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股新型健身風潮興起,大家才知道原來除了體育項目能鍛煉以外,跳舞也可以健身,
這就是由“健身皇后”馬華創立的健美操,每天晚上數以萬計的觀眾們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健美5分鐘》,在馬華嘹亮的口號中和她一起健身運動,
而馬華也因此事業愛情雙豐收,不僅在北京創立了馬華健身俱樂部,學員擠破頭往里進,還在全國6個省市開了10家健身館,每一家生意都非常好,
而且她還因為健身遇到了自己的真愛郭明杰,兩人結婚后幸福美滿,丈夫甚至為了她的事業不要孩子,對她的愛令人十分羨慕,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身體素質非常好的馬華,卻在41歲時患病去世了,
而且從發病到去世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她甚至連遺言都沒有留下,
如今21年過去了,馬華的丈夫郭明杰怎么樣了呢?
01
1959年,馬華出生在北京一個軍人家庭,爸爸是老將軍,媽媽是外科醫生,所以馬華從小就不愁吃喝,
而且父母40多歲才生了她,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馬華在家備受寵愛,
多年的部隊大院生活形成了她率真、純潔、樂觀、向上、好施于人的性格,
家里人都叫她“華子”,像個男孩子一樣,
因為馬華并不因為自己受寵就像個嬌小姐一樣,反而爬樹上墻,有用不完的活力,
爸爸看她精神頭好,就用軍人的方式來鍛煉她,每天早上別的孩子還在被窩里時,馬華已經跟著爸爸去晨跑了,
夏練三九冬練三伏,馬華從不喊累,也不覺得苦,因為她堅毅樂觀的性格,爸爸最喜歡她,覺得3個孩子中,馬華最像年輕時的自己,
他也決心要將馬華培養成才,于是在上中學時,就把馬華送進了體操隊參加訓練,
在那里馬華也是個例外,別的女孩因為高強度的訓練總是哭哭啼啼,而馬華總是安慰完了這個再安慰那個,還替老師給他們打雞血,告訴他們鍛煉的好處,如何從中找到樂趣等等,
高中畢業后,在爸爸的安排下參軍入伍,當了一名文藝兵,退役后她轉業去了北京曲藝團當報幕員,工作十分輕松,
但是不久后馬華卻決定辭掉工作,去當健美教練,因為她覺得當時國人的運動理念太缺乏了,
他們還停留在解決溫飽上,一門心思奔小康,根本不知道健康身體的重要,
很多人因為生活好起來就大吃大喝,一身肥肉,最后高血壓、糖尿病都來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馬華看到了美國著名健身教練簡·方達的一卷錄像帶,她驚喜地發現這就是自己想要尋找的,不是打籃球、踢足球,也不是單雙杠,
運動就應該如此簡單,不用任何器具的輔助,隨時隨地蹦蹦跳跳就能塑造身形,享受到酣暢淋漓的快樂,
馬華決定成立一支健身隊,由自己帶領創作健身操舞蹈,然后傳給更多人,
可是這個決定卻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因為健身操在當年是非常超前的行為,“健身”這兩個字大家聽都沒聽過,媽媽覺得她是天方夜譚,根本不會有人跟著她跳的,
沒想到此時父親卻站出來說:“也許是我們的思想老了,時代在進步,我們也要接受新事物,華子,去做吧,爸爸支持你,需要錢就說”,
馬華十分感動,她知道父親也不懂,也不知道她能做成什么樣,但是父親一直都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去嘗試,
1985年,馬華和何倩倩、蘇冰組成了三人組,三個人一邊鉆研動作一邊在北京招收學員,
一開始十分艱難,很多人看完她們的展示后都搖搖頭走了,還有婦女羞紅了臉,說:“哎呀,穿成這樣,蹦蹦跶跶得太不像樣子了”,
直到1987年,馬華三人參加了首屆長城杯健美邀請賽,獲得了亞軍,馬華也考取了國家級的健美操裁判員,從此才一舉成名,
因為這場比賽,健身的理念開始慢慢被大眾認可了,隨著馬華開始參與各大健美賽事的裁判工作,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很快她的健身館就人滿為患了,
一股新型健美風潮刮遍了北京城,年輕的女孩們都跟著馬華跳起了她獨創的健美操,跳出了健康也跳出了自信,很多演藝圈的明星當年都是她的學員,
而馬華每一場都親自上陣上課,她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永遠活力四射,高喊著口號帶著大家運動,每次結束后都大汗淋漓,
不僅如此,馬華還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別人,她很率真,在路上看見別人肥胖,走過去張口就說:我給你開張健身處方吧,只要你做了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的,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一看見不運動的人心里就急,就忍不住要動員他,說服他,總覺得他會變得更好更漂亮,為什么不試試呢?
