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的女孩,張嘴就是天花板。
最近,房琪在《為歌而贊》里這樣夸一個人:
“一個堅韌的靈魂不需要一個符號化那么強的頭銜作為嘉獎”、“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十五六歲那股清風,越過重重山崗,吹到今天,你也還是最好的年紀。這就是上天對勇敢的女孩最好的獎勵。”
夸與被夸者同才,擔得起這番“清風拂面夸”的,是曾經的“酸酸甜甜女孩”張含韻。
前不久,一部名為《玉面桃花總相逢》上線了。
種田文小說改編、女A男O、先婚后愛的設定,很適合下飯。
故事,是從屠戶家的“童養夫”許清嘉高中榜樣開始的。
這位文采斐然前途無量的榜眼郎拒絕了丞相之女,回到云萊鎮迎娶胡嬌。
原本干著賣肉營生的胡嬌一下子成了縣丞夫人,無人不說她被天上落下的餡餅兜頭砸中。
然而一夜榮耀之后,她卻要應付來自相公政敵、外來留言甚至是荷包的壓力….
看到這里,總覺得飾演者張含韻與角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年少成名,千萬追捧;盛名不符,墜落谷底;咬牙站立,絕地反擊。
張含韻一步一腳印地走到了現在,卻不過只有一句:
“是要還的,如果你碰巧走了捷徑。”
被突如其來的光環砸暈—
張含韻,是被拽進娛樂圈的。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她,在溫柔母親的引導下,小小年紀學遍了跳舞、鋼琴、古箏、藝術體操…
當2004年夏天《超級女聲》火遍全國時,她很心動。
或許是出于當明星的夢想,或許是覺得自己唱得“并不比電視機里的姐姐們差”,她背著父母報了名。
那一屆超女,她是焦點,也是槽點。
跑調、忘詞、賣可愛,不僅大眾說她的實力虛,就連朋友都覺得她比同期選手差一截。
也許是造星者有心,彼時的評委現場發聲:讓張含韻晉級,因為她聲音甜美、長得好看。
憑著評委的一路力挺(放水)和最高的人氣投票值,張含韻獲得了當年的季軍。
出道后,張含韻體會到了什么是一夜走紅——
蒙牛看中了她的高人氣,將她代言的廣告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仿佛每買一盒酸酸乳就能收獲張含韻的一個甜笑。而同名宣傳曲《酸酸甜甜就是我》至今仍是她的代表標簽。
2005年,她演唱了超級女聲的主題曲《想唱就唱》;
成千上萬個梳著張含韻同款發型,聲音甜美的小女生前來報名,中國青年報甚至使用“交通擁堵、萬人逃學”的標題來形容彼時盛況。
也因此,05年超女參加人數空前,一躍成為現象級娛樂。
那時候的張含韻,首張個人專輯賣到80萬冊,簽售會當天現場秩序要靠500名保安來維持。
即便這樣,還是出現了踩踏事故。
年少成名,巨大的名利一下子砸過來,讓張含韻本人也很飄。
比如,“我的專輯不會虧,汪伯伯(汪涵)說10首歌都可以做主打呢?”
再比如,“我覺得我的經歷只夠唱歌,非要拍戲的話,只拍大片好了,比如《指環王》什么的。”
這些聽起來極其幼稚的言辭恰如她當時所想。
成名這條捷徑為張含韻留下的是個烏托邦,似乎預示著走上巔峰,人生幸福。
捷徑,終歸是世上最遠的路—
一夜爆紅這個詞兒背后跟著的,其實是被拿著放大鏡挑刺。
粉絲愛得有多瘋狂,路人黑得便有多慘烈。
因為紅,張含韻走到哪都是C位,粉絲和媒體的圍堵讓她沒有辦法繼續上學。
公司先后替她聯系了十家學校,對方都以“影響學生正常學習/不知如何管理明星學生”唯由婉拒。
她只能尷尬地說,自己的愿望就是“有學上”。
與此同時,許多網友出言諷刺,“歌唱的“幼齒”還走音,但每次只要嬌滴滴撒幾句嬌,就足以讓粉絲神魂顛倒”。
不少娛樂記者也大呼受不了,“明明是土生土長的川妹子,說話非要學臺灣妞,張口hello,閉口就是‘我han(和)你’,要不就是含韻今天很高興,連個‘我’字都不說。”
而她在《東方夜譚》節目中將“憧憬”說成“撞憬”更是掀起了大面積群嘲。
就連道歉時脫口而出的“sorry”,都被諷刺是“只會賣弄毫無技術含量的英文”。
顯然,娛樂圈并沒有做好準備接納這個還不諳世事的少女,她的周身都是粉絲泡沫。
作為全民造星的第一個“作品”,沒有人提醒她該如何走后來的路。
學業跟不上,張含韻放棄了高考。
網上的聲音并不好聽,嘲諷她是“高考逃兵”。
似乎“不學習”就等于“不學好”,緊接著還未成年的張含韻身上出現了性丑聞。
有人說她是小太妹、曾經包養;
有人說她之所以聲名鵲起是接受了潛規則;
甚至有人直接將她的照片移花接木到女優身上….
