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載體,其基本功能不止在于反映社會主流價值,還在于體現社會訴求,迎合觀眾轉變。
而社會環境的變化往往促成電影的發展與轉型,為電影提供內在的驅動力與創作依據,香港電影尤是如此。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香港迎來了最為重大的社會轉型時期。
經濟上逐漸完成了從轉運港向工業化的過渡并開始突飛猛進;文化上則將中原文化、嶺南文化、西方文化進行整合,這種中西、新舊、南北間的文化磨合促成了香港本土文化的覺醒。
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下,香港本土意識由弱而強,逐漸演進為社會主流意識。這種本土意識載負了港人精神,也影響了香港電影的類型轉型與美學革新。
伴隨著社會轉型的律動與香港精神的勃興,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文化革新”,從一向注重保守道德和傳統禮教“解放”出來,甚至“叛逆”、“作反”,銀幕上充斥血腥暴力與裸露奇情以迎合流行文化。
吳思遠在這一時期的創作歷程與社會環境相契合,亦融入香港主流電影的發展軌跡,其導演生涯大致集中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后期,共創作約二十余部影片,涉及武俠/功夫片、奇案紀實片、懸疑恐怖片等多種類型,也延展出多樣的類型美學。
這種影片帶有強烈的香港本土文化特色,同樣也具有較強的娛樂功能與商品屬性。然而由于吳思遠個人經歷的特殊性以及師從羅臻導演,使其在商業性濃厚的電影氣息中融入社會思考,形成電影創作的基本底色。
動作類型的創作
二十世紀后半期,隨著香港與中國內地間廣泛聯系的中斷,香港電影逐漸游離于中國電影傳統之外,形成自身獨特的電影美學品格與工業體系。
這一時期,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要類型,其突出的商業價值更是經久不衰,并逐漸分化為武俠片、功夫片等類型,不斷形成新的美學經驗與藝術價值。
六十年代后期,吳思遠開始涉足影壇。他于1967年辭去老師工作進入“邵氏兄弟”舉辦的南國實驗劇團,成為“南國”第六期首屆編導班的學員。
畢業后經編劇李至善介紹進入“邵氏兄弟”擔任場記,后升任副導演并隨著名導演羅臻學習,不久便有獨立拍片的機會。
事實上,這種機會在“邵氏兄弟”是頗為難得的,由于“邵氏兄弟”奉行大廠制度制片,邵逸夫亦嘗試以中央化、制度化方式管理影城,內部派系陣營林立,底層人員晉升十分困難,很難像吳思遠這樣在短短三年間由場記轉而獨立拍攝影片。
這一時期吳思遠創作的動作片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香港武俠/功夫片的美學傳統與制作體系,同時又有所創新與發展。
動作類型承嬗下的吳思遠電影創作
隨著六十年代后期左派電影族群式微與國家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瓦解,香港電影工業格局發生突變,近乎一家獨大的“邵氏兄弟”選擇以武俠片作為市場突破口,提出“彩色武俠世紀”的美學構想,展開“武俠新世紀攻略”。
“邵氏兄弟”為此集中了包括張徹、胡金銓、倪匡、楚原、岳楓、孫仲、羅維等一批導演或編劇為制作班底,集中拍攝,實行密集性生產與飽和式上映,在短時間內推出一系列武俠電影,如《獨臂刀》、《大醉俠》、《金燕子》、《十三太保》等古裝刀劍片,形成集體性的創作熱潮。
這一時期的武俠影片被稱為“新派武俠片”,相較此前更具商業性與觀賞性,強調影片的節奏與動感,注重打斗中的招式套路,以此突出其娛樂價值,顯現出新的美學特色。
類型的發展,容易理解為社會趨勢的反映。當新派武俠片方興未艾之時,香港電影的類型更迭已然開始進行,香港主流電影類型發生了進一步細化在武俠片浪潮中興起以清末民初為背景,以拳腳格斗為主的功夫片。
這種功夫片雖簡化了其對電影拍攝中的場景、服裝、道具等方面的要求,但依舊秉承了前者強調招式、緊張激烈的動作水準,且突出了打斗中的實戰技擊元素,將注重實戰的“南派”武打與“北派”京劇式表演方式相融合,增強了功夫片的真實感與表現感。
這一時期出現《報仇》、《龍虎斗》、《拳擊》、《馬永貞》等功夫電影。其中又以李小龍主演的一系列電影為最,包括《唐山大兄》、《猛龍過江》、《龍爭虎斗》等影片,成為香港功夫片的巔峰之作。
由此,這一時期香港電影的主要類型呈現出古裝武俠片與近代功夫片共存的現狀,同時也反映了這一時代香港電影類型美學發展的主流脈絡。
吳思遠的電影創作同樣符合了這一規律,其創作的影片中大部分均為武俠/功夫片,占到其總體創作影片的三分之二。
1969年吳思遠升任“邵氏兄弟”副導演,主要輔助羅臻的導演工作。
吳思遠在先后擔任了《一池春水》、《夜合花》、《戀情三千里》等影片的副導演后,逐漸熟悉電影拍攝的運作流程。
期間吳思遠被首次執導電影的王羽選中,擔任《龍虎斗》一片的副導演。該部以民初為故事背景的功夫片一炮而紅,收獲200多萬港元的票房,一躍而成1970年年度票房冠軍。
隨后吳思遠被推薦前往明星公司拍片,開始其導演生涯。
為保證影片票房與版權發售,明星公司邀請羅臻掛名導演,而吳思遠以聯合導演的身份實際執導了影片《瘋狂殺手》,成為其個人的首部導演作品。
影片作為典型武俠類型片,吳思遠為其融入了諸多新意,然而票房表現不佳,后續的簽約也被中止。這次失利使吳思遠明白了電影市場的商業規則,他在多次訪談中也提及:“導演不賣座,就沒有發言權”。
次年,吳思遠推出其代表作《蕩寇灘》,一舉收獲173萬港元票房,這部影片使吳思遠躋身“百萬導演”行列,同時也奠定了吳思遠前期電影創作的主要類型方向與美學原則。
隨后吳思遠相繼拍攝了《餓虎狂龍》、《猛虎下山》、《神龍小虎闖江湖》、《香港小教父》、《三傻笨探小福星》、《生龍活虎小英雄》等影片,收獲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從這些電影中展現出吳思遠在商業化浪潮中對這種表現暴力、陽剛且極具感情宣泄的新武俠片和功夫片的出色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