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是七零年代,威廉是個15歲的青年,保守的媽媽伊萊恩很愛管東管西,于是威廉的姐姐安妮塔為求自由離家去當空姐,疼愛弟弟的安妮塔把所有搖滾唱片都留給威廉要他盡情享受。威廉的媽媽認為孩子不應該聽那些搖滾樂,或跟搖滾樂手混在一起,因為那些搖滾樂都是關于暴力、性、毒品等等,但搖滾的魅力不是母親的反對就可以抹煞的。威廉對搖滾的熱情與知識,使他與傳奇樂評人克里姆雜志的萊斯特·邦斯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并讓威廉寫一篇關于黑色安息日的稿。陰錯陽差之下,威廉引起滾石雜志注意,要他采訪新崛起樂團靜水寫成封面故事,于是威廉跟靜水一起全國巡回。
他也認識了明明是追星族卻自認是樂團后援會的佩妮巷而佩妮巷與已婚的樂團吉他手拉塞爾上床。拉塞爾的自大也使得整個樂團常處于瓦解邊緣,主唱杰夫常常感覺自己的地位被威脅。身為本片導演,卡麥隆克羅很知道如何掌握那個調調,讓整部片被最適宜的音樂包圍,本應該喧賓奪主的性、毒品等等,被淡化成美麗的背景。另外,我也喜歡本片營造出淡淡的疏離感,例如威廉的半旁觀者與者角度,使得整場搖滾世界的瘋狂、互相利用與被利用,有時顯得很可笑,但又忍不住對電影中所有角色感到某種同情;
威廉完整地目睹了另一個放縱的世界,卻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堅持;佩妮巷有時比較像一種夢幻形象、一種過去的鬼魂,而不像真的角色;電話那端的萊斯特一直警告年輕的威廉,要小心那些虛偽的樂團成員常常想與記者保持假惺惺的友誼;諸如此類的距離,讓本片更添美感。幾近成名里面有兩種家庭,一個是傳統的、由威廉母親奮力捍衛的家庭,另一種則是威廉在樂團與跟隨者中找到的,這部片沒有把搖滾樂塑造成酷帥象征,讓傳統家庭母親成為食古不化的白目長輩,也沒有把搖滾樂扭曲成惡魔的代言人,凸顯傳統家庭價值才是一切的救贖。
幾近成名里的威廉愛所有人,他的媽媽、姊姊、樂團、追星族等等,跟著行為不檢的拉塞爾上路巡回,不代表他不能當母親的乖兒子,也不代表他會對拉塞爾錯誤的行為視而不見。電影把搖滾樂演唱會與瘋狂樂迷的奇幻異境徹底顯現出來,而搖滾音樂也漸漸被營銷技巧包裝,有些所謂樂評讓自己成為商業機制的一部分,所以在威廉的樂評導師萊斯特眼中,一個真正的樂迷必須與那些保持距離,以完全中立的觀點看待音樂。除非威廉停止崇拜那些偶像、停止感謝對方讓他變成”酷人”的一份子,否則他不可能寫出真誠的樂評。
所以萊斯特說,我們不酷,而這也沒什么關系。這部片可以拿來獻給所有不哭的人。對于與同學格格不入的威廉來說,變酷是他最大的期待,他姊姊離家時還向他保證你一定會變酷;靜水樂團的吉他手拉塞爾請求要幫他們寫樂評的威廉讓我們看起來很酷但威廉的導師萊斯特清楚點醒他說,你跟我一樣,你不酷,而這也沒關系,他們會把到馬子,但我們比較聰明。做音樂是一回事,但把音樂做到在比酷、比商業包裝,就沒有意義了?;蛟S現在說這些也沒用,反正能賺錢的音樂都是在比酷的,不過幾近成名倒是給了現在的音樂市場與樂評,一點小小的良心提醒吧。
所有角色我幾乎都愛,但我得承認并不太喜歡佩妮巷這位說她跟著樂團是為了音樂、上床只是順便的角色。佩妮想說像她這樣的樂團助理不是為了性,因為讓我換個方法說:她們對性的定義與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一樣。這種天真愚蠢又時時處于“自我否定”的角色,被拍得那么唯美,讓我很受不了,然而,我身邊看過這部片的男性友人,都會說他們很喜歡這角色,而且會認真地告訴我: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佩妮巷起先我實在很不解,不過后來也試著理解,或許他們是說,所有男人都遇過一個笑得甜甜的、可愛的、老愛把頭靠在他們肩上、卻只把他當朋友的女人,也或許他們是說,一個像佩妮巷這種裝飾品型女人的愚蠢與悲情,只有男人愿意同情。
佩妮巷的蠢,不是在于她不懂別人在利用她、傷害她,而是她心甘情愿被人利用與傷害。很顯然地,卡麥隆克羅在寫這角色時,完全是用威廉,也就是卡麥隆克羅自己的角度在寫佩妮巷空洞、夢幻般的佩妮巷沒有人知道她真實名字與年齡的佩妮巷一切都活該自找但卻讓男人同情的佩妮巷唯美版追星族的潘妮·琳恩在我看來其實是個沒啥特別的女人,但在卡麥隆克羅的保護下,成為一種唯美形象,可以回避所有現實問題與黑暗面,連她嗑藥嗑到快掛掉都還那么唯美。
在威廉眼中,他看不見佩妮巷的真實,他把所有丑陋的一面用音樂遮掉,而佩妮巷永遠那么完美,但把那些濾鏡與音樂拿掉之后,我只看到威廉愛上了他一無所知、但是長的很漂亮、喜歡主動把頭靠在他肩上、并且幫樂團口交的佩妮巷讓我難以有任何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