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比慘的!讀者老爺們看完后評評理,到底誰慘。
這幾天,心疼陳坤和楊穎的聲音此起彼伏。
01
只因為他們參演了同一部電視劇:《風起隴西》。
要說,這部劇也沒啥特別的。
無非就是在《三國演義》原型故事的基礎上,大開腦洞,搞起了諜戰。
再就是,演出陣容豪華。
白宇、聶遠、李光潔、王驍、俞灝明……幾乎匯聚了半個娛樂圈的實力派。
對,還有一點得提,那就是這部劇的播出方式,央視八套黃金檔加視頻平臺聯播。
眾所周知,電視劇都以“上星”為榮,能夠被“央爹”看上,更是值得驕傲。
只可惜,《風起隴西》不咋長臉,開播首日收視率0.6,第二天下跌至0.4。
央視八套之前最低收視率是0.8,這部劇直接砸穿底盤,將央視八套的收視率拉至新低。
口碑收視雙撲,總得有原因吧,總得有人背鍋吧。
于是,陳坤和楊穎就成了眾矢之的。
有人認為陳坤演技不行, 不扛劇。
理由是他之前參演的《脫身》《天盛長歌》《和平之舟》《輸贏》《侍神令》等影視作品,都“撲了”。
有人認為楊穎拉低了整部劇的質感。
將她之前摳圖瞪眼、演技不佳、天價片酬的“舊賬”,重新翻出來又清算了一次,證明她不是個合格的演員。
眼看著質疑聲一波高過一波,陳坤和楊穎的粉絲坐不住了。
陳坤的粉絲認為,陳坤這一次明明就貢獻了無比精湛的演技,卻由于電視劇口碑收視不佳,被貼上了“撲王”的標簽。
楊穎的粉絲則更為難過,他們委屈的地方在于,陳坤好歹是男主,背鍋就背鍋了。
可楊穎呢,戲份少得可憐,卻還要扛話題、被質疑,實在是太慘了。
不得不說,做明星就是好,只不過是被質疑了幾句,就有人為他們鳴不平。
平心而論,相對以往,陳坤和楊穎在《風起隴西》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叫他們為這部劇的口碑收視背鍋,確實有失偏頗。
但即使如此,最慘的恐怕也不是他們。
02
就在《風起隴西》的收視率沖上熱搜,引發熱議后,編劇金昱發表了一篇“小作文”。
“小作文”一開頭,他就說:“收視率定成敗,沒辦法。不過,希望平臺的結果好看一點。”
單看這一句就知道,對于“用收視率衡量電視劇”這件事,金昱無法認同。
他說:“導演的風格我很喜歡,很適合在大熒幕或者電腦上觀看,在電視機里播放的效果確實稍遜一些。
而且,情節密度高的劇,在電視里的初期收視都不會太高,觀眾的觀影習慣和耐心都需要考慮。
另外,央八好像完全沒有預熱宣傳吧。”
金昱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風起隴西》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觀眾和央視八套。
影視圈有個鄙視鏈,演話劇的看不起演電影的,演電影的看不起演電視劇的。
金昱說《風起隴西》適合在大熒幕上看,意思就是這部劇已經達到了電影的水準。
至于適合電腦上觀看,與后面那句“情節密度高的劇”是互相關聯的。
一部電視劇情節密度高,很有可能一遍看不懂,而電腦上可以反復播放,金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于央八沒預熱宣傳,就很好理解了。
就是金昱認為央視八套對《風起隴西》的宣傳力度不夠。
縱觀金昱的“小作文”,統共沒超過200字,可卻信息量滿滿、內涵意味十足。
更要命的是,極具煽動性。
一些“自命清高”者,對金昱的言論極其認同。
他們認為,《風起隴西》選錯了平臺。
央視八套中老年女性觀眾居多,對于懸疑、諜戰劇根本不感興趣。
更有甚者,傷春悲秋,認為《風起隴西》是一部有門檻的劇,觀眾看不進去是國產劇的悲哀。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風起隴西》很好,觀眾看不懂是觀眾不懂得欣賞,沒水平。
03
咱就納悶了,既然金昱明知道《風起隴西》適合在大熒幕和電腦上觀看,那干嘛不去影院上映?
