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第二期落下帷幕,看完之后對《聲生不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暴露了節目薄弱環節。
第二期與第一期有了很大不同,第一期除了一首大合唱,其它都是獨唱。
而在獨唱中除了一首純國語歌之外,其它都是粵語歌,或國語粵語皆有。
當時就有很多觀眾不解。
因為《聲生不息》在很多觀眾心中主打的是粵語歌,怎么有歌手演唱國語歌。
而到了第二期會發現六首歌曲全是合唱。
其中《勇》《單車》是粵語合唱。
《來生緣》《情人》《花火》是粵語與國語合唱。
《我要你的愛》是國語與英語合唱。
從第二期可以看出《聲生不息》并不是主打粵語歌,而是主打港樂。
港樂包括粵語歌、國語歌甚至英文歌,只要是出自香港的音樂都可以算是港樂。
明白這點之后,松了一口氣。
因為節目中有很多歌手都是內地人,有些歌手的粵語發音不是很標準,在有純正粵語發音的對比之下,聽他們唱粵語歌有些出戲。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歌手實力很強,他們演唱國語歌曲非常棒,如果被粵語束縛實力,對《聲生不息》對觀眾都是一種損失與遺憾。
而從第二期來看,粵語發音應該不會成為束縛歌手發揮的點。
畢竟很多港樂都有國語版,內地歌手在選擇港樂時可以唱國語版,而香港歌手可以選擇唱粵語版。
沒有了粵語發音的束縛,是不是意味著歌手能夠充分發揮實力,留下沒有遺憾的舞臺呢?
并不是,因為比起粵語發音,《聲生不息》有一個急需改進的薄弱環節,那就是編曲。
不管是第一期,還是第二期,《聲生不息》的編曲都有很大問題。
能夠在《聲生不息》被演唱的歌曲都是經典,這些歌曲可以經受時間考驗,即使不改編在如今看來一樣出彩。
在這種情況下,對歌曲進行重新編曲,應該是讓整首歌曲更好聽,更容易讓如今的觀眾接受。
可是從兩期節目的表現來看,并非如此。
尤其是第二期更加明顯。
劉惜君、單依純合唱《來生緣》。
兩位都是實力歌手,聲音沒有任何問題。
可整首歌曲的編曲有問題,太慢慢吞吞,聽著都替歌手著急。
尤其是劉惜君的粵語部分以及歌曲結尾部分,給人感覺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唱。
即使兩人都很會唱,可這樣的編曲真不如原版好聽。
李健、李克勤合唱《花火》。
這兩位都是成名已久的實力歌手,都是導師級別的歌手,都很擅長配合。
所以對他們的期待很高。
聽完之后,說實話有些失望,不是因為李健、李克勤唱得不好,而是因為編曲。
李健獨唱部分,李克勤獨唱部分聽著都很好,都很舒服,是一種享受,但是合唱部分因為編曲的關系,兩人演唱的很有氣勢,感覺不是演唱《花火》,而是演唱《真心英雄》。
不是那種花火應該有的閃爍,即使很短暫也很美麗,而是變成了彩虹,有一種陽光總在風雨后的大歌才會有的感覺。
除此之外,楊千嬅、炎明熹合唱的《勇》,也有編曲上的問題,太過激情澎湃,人聲都被樂隊聲淹沒了。
當然,第二期也有很不錯的編曲。
比如:林子祥、曾比特合唱的《單車》。
這首歌曲聽著讓人感動,是非常好的編曲。
可總的來說,《聲生不息》的編曲已經拖了歌手后腿,導致很多歌曲不如原版好聽。
《聲生不息》是為了推廣港樂,如果在節目中演唱的港樂不如原版,那還怎么推廣。
所以,希望《聲生不息》節目組可以意識到這個問題,改進編曲,讓歌手的實力得以充分發揮,這樣才有利于推廣港樂。