她說健美不僅僅是瘦身,而是讓身體該豐滿的部位豐滿起來,該消瘦的部位消瘦下去,形成一個優美的身體曲線,她為之樂此不疲、奮斗不息的,就是這張健身處方。
02
事業的成功也為她吸引來了無數的追求者,其中不乏大款、闊少,也有白領、高官,每天鮮花不斷,可是馬華卻都不為所動,
她要找的,是一個跟自己一樣,能為健身事業奮斗終身的人,甚至為了健身她可以不要孩子,這在當年,很少人能接受,
直到后來她遇到了前來健身鍛煉的郭明杰,郭明杰長相并不出眾,只是一個外企的職員,也沒有錢,平時都是騎著自行車來健身,
但是他一見到馬華,眼睛里就散發出了不一樣的光彩,跟著她練了一段時間后,他對她更是仰慕無比,
他說:“華子,我太羨慕你的人生了,你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它快樂地奮斗,我多想能跟你一樣啊,我能追隨你嗎?”
馬華明白她的意思,也被他的熱情感染了,直截了當地說:“可以,但是要追我得先明白,我這輩子就嫁給健身事業了,以后可能也不會生孩子,你愿意嗎?”
郭明杰用力地點了點頭說:“你奉獻給健身事業,我就奉獻給你。”
于是1年后,兩人就結婚了,婚后郭明杰履行諾言,辭掉了外企的穩定工作,和馬華一起經營健身俱樂部,
兩人又先后在河南、河北、云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份開辦了十余家分部,每一家都是爆滿的狀態,
而馬華也經常飛去各地給學員們上課,每一次都有幾百人,有一次她帶著500人一起跳健美操,樓下的都擔心樓板塌下來,足以證明她當時的影響力,
而且央視也看到了健美操的影響力,特地開辦了“健身5分鐘”節目,由馬華來主持示范,
但是沒想到節目開播后并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受到了一堆“舉報信”,
原來,當時大家的思想相對陳舊,連電視劇里的女演員都要包得嚴嚴實實,可是馬華卻公然在電視上穿著“泳衣”蹦蹦跳跳,太有傷風化了,
節目組哭笑不得,后來在馬華的堅持下,大家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很多姑娘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跟著馬華的口號跳起來,運動完后一整天都精神爽利,
在馬華的傳播下,健美操終于由小眾人群走向了大眾,1998年,馬華以“健美皇后”的名號正式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馬華的人生迎來了巔峰時刻,她也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然而電視機前的父親,看著臺上光彩照人的女兒,卻淚流滿面,
只有他知道女兒有多么不容易,為實現健與美的理想,倡導健與美的時尚,
從一個中國軍隊的文藝兵、北京曲藝團的報幕員到中國第一批國家級健美裁判,第一位電視健美節目的創編示范人員,第一個把健身鍛煉方法與體育消費相結合的實踐者,
在這個過程中,她學習了多少專業知識,付出多少習練的汗水,經受了多少推廣的艱辛,承受了多少指責,流了多少淚水,甚至連孩子都不生,其中的付出外人難以知曉,
但是這個堅毅的姑娘,從來不把艱辛掛在嘴上,永遠展示給別人最正能量的那一面,永遠笑容滿面,充滿力量,這也是大家喜歡她的原因吧。
03
2001年初,一向身體很好的馬華突感身體不適,高燒不退,她以為是普通的重感冒,并沒有在意,
丈夫勸她去醫院檢查一下,因為近期她已經發燒好幾次了,但是當時馬華正在參加一個“減肥追蹤紀實”系列片的拍攝工作,實在騰不出時間來,
她只好答應丈夫,等忙完這陣子就去醫院,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她就吃上幾片退燒藥,
在這期間,俱樂部的課她也沒有耽誤,依然雷打不動地去帶課,一周3節,
在臺下時她虛弱不已,但只要一登上演練臺,她馬上像換了個人一樣,一邊鏗鏘有力地發出口令和簡短地解說,一邊大幅度地向學員示范各種動作,準確到位有力量,
2月18日,星期天,馬華參與了《減肥追蹤》節目第一階段的最后一次制作,
制片人阮偉發現馬華的情況不太對,她正在發燒,燒的意識都有些模糊了,腿上、身上已經顯現出青一塊紫一塊的淤痕,但是馬華仍舊竭力去完美地完成工作,
拍攝結束后,馬華就倒在了郭明杰的懷里,不省人事,
郭明杰嚇壞了,趕緊叫人開車把馬華送去了醫院,經過醫生的仔細檢查后,確診為白血病,
郭明杰腿一軟,差點沒站住,他怎么都不能相信,這個每天活蹦亂跳的妻子,竟然會得這么嚴重的病,
他紅著眼圈攔住了醫生說:“求你了醫生,一定要用最好的藥,一定要救救她,她才40歲啊!”郭明杰幾乎要跪下了,
