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講的是一位女同性戀者想要結婚所遇到的困境,但它并非從政治與法律的角度來看,而著重于對家人及親友之間的影響,是從較為個人的角度出發。珍妮與女友基蒂交往五年,但她一直不敢跟家人坦白,直到某天決心結婚成家,于是嘗試告知父母與弟弟妹妹,但保守家庭與鄰里對這樣的消息不知該如何面對。
本片最精彩的是演員的表現。親子間的尷尬,手足間的競爭,老一輩面對鄰居與社群的壓力等等,主要演員都有真實動人的詮釋。凱瑟琳海格演得很好,一開始的她較為脆弱退縮,但在領悟自己明明沒做錯什么卻被人生懲罰了半輩子之后,她終于想堅定為自己發聲,她的憤怒底下裝著多年的傷痕與隱忍,令人為她心疼。
她父母的反應很真實,他們因為不知如何面對其他人的閑言閑語而想逃避,但又逃不開心中很多掙扎與失落。此外,飾演珍妮妹妹的格蕾絲·古默,面對一個寫得頗糟的角色,還是演得很有說服力,實在了不起。 但《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的最大問題在于劇本過于老套,而且編劇像是怕大家看不懂,每件事情都仿佛要把音量調到最大,用最清楚明顯的方式重復好幾次,以防觀眾沒接收進腦袋里。尤其珍妮的妹妹角色寫得太差了,觀眾對她的理論早就聽懂聽膩了,她卻還要重復個沒完沒了。
此外,本片太過依賴選一段有歌詞的音樂搭配一段雜事蒙太奇,出現了好多次,但并沒有太多意義與效果,只有歌詞不斷對觀眾碎碎念,強調角色面臨什么樣的困擾,例如”即使我嘗試過,即使我想改變,我也無法改變”然后同手法重復個幾次。連珍妮的媽媽終于領悟,自己應該站在女兒那邊的時刻,都搞得像是浪漫愛情片中最常出現的男主角忽然領悟、飛奔去機場攔截女主角的劇碼,感覺更不真實了。
我想,《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是一部立意良善的片,它試圖從個人角度觀察,讓觀眾明白同性戀異性戀都一樣是人,都可能會想擁有家庭、擁有孩子,而社會的眼光與價值觀,卻讓這些沒做錯任何事情的人承受莫大壓力,無法得到快樂幸福,也沒法做自己。只是雖然它一片好意,但整體水準不齊,實在可惜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