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不算呢?”
大概劉浩存也沒想到,自己一句簡單的采訪回答,居然會成為一個網絡熱梗。
2年前,為了宣傳自己的新片《送你一朵小紅花》,劉浩存接受中國電影報道的采訪。
在采訪中,主持人問劉浩存覺得自己是否算是有天賦的演員,劉浩存靦腆一笑,說:“怎么不算呢?怎么不算有天賦呢?”
很多人覺得劉浩存情商低,不會說話。同樣的問題,她的高中同學任敏也被問到過,卻收獲了“高情商”的評價。
一樣的問題一樣的回答,卻有完全不同的效果,顯示出了情商的差距。
劉浩存的每一次采訪,都堪稱大型低情商凡爾賽現場。
當主持人問到親戚朋友對她表演的評價時,她自信心爆棚地說:“他們說我演得太好了。”
主持人讓劉浩存評價和她合作過的張譯,劉浩存回答:“他(張譯)就是很努力,真的很努力。”
談前輩們的演技,她說“章子怡的一個表演很打動她”,只是“一個表演”;
談同輩的演技,她說“看周冬雨的表演,其實挺厲害的我挺喜歡的”,“其實”一詞用得微妙;
談演對手戲的演員,她說“他也屬于那種比較努力的”……
夸贊同行當然沒有問題,但作為新人,卻用一種宛如前輩的語氣評價前輩,也不知道是直爽還是沒禮貌。
要知道,娛樂圈是最講究資歷的行業,后輩尊重前輩是默認的職場原則。作為行業新人,更應該展現自己謙遜的姿態,在別人的稱呼前加一個“老師”是最基礎的操作。
比如齊思鈞在參加《密室大逃脫》時,有一道題目答案是幾位明星的名字。就算只是游戲,他也堅持在每位明星的名字后面加上“老師”兩個字,堪稱“高情商”典范。
那么,同樣的問題應該怎么回答呢?
此前,任敏也被問過類似的問題,當時主持人問她:“自己屬于天賦型演員還是努力型演員?”
任敏坦言:“可能啥也不是,但如果一定要選一個的話,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努力,所以勉強說自己可能是天賦型演員。”
同樣給自己打上“天賦型演員”的標簽,但相比劉浩存的直接承認,任敏的回答先用否定自己來降低姿態,再談天賦,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她接著解釋:“我覺得努力這個詞可能更高貴,你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有資格稱自己為努力的演員。”
一番話說下來,既談了自己的“天賦”,又夸贊了那些以努力著稱的同行,盡顯高情商。
作為新一代“謀女郎”,劉浩存無疑是幸運的。
2018年,被張藝謀看中成為電影《一秒鐘》女主角,兩年后正式以“謀女郎”身份進入娛樂圈。
接著,和易烊千璽合作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主演張藝謀新片《懸崖之上》、主演韓寒電影《四海》……
出道不到一年登上春晚舞臺,成為LV品牌大使……用出道即巔峰來形容她也毫不為過。
但與之相對的,是她毫無亮點的演技、頻頻得罪人的發言,以及家人舞蹈培訓機構教學失當導致學生高位截癱的負面。
年輕的小女孩被捧得太高,卻沒有能夠相匹配的實力,這讓她的路人緣一低再低。
相比之下,她的高中同學任敏雖然沒有劉浩存那樣的資源,但長相更有辨識度,飾演的角色也不失亮點。不管是《悲傷逆流成河》中的路遙,還是《清平樂》中的趙徽柔,都很有記憶點。
一個是踩著高蹺俯瞰世界,一個是一步步穩步向上。很難說誰能比誰走得更遠,但在職場,靠關系走后門的新人和從實習生做起的新人,受歡迎程度是不同的。
當85后大花還在偶像劇中內卷時,95后小花已然有了后浪之勢。
張子楓穩當“國民妹妹”,趙今麥用《開端》打開局面,文淇手握金馬獎,宋祖兒在《喬家的兒女》中用哭戲證明演技……
要在這樣的賽道中殺出重圍,資本只能決定起跳的高度,卻無法決定她能觸摸多高的頂峰。
這一點,不知道劉浩存是否能意識到。
END
文:云宇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吃瓜、看劇、品人生。“關注”我,娛樂資訊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