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倪萍99歲的姥姥病危,搶救期間醫生問倪萍:“用不用上呼吸機?倪萍:“不上了。”姥姥不久后離開人世,人們對此褒貶不一。
倪萍1959年出生,出生后不到2歲就被姥姥帶回村里撫養,一直到六歲的時候她才回到母親的身邊,可是父母已經離婚了。
倪萍從小由姥姥帶大,由于父母重男輕女,所以他們經常把好吃好喝地留給兒子。
也許正是母親重男輕女的行為,倪萍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小時候,她脖子上掛著家里的鑰匙,放學之后就跑回家幫忙做飯。
她會算好時間,等著母親回家,她家有一百多個臺階和一個陡坡,所以自行車推上去比較費勁,再加上母親個子不高,于是大個子的倪萍扛起自行車就起來了。
她的哥哥呢,跑到廚房把僅有的幾塊肉給吃了。
小時候哥哥吃煎雞蛋,倪萍吃白菜,哥哥吃蛋糕,倪萍沒有,倪萍被送到幼兒園,三四個月才回家一次,而哥哥每天都可以被媽媽接回家。
小時候的倪萍總有心里不舒服的時候,可是姥姥總是勸她,忍一忍就過來了。
媽媽的“區別對待”和姥姥的安慰,讓倪萍有了堅強的個性,縱然后來婚姻不順利,兒子又生病,她都能堅強地扛過來。
姥姥看倪萍身體瘦弱,非常的心疼,于是想盡辦法籌錢改善伙食。
左思右想的姥姥賣掉了年輕時候的首飾,真是感人肺腑。
1997年,姥爺去世之后,倪萍就和姥姥同住,悉心照料姥姥的生活,姥姥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她不想給倪萍找麻煩,可是拗不過倪萍,最終還是同意了倪萍的百般央求。
姥姥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倪萍要參加演出有上百雙的皮鞋,姥姥總是把它們擦得亮蹭蹭的,并塞上報紙。
姥姥特別想幫助倪萍工作上的事兒,就像小時候撫養她長大一樣。
倪萍幽默地說:“我一直想找個助理,但是一直沒有找,就是因為看著您比較合適,皮鞋擦得很干凈。”
倪萍心酸地說:“姥姥一輩子沒穿過裙子。”
姥姥毫不猶豫地說:“圍裙不是裙子?”
姥姥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一輩子圍著鍋臺轉,可是姥姥是快樂的,是知足的,她覺得照顧家人,做飯就是快樂。
魯豫拿出一瓶剝好的瓜子仁,說:“人老了,得找點事情做。”
姥姥開始剝瓜子,15塊一瓶,倪萍為了讓姥姥打起精神來,想的辦法。但是又怕用嘴剝開會卡住喉嚨,于是就建議姥姥用手剝。
姥姥以為瓜子仁能賺錢,殊不知,這些瓜子仁是倪萍買了去的。
姥姥每天能剝5、6斤的瓜子,所以手指頭開始變硬,為了不讓姥姥過于辛苦,倪萍就“撒謊”。
周四、周五、周六三天不收瓜子,所以這些天不用剝了,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日子就這樣慢悠悠地過著,波瀾不驚。
過了些年,姥姥生病住院,搶救期間,醫生問倪萍:“用不用上呼吸機?”
倪萍:“不用上了。”
不久之后姥姥就去世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姥姥把你養大,連呼吸機的錢都不愿花,真是狠心。
呼吸機上了之后,嘴巴就不能再合上了,五臟六腑都暴露在空氣中,就跟生命抵抗,最后只剩下一點力氣,一絲氣息的時候,生命就慢慢結束了。
這個過程想必非常的痛苦。
倪萍和姥姥在一起生活了50年,上呼吸機姥姥能活20——25天,50年減去25天,倪萍算了算賬,說:“算了,不上呼吸機了。”
倪萍說:“她沒有權利決定姥姥的生死,可是冥冥之中她感覺她有這個權利。”
當倪萍說完“不上呼吸機”這句話的時候,心里非常得痛苦,畢竟倪萍是由姥姥一手帶大的,感情很深。
姥姥生前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即使沒有上過學,但是說出的話,都是有哲理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可以發明一種藥,親人吃了就不會離我們而去,可是這只是愿望罷了。
在親人活著的時候好好地孝敬她,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也不給親人留下遺憾。
對于倪萍不上呼吸機的決定,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
文章轉載自網絡,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