哪怕有一個人相信是真的,對當事人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更遑論彼時不嫌事大的娛記直接將網絡流傳的艷照放到張含韻面前,拿小姑娘的眼淚換點擊率。
后來回想起這一幕,張含韻很無奈:“十五歲的時候,被網羅各種流言,我能告嗎?我沒有,不知道去告誰,關鍵我還沒錢。”
她不明白為什么陌生人對自己有那么大的惡意,一度出現了心理問題。
還未等張含韻走出來,她的“飯碗”也在迅速坍塌:
造星余熱漸退,更新鮮、更有記憶點的人取代了她在觀眾心里的位置;
唱片行業不景氣,經紀公司也倒閉了。
放棄學業的張含韻沒有回頭路,只能硬著頭皮嘗試轉型。
做主持人的時候,為了多幾個鏡頭不斷搶話,搭檔主持都不愿意理她;
時隔多年再度參加《非凡唱響》卻因并不恰當的裝扮和微胖的身材被詬病;
聽從老師的建議去中戲做了一年插班生,但曾經的“酸酸甜甜”烙印太深,沒有人相信她會演戲。
她很想作出一些改變,從飛速流過的時間里抓住些什么。
沒有找到方向,反而被繼續質疑“過氣了,怎么還在掙扎”。
直到,她遇到了讓人驚艷的《聲臨其境》。
配《后媽茶話會》時,張含韻開足氣場分飾好幾個角色,口音動聽,落詞精準,全然不輸于有著留學背景的韓雪。
這個曾經只會講Hello、sorry的小甜心,在不被看見的時光里一點點補足了從前沒有走過的路,甚至用更大的代價,撕掉“初代偶像”里暗含的嘲諷,獲得公平。
似乎從此刻起,生活愿意掀開小小的一角,讓她的努力得以照見。
好的 壞的 都接受—
再次走進觀眾視野的張含韻有點怯懦,有點小心翼翼。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她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讓人忘記酸酸甜甜就足矣”。
但是在這里,她做到了無數個突破。
在主題曲solo戰中,張含韻挑戰自我反差極大的非洲舞,力壓李斯丹妮、王霏霏、孟佳拿下了第一。
扇子舞、戲腔、鋼琴獨唱….她在臺上的每一次發力都非常精準地打在觀眾審美點上。
而這不是最驚喜。
在歌曲里加戲腔,是張含韻在開小組討論會里主動提出來的,歌聲一出加多了許多韻味。
在觀眾喜愛度倒數第一的時候,她很淡定,“我對于排多少名,完全可以接受,吃老本是有吃完那一天的。”
被質疑贏了孟佳、王霏霏是做票、內幕,她大大方方地說自己不是最優秀的,還要感謝孟佳提出的好建議。
經歷過更大風浪的她給自己打磨出了好心性,能坦然面對得失,成熟也更有魅力了。
2021年,張含韻搭檔李純、王菊,出演了小成本網劇《愛很美味》,拿的也是甜妹逆襲的劇本。看到她在劇中對曾性騷擾過她的上司輕輕“打屁股”,別提多解氣。也是在這個時候,許多人發現,她的表演不尬了。
在易立競的訪談上,她一臉坦然,輕描淡寫:“你要接受時光帶給你的,有好與不好。”
這句話,是過去15年萬水千帆,受傷又愈合后留下的。
于生活掙扎里,她完成了自我和解。
劇粉愿將《玉面桃花總相逢》中,胡嬌的婚后生活總結為渡劫:
有人質疑她一屠戶之女難登大雅,不是榜眼的良配;
有人暗中使絆,想讓她和相公灰頭土臉地回鄉;
有人莫名其妙地將她認定為攪弄姻緣的第三者,處處針對。
她不爭論,不辯解。她既通過成親這一捷徑成為了縣丞夫人,就必然要接受光鮮的B面。
胡嬌把外面的聲音全盤接受,踏踏實實生活,尋找并發揮了自己的經商才能,在不太順利的生活里,制造屬于自己的甜。
戲外的張含韻與你我,都是如此。
莫要等風來,把日子過成次第花開。
捷徑的確省力,但扛得住風險,挨得住黑暗,打撈起初心,我們才能站在更高處,寫一出人生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