與此同時,馬華的哥哥姐姐也趕到了醫院,他們24小時不間斷地照顧著妹妹,
哥哥決定為妹妹捐獻骨髓,姐姐馬力為了更好地照顧妹妹,還沒到退休年齡的她提前辦理了退養手續,
但是有兩個人他們卻一直瞞著,那就是80多歲的父親母親,他們一向疼愛馬華,如果知道這個消息,恐怕承受不住打擊,
盡管馬華很想見見父母,但還是忍住了,讓哥哥姐姐一定不要告訴他們,
積極向上的馬華,很配合醫生的工作,也很開朗地面對病情,她相信只要自己配合治療,以后還能再回到自己熱愛的健身臺上去,帶著更多的人一起健身,
在病房里她還經常和醫生、護士開玩笑,病房里時常響起她爽朗的笑聲,她的主治醫生說:“我在醫院這么多年,從來沒見過這么開朗的病人”,
可是他的開朗沒有堅持多久,經過2個多月的化療,馬華瘦得不成人形,小姨去看她時,一向堅強的馬華哭了:“小姨,我太疼了”,
看得小姨心疼地流下了眼淚,她知道馬華的性格,不到疼得不能忍受時,她是不會哭的,
可是就算治療了這么久,也沒能等來骨髓移植的那一天,
2001年9月22日0點9分,在耗盡了最后一縷熱情和美麗之后,馬華永遠地停止了呼吸,年僅41歲,沒有給親人留下任何遺言,
郭明杰哭了,哥哥和姐姐也哭了,第二天,北京下起了暴雨,電閃雷鳴,仿佛也在為她送行,
馬華去世后,大家對她的病有眾多疑惑,為什么一個常年健身的人會得白血病,是不是因為健身房的甲醛?為什么沒有盡早為她進行骨髓移植?
后來馬華的主治醫生說,健身確實對她有用,她的各種臟器功能是比較好的,所以她在轉到我們這里時,在已經是非常非常危機的情況下,她還能夠有一定的時間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
但是由于馬華患的是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腫瘤惡化程度比較高,病情始終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做骨髓移植手術,
馬華的死,其實就是一個特殊的人生了特殊的病不治而逝,
2001年9月28日,馬華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舉行,3000人為她送行,
馬華的父親是最后一個知道這個噩耗的人,80幾歲的老人老淚縱橫,悲痛已經無法形容他的喪子之痛,5年之后,他也追隨愛女而去,
而她的丈夫郭明杰則將愛妻的一部分骨灰,放在了一個精美的蓮花盒里,
他一直將這個盒子帶在身邊,吃飯時帶著,睡覺時也帶著,甚至每次吃飯時,他都要把盒子擺在桌子上,擺下一套餐具,往餐盤里夾菜,就像馬華還在一樣,
很多人都勸他再找一個,他還那么年輕,也沒有孩子,可是郭明杰都拒絕了,
他說:“馬華于我,不僅是愛人,還是最好的朋友,知己,搭檔,除了她我再也不會愛上別人了,余生我會經營好她的俱樂部,完成她的夢想。”
馬華走后,每年馬力和郭明杰都會為馬華舉辦祭奠會,和一直深愛著她的學員們祭奠她,
可是馬華離開后,因為謠言四起,而且沒了主心骨,俱樂部的經營越來越困難,
郭明杰遲遲從悲痛中走不出來無心經營,連年虧損之下,郭明杰不得不關閉了外地的俱樂部,
2010年,馬華健身俱樂部交道口店俱樂部大門緊鎖,并貼出了停業通告,經營者到場宣布,俱樂部因經營不善倒閉了,
有會員說:“兩年前,俱樂部由東城區圖書館地下二層遷到這里后,場地條件就差了很多,洗澡間跟廁所在一塊兒、車沒處停、甚至暖氣都沒有”,
俱樂部經理趙春明說:“最火爆時跳操房都裝不下,大門口都有會員在跳,即使是馬華去世后,生意也不差,不過,去年搬到胡同里以后,由于場地太差、加上行業競爭加劇,收入僅能支付員工工資,租金、水電都無力承擔,馬華的丈夫郭明杰每月還得拿五六萬元出來彌補虧損,關店實在是不得已。”
趙春明表示,馬華健身僅剩的西羅園店也將于今天關門,
2011年12月26日,馬華健身俱樂部正式吊銷,所有店面全部關閉,
郭明杰說:“馬華病中托付過,叫我一定要把這塊牌子干好,可我辜負了她……”
馬華是一個傳奇,她用盡畢生精力將健身的理念傳遞出去,為此耽誤了最好的治療時間,
也有很多人疑惑,為什么常年健身的人反而早逝,而不愛運動的人反而長壽,
其實這都是個例而已,在生老病死上,上天是絕對公平的,沒人能改變自己命運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就像馬華一樣,雖然只活了41年,但是她卻影響了一代人,多少人因為她而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多少人因為她而自信美麗,
換句話說:如果人生沒有追求,活上一百歲又有什么意義呢?只不過是一天又一天的復制粘貼而已,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