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未成年人的罪行,人神共憤。
一旦發現,絕對不可姑息容忍。
但事實卻是,這樣的罪行往往十分隱蔽,總是在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曝光。
美國有愛潑斯坦的孌童島,韓國有「熔爐」事件,國內也有《嘉年華》的原型「校長帶小學生開房」事件……
無一不是曾受到過一定程度的庇護和掩蓋。
最近,又一部英國紀錄片上線。
講述一個深受全國喜愛的電視明星,居然是性侵過500多名女性和兒童的惡魔。
看得魚叔全程氣憤不平。
最可惡的是,他的丑聞居然在死后才被曝光。
不禁讓人質疑,為何得以逍遙法外如此之久——
《吉米·薩維爾:英國恐怖故事》
Jimmy Savile: A British Horror Story
吉米·薩維爾在英國是個家喻戶曉的明星。
作為國寶級主持人,半個世紀以來,他從未離開過公眾視線。
年輕時的他,本是個煤礦工人,后來因受傷離開。
60年代,薩維爾開始在BBC擔任電臺DJ,一舉成名。
后來主持BBC王牌電視節目《流行音樂排行榜》。
每周四晚,整個國家有三分之一的人守在錄音機旁,收聽他的節目。
不久,他又推出了一檔兒童電視節目《吉米來解決》。
主打創意是,幫助孩子們實現最瘋狂的夢想。
一個小學生寫信,希望自己的大白鵝可以飛起來。
于是薩維爾安排他和白鵝一起乘坐飛機,可愛又富有創意。
另一個孩子則成功在《星際迷航》的駕駛艙里,見到了柯克船長。
孩子們都被他瘋狂的迷住了,成千上萬的信件紛至沓來,節目的收視率也常年位居第一。
薩維爾與當時電視里西裝革履的主持人不同。
他留著長長的爆炸式白發,喜歡穿花里胡哨的運動服,以及各種亮閃閃的首飾。
近乎滑稽的外表,加上極具天賦的親和力,薩維爾成了最早的流行文化偶像。
與此同時,他還是個著名的慈善家。
一直致力于針對未成年人和弱勢群體的慈善工作。
他在家鄉的醫院里長期做志愿者護工,每周2天,持續了幾十年。
后來又為一家醫療中心籌款幾千萬,用于重建工程。
片中甚至有人這樣評價他:「我從來沒見過有哪個人做過這么多的善事。
而且他一直堅持,從未動搖。」
這為他贏得了更多民眾的喜愛,甚至是政府最高層的友誼。
戴安娜王妃,經常去醫院里探望病人,與薩維爾交談甚歡。
查爾斯王子,和他的私人通信,多到可以編輯成冊。
王子羨慕他與民眾打成一片的神奇技能,多次向他尋求建議。
例如該去哪里訪問,又或者如何在演講中致辭等等。
就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也愛他。
每年圣誕節,撒切爾都會邀請他共進晚餐。
在卸任前還主動向女王申請,幫助薩維爾獲得爵士頭銜。
這可是英國授勛制度中的最高等級。
總之,薩維爾像個幻術師,擁有操縱幾乎每個人的能力。
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有名無名,不論天真世故,所有人都愛他愛到瘋狂。
但令人詫異的是,薩維爾活了80多歲,一直是個單身漢。
他沒結婚,沒有女友,甚至沒有任何狗仔抓拍到他的緋聞。
2011年,薩維爾在家中去世。
葬禮十分奢華,無數人前來為他送行和哀悼。
BBC電視臺制作多個節目,為他歌功頌德。
然而,人們觀看了他的節目將近五十年。
卻沒人看清他光芒背后的陰暗面。
2012年,薩維爾去世將近1年后,一家獨立電視網播出了一部紀錄片。
公開指控薩維爾曾經對多個未成年人進行性虐待。
全國上下大為震驚,警方立刻展開調查。
結果發現,薩維爾性侵未成年的數量令人難以置信。
據統計,薩維爾在1955年到2009年的半個世紀里,至少對500人實施了性侵害。
其中年齡絕大部分在13-15歲,最小的只有5歲。
甚至還有一個9歲的男孩,當時他手臂骨折,臥病在床。
作案地點則遍布全國。
有一些在他主持節目的BBC大樓里。
還有一些,是他以做慈善之名,得以自由出入的兒童收容所和醫院。
兩名曾經在少教所里待過的女孩告訴記者。
薩維爾以前經常會帶她們出去,然后以參加節目為誘餌,跟她們發生性關系。
要么在薩維爾的勞斯萊斯上,要么在一個旅行轎車里。
其中一個曾被他帶到了節目后臺,還帶去了自己的公寓。
那時她才14歲。
另一個受害者薩姆的采訪,更令人心碎。
她從11歲開始,被薩維爾連續性侵好幾年。
事情已經過去了將近60年,可她卻對當時的每個細節都記得一清二楚。
薩維爾如何攬住她的腰,撫摸她的背。
如何用粗壯的胳膊圍住她,讓她幾乎無法呼吸。
如何將手生硬地塞進她的內褲和下體。
「那時的我對一切都感到害怕」,她說。
她躲在教室的桌子下面,躲在壁櫥里,不得不去特殊學校上學。
但她又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因為覺得沒有人會聽。
是啊,大家會相信誰呢?
