的怒火更旺了,解開旗袍的上面的幾顆扣子,開始大罵起來,眼神惡狠狠的,聲音喊到嘶啞。
見到張魯生后,她的眼神更加堅定,用自己那一套強大的邏輯,讓對方無話可說。
氣急敗壞的張魯生,只能來硬的,顧曼璐根本不吃這一招,反手就給了他手下一個耳光。
這場短短的戲,蔣勤勤hold住全場,七分潑辣,三分性感,像把火一樣,瞬間把觀眾帶入到她的世界。
看得出,她完全打碎了自己,演出了顧曼璐的霸道,也演出了她的無奈。
她把最好的青春給了一個勢力刻薄的小人,曲終人散過后,她什么都沒得到,唯一剩下的只有滿目猙獰和稀爛的回憶。
顧曼璐用故作強硬的姿態,守護著自己的自尊心,也為她后來的選擇埋下了伏筆。
這是蔣勤勤演技的巔峰時刻,與人物合二為一,讓人忘記了演員原本的模樣。
第二位:李立群|飾演祝鴻才
祝鴻才在張愛玲的小說里是“長得像貓一樣的男人”,李立群戴上一副老式墨鏡,配以老上海風格的服裝,還真有幾分相似。
祝鴻才是整部劇中最大的反派角色,但是觀眾對他卻無法恨得咬牙切齒,最大的原因在于李立群給這個惡毒的角色增添了幾分幽默,幾分懦弱,幾分滑頭。
剛出場,就用幾句調侃的語言,和一副喜劇的神情,輕松化解了一場腥風血雨。
幫曼璐擺平張魯生后,祝鴻才臉上洋溢著得意,跟曼璐邀功的樣子不像個中年富商,更像個情竇初開的男孩子,難怪曼璐會對他動心。
在長輩面前,即使不愿意聽教訓話,但抿抿嘴還是把情緒咽了下去,幾句好話哄得長輩高高興興。
和顧曼璐結婚后,祝鴻才逐漸露出封建社會男性骨子里的劣根性。
他對顧曼楨一直念念不忘,為了引起顧曼楨的興趣,他又拿出當初追曼璐的那一套,表面說著幽默風趣的話語,心里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那直勾勾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
顧曼璐生不出兒子,又得不到顧曼楨,祝鴻才開始在外面花天酒地,被顧曼璐逼急了,他露出了最狠毒的一面,咬牙切齒,惡狠狠的眼神,仿佛要把曼璐生吞活剝了。
從幽默風趣到刁鉆耍滑,從懦弱聽話到陰暗心計,李立群將祝鴻才這個人物演活了,他用潤物細無聲的演法詮釋出人物的每一面。
第三位:張蘭|飾演顧母
在演藝圈,張蘭的名氣不大,作品也不多,但是她的表演卻深入人心。
在《半生緣》里,她完美地呈現出了一個舊社會母親的形象,她有母愛偉大的一面,也有被封建思想裹挾的一面。
從原生家庭的角度來說,顧母的狹隘、愚昧和自私,才是顧家兩姐妹悲劇的根源。
再往深處挖掘,顧母也是封建思想下的犧牲品,她所做的所有決定都是基于自己有限的認知。
她用最柔弱的姿態,做著最傷人心的事情。
顧母想重新撮合顧曼璐和張豫瑾,但顧曼璐從做舞女開始,就注定無法再清清白白地擁有愛情。
顧母不懂顧曼璐心中的驕傲和酸楚,面對顧曼璐的冷言冷語,她索性破罐子破摔,一會說“我再也不管你了”,一會說“你是存心讓我不好過。”
三言兩語,含著眼淚,帶著哭腔,一場以愛為名的綁架就發生了。
站在付出者的那一方,顧母看不到曼璐的掙扎,只看到一個叛逆的女兒,她反而成了最委屈的母親。
曼璐嫁給祝鴻才當了闊太太,顧母在曼璐面前放低了姿態,同時又拿出女人要三從四德的規矩來勸說曼璐。
顧母有天生的母愛,但是長期朝不保夕的生活,讓她把生存看在最重要的位置。
她不是看不懂曼璐的艱難處境,她看似在幫曼璐保全婚姻,實則是在保全自己。
更可怕的是,顧母給曼璐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借的還是曼楨的肚子。
當顧母以看望生病的曼璐為由,親手將曼楨送到了祝鴻才的手上,借口離開祝家時,她臉上幽微的慌張感,看得出她內心些許糾結。
張蘭的表演很穩很松弛,以波瀾不驚之勢,將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緩緩道給觀眾。
第四位:林心如|飾演顧曼楨
出生貧窮,在曼璐的羽翼下成長起來,讓顧曼楨形成了溫柔且倔強的性格。
這種性格和林心如之前演繹的如萍和紫薇并無二致,毫無疑問,類似角色是最適合林心如的。