干嘛不直接網播?
難道在“上星”之前,沒有考察過央視八套的受眾群體嗎?
現在口碑收視不佳,想起來甩鍋平臺了。
真想請金昱解釋一下,同樣是央視八套,同樣是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非黃金檔重播的《心居》收視率為何能達到0.9?
退一步說,央視八套活該。誰叫選擇了《風起隴西》呢,被編劇甩鍋,受著吧。
那觀眾何錯之有?
編劇、導演與觀眾對影視劇的評判角度肯定不一樣,但《風起隴西》真的像金昱說得那么完美?
死亡濾鏡、故弄玄虛、胡編亂造、不尊重歷史這些問題,全都拋開不論,就說說第一集的劇情。
諸葛亮帶領蜀軍北伐曹魏,接到的情報是曹魏大將張郃部擬取瓦亭道越過蕭關向蜀軍推進相機決戰。
這大大出乎諸葛亮的預料。他原本以為,張郃會走番須道。
思慮再三,諸葛亮決定帶主力去會張郃,但他認為番須道仍不可大意,而街亭是咽喉之地,必須派重兵把守。
馬謖自告奮勇,愿意前往番須道。中軍大帳,他立下軍令狀,若有閃失,甘愿受軍法處置。
結果,張郃并未如蜀軍情報所言,取道瓦亭道,而是率大軍夜走番須道,奇襲街亭。
馬謖毫無防備,大敗失了街亭。
就劇情呈現來看,馬謖確實有責任,但兵敗主要還是情報出了問題,可最后馬謖卻被斬了。
馬謖之死,確實符合歷史,可邏輯不通。
兩萬五千精兵就想抵擋曹魏的主力大軍,諸葛亮心里沒數嗎?
若不是情報有誤,街亭就不會失守,諸葛亮不知道嗎?
偏偏馬謖被斬了,真冤。
就想問問金昱,作為編劇自己不感覺這段劇情很牽強,邏輯有問題嗎?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集的劇情就無法邏輯自洽,想留住觀眾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就這,金昱還好意思喊冤叫屈為《風起隴西》鳴不平,真是迷之自信。
04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知道金昱哪里來的勇氣,敢內涵觀眾。
那些跟風者,更是不要個face,站在一個制高點,嘲諷別人智商不夠來高抬自己。
前面已經說過了,《風起隴西》就是在《三國演義》原型故事上改編、杜撰的。
盡管貼上了“古裝”“歷史”“懸疑”“諜戰”4個標簽,可實際上就是將諜戰劇變換到古代。
大范圍來講,是蜀魏兩國之爭,小范圍就是兩個國家情報機關之間的較量。
不可否認,電視劇在拍攝剪輯上是花費了小心思的。
比如節奏偏快、人物一個接一個出場、造型大同小異、緊迫感十足的背景音樂,如此種種營造出了一種極其緊張的氛圍。
但其實都是故弄玄虛,主要故事還是圍繞陳恭、荀詡兩個人展開,想看明白真的一點都不難。
可憐觀眾,就為了這樣一部劇,智商被嘲諷,實在是慘。
陳坤和楊穎最起碼參演了,被質疑、被評論是他們的宿命。
央視八套是播放平臺,與《風起隴西》息息相關,被編劇帶出場沒毛病。
觀眾才倒霉,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機,正好中央八套在播放《風起隴西》,感覺沒意思換個臺,上網的時候又沒忍住吐槽了一下,結果就被質疑智商不夠。
這上哪說理去?
說來令人感慨,國產劇的編劇和導演們,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不肯聽取不同的意見,總認為自己才華斐然,別人不懂欣賞。
完全忽略了,影視劇是拍給觀眾看的,不能自顧自嗨,圈地自萌。
金昱們還是反思一下自己,劇拍得不好,可以再努力,態度卻不能不端正。
還有金昱的跟風者們,你們真的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聰明睿智。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也要允許不同的觀點存在。不輕易嘲諷別人,也是一種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