是少教所里的不良女孩,特殊學校里的怪胎;
還是這個大明星,大善人,查爾斯王子和撒切爾夫人的好朋友。
抱著這樣的想法,所有受到侵犯的孩子,都稀里糊涂的把日子過了下去,還一直以為是自己有問題。
事到如今,薩姆在回憶起來時,仍然會責怪自己。
責怪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大聲拒絕,不早點告訴家長和老師。
薩維爾的真相被揭露時,她甚至對公眾和警察道歉。
抱歉她沒有早點站出來,揭露施暴者的罪行。
薩姆好歹硬撐著活了下來,有些人則沒那么幸運。
網絡上有一個匿名留言說,自己的朋友于1972年被薩維爾猥褻。
自那之后,朋友整個人都變了,最后自殺身亡。
但整個事件中最詭異的是,薩維爾似乎一直在公開暗示自己的罪行。
簡直像一個迫不及待想要被抓到的連環殺手。
他有一個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我的案子在下周四出庭。
還在采訪中宣稱,如果在自傳中袒露真實自我,他可能面臨15年的監禁。
但每當他這樣說時,周圍的觀眾和嘉賓們總會哄堂大笑。
這些玩笑般的自黑,反而成了他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每當有流言或指控出現時,人們會心一笑:這不都是他自己編造的么。
簡直狡猾至極。
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兒童性侵犯的故事。
真相揭露后,人們不禁要質問,為何他的罪行持續了半個世紀,卻一直沒有被發現。
毫無疑問,名人光環是薩維爾的第一層保護傘。
在真實的檔案片段中,薩維爾經常被年輕女孩和兒童們包圍。
他是一個明星,一個無數人眼里的偶像。
于是他的每一次觸摸,似乎都變成了一種恩賜。
更令人恐懼的是,持有這種觀念的不止是薩維爾一個人。
丑聞剛被揭露時,有業內人士甚至在電視上公開說:
「有些追星族就是自己送上門去,這種事在流行音樂界很正常」
這種名人崇拜下的性侵害,與內娛的吳亦凡案如出一轍。
惡魔選取的受害者,往往都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更崇拜自己,也更易于哄騙。
薩維爾罪行的第二層保護傘,是司法體系。
1994年,兩個女孩找到記者,曝光自己在少女時期曾受到薩維爾侵害。
薩維爾暗地里聘請了著名律師,準備應對可能的官司。
只可惜,其中一個女孩的丈夫為了保護家庭,阻止了這次新聞報道。
無奈之下,記者將案件告訴了一個資深警員,希望能采取點行動。
但警員的態度卻是,除非你有確鑿的證據,例如視頻和錄像之類,否則很難讓陪審團相信。
1995年,英國成立了第一支警察小隊,專門解決針對兒童的性侵犯。
他們這才發現,戀童癖罪犯之多,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1998年,該警察小組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件,揭露了薩維爾的罪行。
依照慣例,這封信被送去了他所在的地區警局。
然而,地區警局的頭頭們,都是薩維爾的座上客。
信件就這樣被擱置了,黑暗中的罪惡更加肆無忌憚。
薩維爾罪行的第三層保護傘,便是BBC高層。
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薩維爾的犯罪指控漸漸在網絡上開始被議論。
很多人聚集在論壇里詛咒他不得好死,下地獄。
一個記者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受害者的詳細描述,并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相關調查。
可是,調查卻突然被BBC高層攔了下來,聲稱沒有足夠的物證。
憤怒的記者轉而將報道轉交給了BBC的競爭對手,才讓這份罄竹難書的罪惡得以公開于世。
實際上,這不是BBC第一次包庇薩維爾了。
調查顯示,薩維爾在BBC工作期間,曾侵害過72人。
其中有8人遭到實質性的性侵害,最小的年僅10歲。
BBC基層員工曾經向上層舉報,但并未受到重視。
名人光環籠罩,法律監管缺失,以及有權有勢者的互相包庇。
所有這些在一起,共同讓這個惡魔持續地逍遙法外。
讓他在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之前,就輕易地死去了。
薩維爾甚至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這樣的銘文:
「逍遙快活一輩子,值了」
這真令人感到憤怒。
遲來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
薩維爾生前,總會被人們問到,為什么要做這么多的慈善工作。
他這樣回答:
「當我死的時候,審判日到來的時候,主給我看我欠下的債。
我就會說,等下,這是我行的善,有什么幫助么。
要是他說『毫無幫助』,我就威脅要打斷他的手指。」
如今我們可以說,是的,毫無幫助。
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善惡從不相抵。
不信你看,那500個孩子的恥辱、恐懼和絕望,從來沒有因另外一些孩子的幸福,減少過一絲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