在這部劇中,林心如演技最大的看點是在被祝鴻才“侮辱”過后,那種落魄潦倒,那種心灰意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被幽閉一晚上后,顧曼楨和顧曼璐見面,她蹲在角落,瑟瑟發抖,識破顧曼楨和祝鴻才的圈套后,兩只凌厲的大眼睛,緊咬牙關,那是對自己敬重了二十多年的姐姐的絕望。
顧曼璐用受害者的姿態,將臟水都潑到祝鴻才身上,但顧曼楨不會再相信她的任何一句話,她眼里含淚,淚水中含著數不清的委屈和痛苦。
顧曼楨明明什么都沒做錯,卻成了姐姐婚姻的犧牲品,她所有的自尊和驕傲都被摔得粉碎。
沈世鈞到祝家詢問顧曼楨的下落,那是曼楨唯一的救命稻草,只可惜那時候的她,嗓子已經喊啞,但她仍然用盡全身力氣嘶喊著。
和相愛之人僅一墻之隔,顧曼楨在祝家的所有遭遇都浮現在腦海中,無數的情緒涌現在心頭,可她終究還是沒能逃出去。
多年后,顧曼楨和沈世鈞重逢,對視的那一瞬間,她的眼淚在眼眶打轉,她拼命壓制自己的情緒,許多沒來得及說的話到了嘴邊,只化成一句“世鈞,你也來啦。”
仿佛那十幾年的離別,那些慘絕人寰的遭遇,從來沒有發生過。
年輕時期的林心如,我見猶憐,她在演繹悲慘的角色時,掌握著觀眾的淚腺。
你會跟著她哭,跟著她笑,這就是演員的天賦。
第五位:邢岷山|飾演張豫瑾
邢岷山高大英俊的外形,和張豫瑾的人物特色十分貼合。
張豫瑾是長輩心中的好男人,從小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后成了一名醫生,勤勤懇懇當上了副院長。
更重要的是,他在感情里的專一和認真,年少時和顧曼璐有過一段情,曼璐為了養家下海當舞女,毅然決然和張豫瑾分了手。
分手多年,張豫瑾非但沒有新歡,反而對曼璐念念不忘,還極力挽回,要和她重修舊好。
真切的告白,深情的眼神,讓人以為,只要嫁給他為妻的女人,都能一生安穩幸福。
其實張豫瑾對顧曼璐的求婚,不過是年少時的執念,他并非舊情難忘,只是不甘心當年被不明不白地拋棄。
當顧曼璐舞女的身份被識破后,張豫瑾母親堅決反對他們,而張豫瑾還要假裝深情繼續求婚,結果被顧曼璐三言兩語就問得心虛了。
張豫瑾是個體面人,出身不差,社會地位不差,面子里子他都要有,即使曼璐天真地嫁給他,他也無法為曼璐遮風擋雨。
說到底,張豫瑾依舊是個世俗男人,對曼璐死心后,便對溫柔善良的曼楨起了歹心。
他會愛上曼楨也是情理之中,不僅僅是曼楨本身的美貌更因為曼楨身上有幾分曼璐的影子,曼璐已經不再純潔,但曼楨偏偏清澈得如白開水,正好滿足了他多年來內心的缺憾。
張豫瑾愛上曼楨后,對曼璐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變得冷漠刻薄,不近人情。
曼璐提到母親和奶奶想撮合他和曼楨時,他眼里閃過一絲雀躍,嘴上卻用“曼楨是個好姑娘”來回避問題。
在整部劇中,張豫瑾的戲份不多,但是他的存在,卻成了顧家姐妹離心的關鍵一環。
邢岷山演繹內斂克制,面部表情不多,卻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精準地傳遞著人物的喜怒哀樂。
第六位:吳云芳|飾演顧奶奶
《半生緣》里講述的不僅是年輕人之間的愛恨糾葛,也刻畫了不少封建迂腐的家長。
子女的命運,多多少少和長輩三觀和心胸有關。
顧奶奶出生不凡,享過清福,丈夫和兒子去世后,家族落魄,她也淪為市井老太太。
不過顧奶奶從來不甘心底層的生活,自己是沒有靠著男人改變命運的希望了,但是她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一群孫子孫女身上。
顧奶奶本來對曼璐和祝鴻才的婚事十分滿意,得知祝鴻才鄉下有老婆時,她瞬間翻了臉。
顧母能允許顧曼璐做小,是因為她把祝鴻才當成顧家的搖錢樹,有了靠山,一家老小才有依靠。
可是顧奶奶咽不下這口氣,經歷過體面生活的人,斷斷容忍不了晚輩當人的妾室。
在那個年代,妾室是要被橫眉冷對千夫指的。
