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嚴眼看天下。寫好玩文章,交天下朋友。
5月7日,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演員聘用合同示范文本(試行)》。按照這個要求,演員片酬等勞務收入,不得使用現金方式支付。
這兩個協會是演員(藝人)的協會,這里面的一些要求,基本是需要半強制執行的。
那么這個新聞,會對我國的娛樂行業、或者說演藝事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
從要求很容易看出,這針對的就是大家一直深惡痛絕的演員高薪、逃稅漏稅等惡劣的行為。
現金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交易起來神不知、鬼不覺,最典型的,就是貪污受賄的時候基本都是現金。
你見過哪個貪官收錢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寶轉賬嗎?敢這么做的家伙,純屬腦子壞掉了,把證據自己上交給紀委嘛!
因為如果不是現金交易,不管這筆錢兜了多少圈子,最后都會從交易記錄上清清楚楚地顯示出來。
而稅務部門只需要核算出你的成本和收入,中間差的部分就是你需要繳稅的部分,明碼標價、想賴都賴不掉。
現金就沒法搞清楚了,某個藝人家里有一大堆錢,你不能直接就按照這個數額來算稅,不合法嘛!
(二)
說完現金在稅方面的優勢,我還需要專門介紹一下影視領域這個特殊的行業。
這個行業非常適合洗錢,或者說,很多電影、電視劇之所以不計成本,就是拿來洗錢的。
你去看那些電影的介紹,動輒就是投入好幾億,可是實際上拍電影花了多少錢,誰能算清楚?
這不是地里的莊稼,畝數乘以每畝的產量(基本可以估出來)就行,或者像工廠的產品,原材料多少,最后的產品能生產出來多少也能估個八九不離十。
拍電影花錢真的是一筆糊涂賬,比如用了多少群眾演員,炸毀的道具多少錢,甚至這個鏡頭到底重拍了多少次,都沒法定量的。
結果就是報多少錢、或者說能拿出多少錢的發票就算多少錢,最后只要上映,甭管盈虧,賣出去的電影票都是正當收入。
而和電影行業類似的就是賭博,其實這些能洗錢的行業,里面的人大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這也是大家一直批評娛樂圈混亂的原因,換成是你,可以不計成本的揮霍錢,那還不是可勁的造。
(三)
而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臺這么一個規范,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國家對各行業的整頓力度越來越大了。
原來是本著做大做強的思路,只要你不是太離譜,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現在不一樣了,所有的事都要符合規范,尤其是烏煙瘴氣多的地方,畢竟明星本來就自帶聚光燈效應,年輕人都有模有樣地學著呢,整體不能太出格。
還有一點就是,這兩年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企業被疫情搞得死去活來,稅收已經快保不住了。
在這種存量模式下,老百姓已經沒有余糧了,肯定要先找有錢的開刀,能擠出多少算多少,全民抗疫的錢得有人出啊!
關于演員片酬不得使用現金方式支付,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