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香港地區影視音樂影響力在八九十年代在整個亞洲地區,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自抗日戰爭前后大批上海電影人到香港發展為香港的影視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香港作為東西方的交匯處,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經濟也高速發展起來。人們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會尋求精神層面的享受。經濟的繁榮促成了娛樂文化的飛速發展。
二戰時香港電影就一直在東南亞地區有著巨大的市場。香港電影人邵逸夫先生則是香港影視的代表性人物,先后創辦邵氏電影公司,無線電視等,捧紅了無數明星。后來又有嘉禾,新藝城電影陸續加入,為香港電影發展創新。
香港電影音樂的巔峰時代是在八九十年代。
當時代表性明星有洪金寶、成龍、元彪、周潤發、李連杰、周星馳、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梁家輝、梁朝偉、郭富城、黎明、林青霞、張曼玉、梅艷芳、李嘉欣、王祖賢、吳倩蓮、關之琳、許冠杰、羅文、林子祥、譚詠麟、陳百強、甄妮、陳慧嫻、葉倩文、王菲等等。
可以說是“群芳爭艷,百家爭鳴”,為我們帶來無數經典之作。
喜歡香港電影音樂的朋友,看到上面的明星,想必都能說出幾部各自的代表作。
有人發問,論影視歌多棲發展,誰才是第一人呢?
大家也許會有自己的答案,那么更加客觀地來說,誰才是第一人呢?
綜合實力突出的代表性人物有許冠杰、鄭少秋、張國榮、梅艷芳、劉德華、葉倩文等。
許冠杰在92年巔峰時期,急流勇退,退出歌壇,從此基本上算是退休狀態。相比起來留下的經典之作少一些。值得了解的是許冠杰第一位用粵語演唱的歌手,有著港樂鼻祖的美譽,是張學友、陳奕迅之前的第一代歌神。
鄭少秋主要在電視劇方面收視率也一直不錯,電影方面多為配角,音樂方面也有如《笑看風云》的經典之作,也獲得過金針獎,但受眾相對來說少了一些。
葉倩文音樂代表作《瀟灑走一回》、《焚心以火》、《情人知己》等等。電影代表作《最佳拍檔4》、《大丈夫日記》、《喋血雙雄》等。
梅艷芳音樂代表作有《女人花》,《一生愛你千百回》、《夢伴》等等。電影代表作《胭脂扣》、《審死官》、《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等。
梅艷芳、葉倩文都是廣大歌迷影迷喜愛的明星。從音樂來說,每個人喜好各有不同,對比二人,也是難分高下。不過從開的演唱會場次來看還是梅艷芳更受廣大歌迷喜愛一些。電影票房、知名度來看也是梅艷芳要高一些。
劉德華音樂代表作有《忘情水》、《冰雨》、《來生緣》、《暗里著迷》等等。電影代表作有《天若有情》、《賭俠》、《暗戰》、《無間道》、《決戰紫禁之巔》等等,并在2000年憑借《暗戰》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張國榮音樂代表作有《風繼續吹》、《沉默是金》、《倩女幽魂》、《當年情》等等,并在1999年獲得了金針獎。電影。代表作有《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縱橫四?!?,《胭脂扣》、《霸王別姬》等等,在1993年憑借《阿飛正傳》獲得了金像獎影帝。
張國榮,劉德華的音樂作品也各有千秋,傳唱度也不分伯仲(由于張國榮因為“譚張爭霸”有大概6年時間沒有公開演唱,所以不拿演唱會場次做比較),但論詞曲演唱的藝術性而言(不論詞曲是否與歌手有關,兩人上述代表作中《來生緣》劉德華作詞,《沉默是金》張國榮作曲),還是哥哥張國榮的高一些。
兩人電影代表作如今受眾基本相當,當年電影票房是張國榮高,對就藝術性而言,基本上毫無懸念張國榮高一些。
令無數歌迷影迷所惋惜的是張國榮、梅艷芳在2003年先后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經典之作會永遠留著我們心中,他們為人處世、提攜后輩的做法,高尚的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這也是為什么他們會一直以來為人們所懷念(2013年有紀念兩位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演唱會,非常值得一看)。
張梅劉葉是不是你最喜歡的電影音樂藝術家?
你看他們的第一部作品,聽的第一首歌,如今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