為了拆散顧曼璐和祝鴻才的姻緣,她生氣地跑回老家六安,表面上看時被曼璐氣走的,實際上她是打算重新幫曼璐和張豫瑾牽線。
顧奶奶的心機一目了然,為了讓張豫瑾接納曼璐,根本沒有將曼璐當舞女的實情告訴他,只是把曼璐形容成一個為了養家犧牲自我的可憐女子,讓張豫瑾心生愛憐。
張豫瑾和顧曼璐沒能再續前緣,顧奶奶依舊不肯放過這條“大魚”,便要把曼楨許配給他。
面對不明來歷的沈世鈞,她總是冷眼相對。
顧奶奶是典型的舊社會家長,精明勢利,想攀高枝,卻從來不考慮晚輩的想法。
在顧家,顧奶奶看起來身子柔弱,纏綿病榻,骨子里卻很強勢,掌握著整個顧家的生殺大權。
顧母沒了丈夫這么多年,在顧奶奶面前依舊唯唯諾諾,可見顧奶奶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
吳云芳是個老戲骨,演繹這類角色顯得游刃有余,只要坐在那里,氣場就出來了。
第七位:譚耀文|飾演沈世鈞
沈世鈞這個角色本來定的古巨基,結果古巨基辭演,才有了譚耀文的出演。
譚耀文是梅艷芳的第二名入室弟子,曾出過五張唱片,在香港演藝圈也有不少影視作品。
他身上溫潤儒雅的氣質,很符合沈世鈞懦弱內斂的個性。
沈世鈞是個富二代,從小衣食無憂,因為錯綜復雜的家庭環境,讓他內心敏感自卑,想得到什么卻不敢努力爭取,最終走上了家族給他安排的一條最穩妥的路子。
同時,他身上也有善良敦厚的一面,屬于大多數女性容易一見鐘情的類型。
譚耀文的演技相對較平,在高潮戲中,才能看出他的亮點。
沈世鈞家里有皮貨生意,父親在外有一個家,他看著母親為家里操持勞累,對父親積怨已深。
他想為母親爭取屬于她該有的權益,但父親卻不理會他的訴求,在爭吵中,他眼里閃著淚光,那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失望和無奈。
曼楨被囚禁后,沈世鈞誤以為她和別人結婚了,心灰意冷回到老家和翠芝結了婚。
新婚當夜,翠芝為兩人的婚事感到可悲,沈世鈞淡然的臉上寫滿了對命運的屈服,他逃不出大家族的擺布,得不到心愛的人,也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
娶了翠芝,就意味著沈世鈞徹底放棄了自我實現,甘愿在父母鋪好的路上茍且一生。
人到中年的沈世鈞,和石翠芝貌合神離多年,石翠芝希望他有更大的建樹,便在人際關系上幫他打點。
但清高的沈世鈞不屑于此,兩人終于爆發爭吵,這時候的沈世鈞有了叛逆心,他不愿繼續生活在石翠芝的眼色下,他想要重新找回屬于自己的海闊天空。
和曼楨相逢后的痛哭,沈世鈞為他死去的愛情而哭,更是為自己的命運而哭,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第八位:常鋮|飾演許叔惠
在愈姑娘看來,許叔惠是全劇中最令人惋惜的人物。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有一對善良開明的父母,他為人熱情,做事踏實。
不出意外的話,許叔惠會娶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過著平淡且幸福的一生。
可在遇到石翠芝的那一刻,他的命運悄然無聲地發生了更迭。
許叔惠對石翠芝幾乎一見鐘情,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上流社會的女孩子,石翠芝身上散發的嬌氣和矯情,在他看來都可愛迷人。
常鋮表演勝在細微之處,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足以交代清楚人物當下的心境。
送石翠芝回家后,石翠芝只是禮貌性地跟他告別,那一霎那,許叔惠的目光追隨出去,儼然一個動情的男孩模樣。
回到馬車上,聞到香水味,當車夫告訴他,這是石翠芝身上的味道,他嘴角微微一笑,那是愛情的甜蜜。
緊接著車夫又說方圓百里,只有許世鈞能配得上石翠芝,許叔惠眼里閃過一絲落寞,但很快調整好了情緒。
