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一場名為主持人大賽的專業性比賽,讓觀眾見識到年輕主持人的潛力,也讓央視在主持人的選擇上擁有更多方向。
比賽的成功讓央視有了制作下一屆大賽的準備,而對于渴望參加該類型比賽的年輕主持人來講,那些通過主持人大賽完成入職的年輕人或許是他們可以參考的對象。
一方面參考在比賽中如何表現才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成績,另一方面參考那些通過比賽入職央視的選手能否在事業發展上獲得優勢,這些條件將會影響到每一位打算參加主持人大賽的年輕人。
比賽成績是一部分,對于大多數參賽選手而言,參加比賽本身就是為了獲得更多工作機會,畢竟由央視主辦的比賽在含金量方面無可挑剔,無論是為了入職央視也好,還是為了在地方臺獲得更高的存在感,參加主持人大賽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凡事都存在雙面性,看待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視不好的情況,一旦一葉障目就會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拿主持人大賽來講,很多人只關注到優秀選手通過比賽入職央視,卻忽視了他們在央視的發展情況并不相同。
觀眾只在意年輕面孔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占據中生代主持人的主持機會,卻忽視了年輕主持人之間的競爭其實更加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脫穎而出的年輕主持人其實是小部分,大部分主持人還是處在央視主持人中的邊緣位置。
自身能力影響也好,事業發展的運氣也好,最終各種因素的不斷附加,讓這些年輕主持人的事業發展差距越來越大。
央視針對五四所進行制作的特別節目中,尹頌以主持人的身份搭檔陳旻參與節目錄制,在一眾主持人大賽選手中,尹頌在事業發展方面屬于佼佼者。
從地方臺入職央視,到在央視獲得更多主持機會,尹頌的成長被觀眾看在眼里。
入職央視之后,尹頌的事業發展出現了一次轉型,就是從新聞主播轉型成為文藝節目主持人。
央視對其事業發展方向的判斷沒有錯,出現在文藝節目舞臺上的尹頌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肯定,基于此,央視自然愿意給予尹頌更多工作機會,讓這位年輕人距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和尹頌不同,蔡紫盡管在比賽中通過成績略勝于尹頌,但她并未選擇入職央視,而就當前的事業發展情況進行對比的話,蔡紫似乎微微落于下風。
央視所能夠提供的機會相較于其他媒體還是有所領先,而借助于央視這棵大樹,尹頌的事業發展自然也領先于蔡紫。
關于蔡紫不選擇入職央視的原因,其并沒有給出準確答案,不過從年輕人的事業發展來說,主持機會是催化劑,央視能夠提供足夠數量的“催化劑”。
比賽舞臺上選手呈現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狀態,比賽舞臺之外的事業發展上,年輕主持人們同樣呈現出這種狀態。
和那些發展突出的選手相比,李七月不知不覺已經被甩開。
被甩開的年輕主持人不只李七月一位,為何會將她單獨拿出來進行分析呢?那是因為在大多數觀眾眼中,李七月不該是被甩開的那一位,甚至說她應該是發展領先的那一位。
只是觀眾并沒有足夠大的權力來安排李七月的事業發展,只能對其工作情況報以遺憾。
在缺少突出工作機會的情況下,李七月在主持人大賽舞臺上的精彩表現也會逐漸被觀眾忘卻。
而從大背景來看,這一批通過主持人大賽入職央視的選手事業發展逐步定型,而下一屆比賽的開始也將為央視帶來更多新鮮血液。
至于李七月,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她的事業發展動力將會越來越不足。
校對丨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