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才知道,去年中秋節上映的《峰爆》,已經出口到了日本。
這兩天我一直在想一些關于這部片子的爭論——當時國內有人說這部片子不好,因為男主徒手攀巖跳飛機太離譜了,只有國外大片里那種肌肉爆炸的硬漢才能拍得出來,而#朱一龍#飾演的洪翼舟肯定不行,他應該被高爆炸藥炸成灰燼才對。
有些話,去年中秋《峰爆》上映時,我就想說了,今天正好是五四,我就把話挑明了——這部電影怎么了?是電影的結局不盡如人意,還是中國沒有英雄活著接受鮮花和掌聲?我看是外國的硬漢給某些人留下了刻板印象!有些人就是喜歡洋鬼子,偏偏要嘴硬!
徒手攀巖雖然危險而艱難,但是十六萬人的生命財產危在旦夕,國家花了無數建設者十年的時間,耗費了無數國家的財富,洪翼舟發現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哪怕是粉身碎骨,他也在所不惜!哪怕希望渺茫,他也不會放棄!
而且,洪翼舟正值壯年,又在珠峰上有過極限運動經驗,家里有專業的登山設備,每天上山下山都是他一個人干的事情,救老洪等人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對地形的熟悉。
這樣的身體素質,這樣的心理素質,這樣的工作能力,這樣的專業知識,這樣的中國年輕人應該具備嗎?別說洪翼舟不夠“壯實”,不像個硬漢,像猩猩一樣肌肉發達的,那就是外國人了!中國人的體格本來就不算健壯!
這樣膽大包天,膽大包天,膽大包天,膽大包天的男主角,難道就沒有一線生機嗎?中國電影應該是悲壯的結局嗎?憑什么一部外國電影就能奉行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一顆星球還能活到最后被人歌頌,中國的電影僅僅是讓男主角去拯救一座城市就是英雄嗎?!
朱一龍曾經在采訪中提到過,導演是參考了很多資料才確定的徒手攀巖,跳飛機,雖然難度很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生還的可能。讓英雄們活到最后,其實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我希望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愿望。
洪翼舟是老洪的兒子,是小靳的女朋友,他有家,有牽掛,有幸福的未來,但是為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他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和財產。
這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美好愿望吧?
至少對我來說,無論是中國青年還是中國電影,都是如此!外國硬漢可以做到,中國硬漢也能做到!外國大片給某些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他們需要中國電影來洗刷他們的三觀!
就拿《峰爆》來說。
其實不僅僅是男主角的徒手攀巖和飛機讓我印象深刻,還有很多場景和臺詞,比如——
縣城即將被崩塌的山石掩埋,逆流而上舉著喇叭提醒民眾有序撤離的縣長:“家可以重建,但人一定要活!”
好不容易找了個山洞躲了起來,灰頭土臉的小女孩看著山洞外落下的石塊,驚恐地說道:“姑姑,我不想哭,可是我沒辦法。”
為了拯救十六萬人的生命,國家決定用無數基建工人十年的心血和汗水鋪成的致富之路,丁雅珺聲嘶力竭地喊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救人!”“面對災難,西方人的傳說是諾亞方舟,而我們的先祖,卻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前路被淹,他不敢下水探查母親的死因,身材魁梧卻哭得像個小男孩的洪翼舟說:“救援隊里有沒有你?少了你?!但是家里需要你,需要爸爸,需要一個丈夫,需要你帶她去醫院……”
只有攀巖才能做到這一點,洪翼舟知道前面的路很危險,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爸,我要做一件很牛逼的事情,如果是以前,你肯定也會這么做。”
但每每想起這部電影,我就感到惋惜——如果它沒有“生不逢時”的話,它的票房絕不會止步于4.38億,更不可能只是“中秋節票房冠軍”。
由于影片質量過硬,影片已出口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愛爾蘭,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中國,香港。
最近,中影公司在《中國電影2021社會責任報告》中展示了四部重點影片,其中一部是《峰爆》。中影還打出了《峰爆》觀眾滿意度最高的評價,業內專家對《峰爆》的評價也很高,由此可見這部電影的口碑有多好。
《峰爆》雖然是中宣部2021年的重點獻禮片,也是中鐵建企業文化宣傳片、老鐵道兵精神傳承片、中國式救援歌頌片、十二背后旅游宣傳片……
但這部電影不像歷史政治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它不僅有十二座大山背后的壯麗山河,真實再現災難場景,還有配角恰到好處地插科打諢,還有登上珠峰的男主角洪翼舟激情演繹了懸崖上的蕩秋千、山地飆車、溶洞探險、徒手攀巖、單槍匹馬炸山、跳飛機等驚險刺激的片段。
總之,《峰爆》這部電影不僅獲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更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電影(講中國故事)和中國年輕人(做中國英雄)的態度。
所以,我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看一看這部電影,想想這兩年世界上發生了多少動亂和死亡,而我們中國人卻在為假期發愁,這一切都是國家的功勞,我們應該支持中國電影,支持中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