許叔惠是正人君子,深知“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他喜歡石翠芝,卻從沒想過破壞她和沈世鈞的姻緣。
聽聞沈世鈞和石翠芝的婚訊,許叔惠一早趕去參加,并且用最真誠的態度祝福他。
婚禮后,他帶著一地心碎,出國留學,試圖用學業和事業來逃避對翠芝的感情。
多年后,他在國外談過不少戀愛,也結過婚,但是再也沒有一個女人能真正走進他的心里。
和石翠芝中年相逢,也只能保持禮貌和克制,再也不敢奢望其他。
許叔惠和顧曼楨都是讓人意難平的角色,他們本該值得更好的人生,卻偏偏被命運捉弄了。
第九位:王藝璇|飾演阿寶
阿寶是顧家的傭人,后來顧曼璐嫁給祝鴻才后,她又跟著去了祝公館。
演這部戲的時候,王藝璇才24歲,長相甜美,富有靈氣,只可惜演完這部戲后,她結婚生子,淡出娛樂圈。
王藝璇的表演功力很青澀,但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底層女孩的善良和無奈。
顧曼璐在祝公館的日子并不如意,只有阿寶是真心待她,站在她的處境為她著想。
顧曼璐發起脾氣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甚至想要拿花瓶砸死祝鴻才,阿寶走上前去拼命攔住她,怕真出了人命。
看著怒氣沖沖的顧曼璐,她拿上披肩,安撫曼璐“別氣壞了身子”。
這些細微的小事,本不是一個女傭的份內之事,但阿寶沒有視而不見,在顧家做了多年,對顧家人的感情不僅僅是主仆。
當然,她也有自私軟弱的一面,顧曼楨被幽禁后,她收買阿寶讓她通風報信,但阿寶拒絕了。
其實阿寶內心是想幫曼楨的,但是在祝公館多年,她深知背叛曼璐的下場。
在正義和生存面前,她自然選擇生存,這也無可厚非。
第十位:胡可|飾演石翠芝
把胡可排在最后一位,是因為她的表演太過稚嫩,表演痕跡明顯。
但二十幾歲的胡可,頂著滿臉的膠原蛋白,依舊還原了一個恃寵而驕的富家小姐。
石翠芝是個風光無限卻極盡悲涼的角色,從小生活在奢華的環境中,美貌和家世讓她變得高不可攀。
在上層社會的規則中,她始終保持著白富美的矜持和驕傲,實際上這些都是她的面具。
面具背后,石翠芝不過是一個長期被母親PUA的姑娘,她敏感自卑,沒有安全感,渴求真心的愛與被愛。
因此,許叔惠對她的毫無保留,對石翠芝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
只可惜,兩人門不當戶不對,石翠芝也無法放下身份去接受這份愛情,最終只能錯過,把自己塞進一段世俗滿意的婚姻圍城里。
胡可最精彩的表現是和許叔惠重逢的那一段,歷經生活浮沉后,她還是用精致的外表武裝自己。
當許叔惠提到前妻儀娃和她很像的那瞬間,翠芝心里恐怕山崩地裂,要是沒有錯過許叔惠,她現在該是過著被捧在手心的生活吧。
聽著許叔惠講述自己的上段婚姻,翠芝表面鎮定,內心卻陷入在悔恨中無法自拔。
緊接著,許叔惠毫不避諱談論自己在婚姻里的濫情,那種放蕩不羈的樣子,石翠芝對他的所有幻想都破滅了。
許叔惠拉起石翠芝的手,想要重修舊好,石翠芝拒絕了,她很快回歸到理性,許叔惠還會繼續結婚的,他的太太依舊年輕、漂亮、有錢。
這一刻,石翠芝放下了過往的所有執念,更甘愿和沈世鈞過平平淡淡的生活。
愈姑娘說
《半生緣》這部劇在當年就被稱為年度最讓人期待的劇,很多情節,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有些老舊,甚至不符合邏輯。
但是在那個年代,里面的愛恨情仇,卻顯得格外真實。
20年過后,回看這部劇,對角色和故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我們也重溫了這群演員的芳華,在那個資本和流量還沒深度入侵的電視劇市場,演員都是拿真心在演的。
演技或成熟或青澀,都有打動人心的地方。(完)
【愈姑娘】記錄娛樂圈的風云驟變,感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