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一役,負責的大臣訥親失職,皇上十分生氣。
他自認一直待訥親不薄,訥親也很爭氣。可是此次戰役他不僅輕視敵方,對皇上的警示視若無睹,在戰敗后還無所作為,與相關官員互相推卸責任,讓皇上十分失望。
要知道,還有什么比不聽話更讓皇帝生氣的。
有大臣幫訥親說清,說這次金川一戰實在難打,也不怪訥親,不如先撤兵,休養生息之后來年再戰。
這番話立馬激怒了皇上,大清的疆土都是祖輩們一點點打下來的,豈有輕易拱手讓人之理。
于是宣布摘去訥親頂戴花翎,立刻押解回京。
頂戴花翎,是清代官員的裝飾品。頂戴花翎雖為一體,卻是”頂戴”和”花翎”兩個部分。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
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清代”頂戴”分二種,一是涼帽,一是暖帽;”花翎”也分兩種,一是藍翎,一是花翎。
摘去訥親頂戴花翎之后,皇上又問在場的大臣誰愿意代替訥親的位置去金川打仗。
然而金川戰役地形復雜,條件艱苦,在場的沒有一個人愿意發聲。
唯有傅恒站了出來,主動挑起了這個重擔。
傅恒的母親和爾晴聽說后都十分反對,勒令他不許去,但傅恒卻說如若不去,那平日里研讀兵書做什么。
如此看來還是魏瓔珞最了解傅恒。
當初魏瓔珞淪落到辛者庫,傅恒于心不忍,沖動之下想帶著魏瓔珞求皇上賜婚。
但魏瓔珞十分理智,告訴傅恒,他的夢想是領兵打仗,保衛疆土,不能因為她而毀掉前程。
或許也正是因此,傅恒才會那么喜歡魏瓔珞吧。
此時富察皇后已經去世,魏瓔珞因為葬禮上觸怒皇上原本應該被處死,然而富察容音的一封遺書救下了魏瓔珞。
皇上將她流放到圓明園的長春仙館給皇后守靈。
其實傅恒鐵了心要建功立業,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只有這樣自己才有機會請求皇帝將魏瓔珞賜給自己。
魏瓔珞在圓明園干活時,總是感覺有人在偷偷注視自己,但是抬頭卻沒有看到別人。袁春望見魏瓔珞起疑,趕緊找借口拉著她離開了,只留下假山后面的傅恒。傅恒見到了魏瓔珞,知道她過得挺好,才放心離開。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日子如流水一般過去。皇上對金川戰事十分上心。
太后邀皇帝前來,皇上來了,太后便命人將龜齡集的方子拿出來。
太后說,這個方子是取龜齡之名,龜鶴長壽之意,內含三十三種良藥,是最補益增壽的法子。現在金川戰事未平,皇帝晝夜召集軍機大臣來商議,這個方子最適合補身體。
龜齡集,從明朝第三長壽的嘉靖皇帝開始應用,到清朝雍正皇帝的興起,鼎盛時期就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的大力贊揚。
龜齡集,始于明代嘉靖皇帝,嘉靖時期,為了長壽,廣征秘方,有龍虎山上清宮達觀院正一派道士邵元節,獻上親制“龜齡集”以奉皇帝,嘉靖十八年時,邵元節去世,其弟子陶仲文繼承龜齡集處方,并修改配方,繼續供養皇帝。
因為龜齡集,邵元節官封禮部尚書,陶仲文封為少師、少傅、少保、光祿大夫等官職,
陶仲文干兒子是山西太谷人,跟隨陶仲文混皇宮時,作為“龜齡集”制作總監,暗中把龜齡集的配方,以及各個藥材的特殊炮制法全部記在心里,待他告老還鄉之際,帶出宮中。自此,龜齡集配方流落民間。
所以,龜齡集的制作,在歷史上,太谷縣有很多家,處方也并不是一個人掌握,最火爆期間有四五十家藥鋪可以制作并銷售,但競爭到最后,只有廣譽遠在做,但龜齡集處方卻絕不止一家所有。
廣譽遠始創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470余年的歷史,其間歷經廣盛號藥店、廣升聚、廣升蔚、廣升譽、廣升遠、山西中藥廠、山西廣譽遠等十幾個商號藥廠更迭。在清代曾與廣州陳李濟、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并稱為”四大藥店”。
龜齡集主治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欲,對男性非常好。
皇上拿了方子,贊揚太后一片慈愛之心,他作為兒子必定銘記在心。
然而太后卻說這個方子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嫻皇貴妃那兒拿來的。
嫻皇貴妃知道,她勸皇帝,皇帝一定不會放在心上,所以就借太后的口說給皇上聽,皇上也不得不照辦了。
太后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想讓皇上立嫻皇貴妃為后。
幾年過去,皇帝始終無法忘記皇后,可是架不住太后的勸告,只能冊封嫻妃為繼皇后。
嫻妃如愿當上了繼后,榮華富貴指日可待。穿上華服接受冊封的那一天,繼后望著鏡子里的自己,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繼后想起了撞死在自己眼前的母親,她終于徹底拋棄了過去那個與世無爭的自己,擁有了令人艷羨的地位,再也不是那個無權無勢的嫻妃了。雖然母親再也回不來了,但是她卻如愿完成了母親的期望,從今以后自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END
本期看點:龜齡集
歡迎關注我,從影視入手,聊些有趣的文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